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结局 步步莲华 (第4/4页)
这么响,一定和他娘很像吧。 “皇上,我们火攻琼羽皇宫时,不幸正值娘娘临盆,娘娘临死前将小皇子放在血水里,保全了孩子性命。” 临死.......?非卿死了。他早该猜到的。 他努力将那孩子抱紧,一遍又一遍闻他身上她残留的味道,那么温暖,那么清新的味道,他问:“为什么会是火攻?” 这世上最大的无奈,说出来时反而往往最是淡然。 许久后,一串膝盖触地的声音再次传来:“臣愿以死谢罪!” 以死谢罪?死有什么用?纵然这一生踞身巅峰,主宰万人生死,却究不能挽回一个,他爱的人。 “罢了”,他摆摆手,“都出去吧。” 一列大臣刚刚退去,看不见的眼睛里便滑下两行清泪,坠落在怀中的襁褓里,他抱着他们的孩子,声音清远而空灵:“孩子,你知不知道,爹曾经答应过一个人,要带她回家,可是她却再也回不来了.........” 他说着,不觉间已经热泪满襟:“爹答应过她的啊,她回不来了,她不在了,非卿不在了,你没有娘了.........,世界上,就只剩爹一个人了.......” 有人说,看不见红尘的人,就不应该有泪。 而他再也看不见红尘。 她也永远不会再回来。 三年后,璇玑帝苏禊玉传位于年仅三岁的太子,自己隐退铸剑山庄,于幕后辅政。 又三年,浣花、非墨、卿颜三剑问世。 ****** 雪峦山。茅檐、竹屋。屋檐下一串浅色的风铃,随着山风的节奏,一阵阵摇晃清响。 朴素的床榻之上,红衣女子静静沉睡,眉心一朵血色莲花,因眉间的舒展而绽放得格外妖娆。 床边,是两个气质出众的男子,前者金冠玄袍,英气逼人,后者,是一个戴着玄铁面具的僧人。 “这是你第二次找我做这种折寿的事。” “没错,还是对同一个人。” “你不怕重蹈覆辙?” “怕,当然怕。”韩咎上前一步,在她榻旁坐下,指尖缓缓抚上她眉心的印记,那莲花里面融着他自己的血液。门外,青云出岫,归鸟倦飞。他道:“只是这覆辙,以后恐怕没有人再去蹈了。” “我总是希望她能够忘掉一些事,大概因为知道得越少的人痛苦就越少........。” “对,也不对,”鬼面僧一笑:“这世上能做到宠辱不惊的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什么都看不透,第二种,是什么都看透了。” 他说着,却也并不拒绝,右手结了一个佛印,按住她的眉心。 十二瓣莲花的花瓣渐渐合拢,成了最初的模样,最后一簇火焰也消失,此花经历含苞吐蕊盛开凋谢,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是时候,该归于她最初的地方。 这种抹去他人记忆的密法叫做反璞归真,他的手抬起来时,她的眉心已经什么都没有。他十指合十,轻轻一声叹息:“一切孽根,皆由缘起。”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醒来的,醒来时身旁一个人都没有,唯独林梢风清,檐上月明。 她总是觉得自己像是失去了很多重要的东西,就像抓在手心的雪花,只拥有了一瞬,便荡然无痕,但她没有打算去多想,人生苦短,总不能将光阴浪费在虚无的回顾之上,唯一能有一些印象的是一种花的名字——莲。 于是,她在门口的泥塘里洒了一大把莲子,那些莲花第一次开的时候,她下了山。 山脚下平平常常的酒馆,扫帚上挑着招揽客人的酒旗,她站在前台,对小二吩咐了一句:“有什么好点的菜,都上点儿吧。” 刚说完,身后却刮来了一阵罡风,她灵巧地回头,一把将横飞来的东西抓住,竟是一盏喝了一半的酒坛子。她也不客气,仰头就喝了一口,身后传来一个人爽朗的嗓音:“哈哈,包青地,几年不见你长进不少啊。” 放下酒坛,就看见一个酒rou和尚,这人想必是自己以前认识的,她也不掩饰,坦白道:“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什么?”酒rou和尚大惊:“那我考你几个问题。” “请指教。” “第一个:你叫什么?” 她有些奇怪:“包青地,你刚才说的。” 酒rou和尚看着她的神情,一口酒顿时喷了出来,好半天才开始大笑:“哈哈,喝酒、喝酒......” 并不多追究,她释然一笑,自己斟满了一杯,推杯换盏直到月上中天。她只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醉得这么爽快过。到最后,两个人都喝得半酣,酒rou和尚把她送到酒馆门口,忍不住就问:“你忘成这个样子,以后打算怎么办?” 她仰头,眺望天边一轮满月,心里莫明浮出了一首诗:“芭蕉叶上三更雨,人生只合随他去。便不到天涯,天涯也是家......” 酒rou和尚本就不是知书达理之人,听到她这一句,更是抓耳挠腮,不知所云。 而她只是久久凝望着夜色里那墨色的山头,她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可以为情所困的女子,拿得起的东西,便可以轻易放下。 从此,以风月为友,以林泉为伴,以江山为侣,道家说:“忘足,屣之远也;忘要,带之适也。” 相忘于江湖。 夜,璇玑边境,一队兵马正速度缓慢地行进着。前不久,西方蛮族突然发兵进攻璇玑,一时势如破竹,璇玑军队一退再退,战势情急之下,太上皇苏禊玉不得不重出朝庭,复出之时,朝中所有臣子都惊讶地发现不过区区六载体,他竟已是满头银发。 此刻,他一架轮椅行在军队的最前,银发之上月色皎皎,仿若流瀑。他看不见,却极其准确地将头转向身旁的一位将领:“现在到什么地方了?” 那将领恭恭敬敬一辑:“回皇上,此处是雪峦山。” 他点点头,又在嘴里默念了遍:“雪峦山......” 军中的粮饷已坚持不了几日,而他记得这条山脉一直是常年积雪,也不会找到什么吃的,眉头不禁深深锁起,而就在此时,前方却突然传来探路的人一声喜悦的呼唤:“皇上,前方山上竟发现了荷塘数亩,其内莲华灼灼,定是祥兆啊!” 千里积雪深处,怎么会有莲花? 将领士卒纷纷大喜,皆以为有天降神谕,立即快步追了上去。 他一个人悠闲地行在队伍最后,六年来心情前所未有地好。 突然,眼前毫无征兆地一亮。他睁开眼,便看见一轮明月,静静地悬挂在对面的山头上。 月色深处,依稀有人家。 他知道,这一战,他必乘胜而归。 (全文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