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六朝四大家(上) (第2/2页)
的了,现在居然还有一层,真不知道今天是不是在做梦啊。 双手一摊,耸着肩道:哦,天呐,小辰你知道吗,你这是在打击我们大家。看来我女儿说的实在是太对了,作为一个收藏界的人士,和你生在同一个时代的确是一种悲哀。虽然我们是两代人,但是却一样要在同一个时代生活,如果我不是你的岳父,我想我一定是死于对你的嫉妒。 刚才张辰从闷户橱里边取东西的时候,几个人都因为一时的震撼而没有反应过来,这时候张沐已经想到了什么,忙道:小辰,这样的事情在收藏界可是绝无仅有的,你把里边的机关打开,东西让我们来取,这样行吗 张辰笑笑道:这有什么不可以,这里边只是一个隐秘的开启机关,并没有什么危险,东西摆放的也很规整,只要打开隔板,谁都可以取出来的。这件事好像是有点意思,我现在就把隔板打开,你们来取取看,我负责在一边整理。 打开内部的隔板后,张辰就站在了一边,等着接手从里边取出来的东西。他有着足够的信心,这次拿出来的东西,会让现场的四个人再次震惊到无以复加。 宁爷一大把年纪了,对于从闷户橱里往外掏东西并不怎么感兴趣,最后就由弗雷德里克打头,和宁琳琅张沐三个人分别从暗格里取出了十只短而粗的盒子和六只细长的盒子。 张辰有意给其他四人带来更大的惊喜,先选择了其中最粗的一幅卷轴打开,首先出现的是卷首八个大字万世师表先贤世家,看这名字就知道这幅画有多长了。
能有七十二贤这样称呼的,古今唯独孔夫子门下身通六艺的七十二名弟子,除此之外再无分号。文王百子只是一个传说,贾家楼四十六友有待考证,梁山一百单八将并不存在,七十二贤在中国历史上以人数为长的团队中,绝对要排在第一名。 七十三个人都要画出来,每一个人都要讲述一个小故事,还配着简短的文字描述;这样的一幅画,只是画作本身的长度就达到了十四米以上,加上装裱和后人题跋的篇幅,这幅画的整体长度达到了近二十米。 如果不是在制作之初就是为了掩藏这些东西,这件闷户橱的主人在设计上做了巧妙的安排,就这幅画卷起来以后超过二十五公分的直径,绝对是无法在一只普通的家俱中藏到今天的,一早就被人发现了。 三张大案连在一起也就是七米多不到八米的长度,这幅画只展开一半就到头了,张辰一边打开画卷,一边还在想着,回到京城之后要为这幅画特制一只超长的陈列柜。 宁爷等四人已经是被这幅画前面的内容震撼道了,正挨个儿地看着名家收藏过的题跋和泠印,根本来不及往后边看。 卷首的八字过后,是一段题诗,先赞美了孔圣人的教化之功德,后边另出几句来称赞这幅画的作者。就是这位画家的名字,已经把宁爷等四人震了个不轻。 陆探微,南朝宋明帝时的宫廷画家,中国最早的画圣,书画历史上第一个确定以书法入画的画家,。 关于陆探微的史料记载很少,只有南史中的宗炳之孙宗测传和伏玄度之曾孙伏曼容传等加载中有提及过他的姓名,可见他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应该只是一名宫廷画师,并没有相应的官职。 但是在书画历史上他的名声却是大大的响亮,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古画品录的作者谢赫也对他推崇备至。历代名画记中说起陆探微时,也曾有陆探微,上品上这样的说法,上品上只是三个字,却说尽了他在绘画上的绝顶造诣。 宁琳琅看着这幅超长的卷轴,说话的声音都有些紧张了,师兄,你没猜错啊,这第二层里边果然是有更宝贝的东西,这可是陆探微的长卷,在这之前已经找不到一幅传世作品了吧。 我记得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曾经收录过他的七十多幅画,历史上对他的画作评价也是很高的;说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到宗教人物,乃至飞禽走兽,全部都涵盖了,而且是无一不精。 真是难以想象,这件闷户橱的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居然可以收藏到这么多的传世名画。本以为能有十二幅董伯仁和展子虔的作品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现在又出现了陆探微的作品,还是这么大篇幅的巨型长卷,我对后边的那些画更加期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