剑试花容_第十一章 易水之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易水之寒 (第2/2页)

不敢?”花非卿淡淡吐出四个字,转身,于万人之巅松开手指,“啪”地一声,“圣旨”应声展开。纸上字迹清秀而略带孤傲,仿佛天生便有踞人之上,俯看万丈红尘之姿。但,却不是皇上的,阶下哄然一片。

    一道清瘦倩丽的身影,在此之间幽然站起:“我可以作证!”

    紫言清琅的嗓音一响起,短暂的喧哗顿时归于平静:“皇上驾崩那日,我恰好被召幸。皇上暴毙前痛苦异常,已无法再cao纸笔,奈何臣妾自幼未谙书画之事,只得将守在殿外的秦飞华召入殿中,照皇上所述草拟了一番.......”

    言多必失,这个道理她尚为清楚,何况有些事,本来就是不需要解释。

    太子亦不懈与这么一个四品小官计较,广袖一拂,扬长而去。

    两日之后,宫中传来了太子在东宫发生兵变的消息。

    此时,一队兵马正缓缓行走在九尺深巷内,长期驻扎塞外厚厚的戎装还未退去,月光洒下,映出冰冷的长戟上重重叠叠的影。

    他们是在大周最北驻守疆域的军队,前几天听说皇上驾崩的消息,快马加鞭地才刚刚赶回来。行在最前的将军王焕昂起头,习惯性地望向一个方向——那里的灰墙碧瓦早已化为乌有,空剩一轮满月,照尽那人世生死的沧桑。

    那个人离开,也快有一年了吧?

    他不禁发出一声叹息。这时,前方突然呼啸而来一阵劲风,身经百战敏捷的思维迫使他抽出腰间佩剑,向身侧挥舞过去,寒兵相交一声清鸣,那劲风抖然一转,直直射在身旁的墙壁上——一支羽箭,嗡鸣未歇。

    身后立即有士卒奔上来,纵身挡在他之前:“将军,小心!”

    同时,所有的兵马都做好了防范御敌的动作,他的眼神,却只牢牢地牵在那支颤抖的羽箭上,片刻后,他屏开身前的人,下马走过去,十指用力,将墙上的箭拔下。

    箭羽上,穿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环儿,他的脑中轰然一炸。

    三年前,他们的兵马在雪峦山遭到伏击,两旁的崇山上,顿时飞射下数支羽箭。军队未有防范,眼看着身旁弟兄死伤无数,料得此战必定铩羽而归时,却有一匹轻骑,穿过惨叫的人群,踏着千万尸首飞驰而来,那日,她的一袭红衣,成了众将士眼中最鲜亮的颜色。

    他一时振奋,挥剑斩落身边的数支羽箭,却没注意到脑后尚有一支袭来,恍惚中只看见一抹血红的倩影从身旁掠过。她手持长剑,顿时将羽箭斩成两截,不料剑虽断,力未失,仍旧向着他射来,情急中她身子一侧,血花溅起,只剩下一半的羽箭刹时刺入她的胸口。

    她受伤身形不稳,正要从马上坠下,却有另一匹骏马自身后策来,马上的男人器宇轩昂,微微怜惜地将她接入怀中,他一手抱着她,一手拔剑指长空:“三军将士听令,随我从西面小路上山,与敌军正面交锋。”

    那一战,敌我两军皆是伤亡无数,他们虽不说大捷,但也算不上惨败。战后,他跪在楚慕云帐前,正准备以死谢罪,那男人从帐中负手走出,昂首命令道:“你的命是她救的,我不许你死!”

    那一刻,他就想,此恩不报,不配楚氏之麾,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过黄雀衔环结草的故事,他偷偷拿回她为他挡的那支箭,将一枚小环儿轻轻圈在其上,一生都带在身边。

    也就是那支羽箭,激励着他从一个小小的士卒,一直走到如今,并且告诉这支军队的每一个人: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他们都没有想到,那一对恩爱两不移的男女,会在新婚之夜的一场大火中天人两隔,更不敢相信,那个在战场中舍命救人的女子,竟会是杀死他们将领的人。

    他紧紧握着刚才从墙上拔下的箭,大丈夫眼中竟有泪泫然欲下。忍不住一扬马鞭,继续向深巷的尽头走去,拐过一个弯,一片朗朗月光,豁然开朗。

    如霜月色中央,洒着一片血色的红袖。有人,独临着那萧萧夜风,凄然独舞。

    身后已经有人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晚风吹衣,广袖回旋,脚步踩的却是那首他们在北战南征时常唱的曲儿:

    玉龙长携斩关山,飞篷曾未渡燕然,征夫白发犹百战,不过萧萧易水寒。

    一曲舞罢,她裙边坠地,悠悠回眸。

    巧笑璨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