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1.12 评说天下时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2 评说天下时势 (第2/3页)

的娱乐工具,在他眼中却能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利器。他当下谨慎地说道:“这个问题很复杂,目前的原材料成本,制作工艺的复杂度,以及其中投入的人力成本,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如果获得更多的财力上的投入,扩大规模,应该能降到一贯铜钱一辆的。”

    那黄礼听了喜道:“如此甚好,李公子如有需要,尽管开口。”又问道:“只是本官有些不明白,李公子画技如此高明,却为何又对自行车制作如此感兴趣?”李不伟叹道:“书画这种东西固然高雅,但现在大宋经过百年战争,与金国作战又屡屡失败,北方大片土地划归了金国版图,再好的书画也不能当饭吃,不能当武器杀敌,更不能靠这些书画来收复大宋的大好河山,因此在下对作画已不再感兴趣。”

    黄礼道:“李公子所言甚是,大丈夫本就该为国为民出力。不过蒙古与西夏交战正酣,西夏灭亡已是迟早之事。待蒙古与金国全面开战,我大宋朝庭只需助蒙古一臂之力,便可乘机收复北方失地,一雪靖康之耻。”李不伟闻言吃了一惊,历史上南宋的确与蒙古合作对金作战,也最终使得金国灭亡,这靖康之耻是雪了,但南宋也灭亡了,蒙古铁骑一路南下,没多少年宋朝就变元朝了。

    黄礼见李不伟沉思不语,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不由得道:“李公子可是另有高见?”

    李不伟此时的心情异常复杂,毕竟在他所知,南宋灭亡也就是几十年的事了,每当想起自己来到了一个将来灭亡的朝代,李不伟就有些心灰意冷,却又无可奈何。周围几人也因此话题正各自想着心事,又听李不伟沉声道:“其实,金国现在放弃北方而转入河南一代,反而已不足为患。倒是蒙古应该多多提防,如果按黄大人所说联蒙攻金的话,不出数年,金必亡。待金国灭亡之后,蒙古铁骑也许会南下。倘若真是如此的话,到时大宋没有对蒙古的作战准备,恐怕有所不敌。如此一来,江南便会被蒙古所占。”李不伟说此话时,也是提心掉胆,生怕万一说出了未来的历史而有所说不清。

    旁边一直默不做声的程太守此时突地站起,神色慌乱地指着李不伟,结结巴巴地喊道:“你......你胡言乱语地说些什么疯话!”说着,又惴惴不安地看着黄礼。

    黄礼也吃了一惊,但这种诧异之色在他的脸上转瞬即逝,又淡淡地问道:“李公子何出此言?”语气虽然平静,但却露出一股凌然之气,目光如电,像要把李不伟看穿了似的。

    李不伟此时脑子里已闪过了多个念头,心想:看程太守对这黄大人的神情,显然这位黄大人在京中的官位极高,倘若我能将蒙古的威胁说与他听,也许朝庭会认真考虑此事。如此一来,既然有了对蒙的作战准备,到时应该不会太过被动了吧?想到此处,李不伟神色淡定,从容道:“蒙古原是住在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零散部落,以前是金国的臣属少数民族,但随着金国的衰落,蒙古的势力便开始壮大起来,并逐渐脱离金国的统治。而自从铁木真统一蒙古后,原来的各个小部落已不再像以前一样内争频纷,统一了的蒙古不必我多说,在座的各位可能也有所耳闻,如今蒙古骑兵所向披靡,不断发动征服战争扩张其疆域,短短几年间先后灭西辽、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伏尔加河流域。如今蒙古又将河北、山东等原金国所占领的地盘全数攻下,就连金国的中都被迫迁往汴京。因此以蒙古近年的征战来看,金国定非其敌,不出十年,金国必亡。”李不伟喝了一口茶,又道:“蒙古族是个马上民族,他们在马背上降生,在马背上成长,甚至在马背上死亡,北方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其有强烈的扩张野心,大宋的江南历来是富庶之地,蒙古一旦灭了金国,又怎会不对江南垂涎三尺?”

    黄礼听得暗暗吃惊,又问道:“李公子又何以肯定蒙古一定能占领我江南?”

    李不伟道:“其实我倒不是说蒙古一定会占领江南,而是其极有南下的可能。小民曾拜一异人为师,自然也听师父谈及天下大事,所以也略微知道一二。蒙古待北方平定之后,按其以往的征战历程,必定会着手整顿军队,督造战船,组训水军,准备渡江攻我大宋。”

    黄礼忍不住道:“倘若真是如此,建造战船必定是为了长江一线的战事了。”

    李不伟道:“当年我师父曾言道,倘若蒙古真的要南下,必会先取了襄樊。但襄阳城池坚固,却也不容易被攻破,但如果被围困了几年之后,襄阳、樊城便外援将绝,不出几年,就会于内无力自守,于外又无援兵。倘若大宋退移至长江一线,蒙古应该会进攻两川要地,以阻我军东援,再分别进攻两淮,牵制我军,再由主力自襄阳顺汉水入长江,便可直取临安。”

    说到此处,李不伟已是出了一身冷汗,毕竟他所说的正是真实的历史,这种事情对周进或是郑永江等寻常百姓说了倒没有关系,可对朝中重臣谈及此事,以电视剧中的情节来看,弄不好会有牢狱之灾的。

    李不伟讲这些天来已将南宋的历史重新看了很多遍,尤其是灭亡前的五十年历史,简直可以说倒背如流,此时娓娓道来,便如讲述历史一般。黄礼听得口瞪目呆,这些事虽未发生,但听李不伟如此一说,却又是合情合理,甚至蒙古的进军路线、前后顺序都完全符合宋军布防形势。他平日对这件事研究过无数次,想到了各种可能,最担心的就是李不伟说的这种情况,只不过在他的判断中,是将蒙古兵换作了金兵。但如果真的这样,那该如何是好?

    李不伟看这黄礼皱眉不语,正在那里低头思索,显然是被自己刚才的话说动了,心想如果朝中有人意识到了此事,今日倒也没有白说。

    黄礼又问道:“李公子,尊师是哪位高人,竟然能预料天下大事?不知尊师有没有提起大宋的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