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1.12 评说天下时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2 评说天下时势 (第3/3页)

御策略?”

    李不伟心道,我又哪里来的什么师父,只不过不能太过表露自己知道的太多,因此才会临时找了一个师父,便道:“在下的恩师早已仙逝,也未对此事提及太多。”又想,如果有皇帝的支持,那就是比较容易办了,凭借我的机械专业知识,再加上那套《大百科全书》,也许有可能改变一下形势。

    但到底怎么做呢?按原来的历史来看,宋朝暂时还会有十多年较为和平的时期,至少不会打大仗,在这段时期内,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宋朝这时已有了火yao,但此时尚未有火炮出现,顶多也是些火箭,但这火箭的威力又怎么能和大炮相比呢?

    如果要我来做,首先是大炮,估计宋代的冶炼技术应该可以过关,火yao的成份再改进一下,再在书上查一下大炮的原理,先造实心弹头,便可以用来攻城,再改为散弹,又可以对付骑兵,如果再造出爆炸弹头,那威力可就大了。

    还有枪,以前的枪的射击频率远不如弓弩,杀伤力也不及后者,而且火yao燃烧后残杂物质过多,容易造成枪管堵塞,因此实现起来都很困难。但如果能造出子弹,便可提高发射速度,再改进为无烟火yao,最起码真正意义上的枪造出来也不困难,可是以宋朝目前的技术,要造无烟火yao简直是天方夜谭,况且但这时的铁或铜做的炮筒能禁得住爆炸的力量吗?看来需要再看看高强度钢的冶炼与锻造过程了,只是这宋朝的技术又能达到要求吗?

    至于地雷与手雷倒可以适当造些,这些东西对铸铁的要求不高,可地雷靠什么引爆呢?

    另外,望远镜我带来了一个,宋朝这时还没有玻璃,但水晶总有吧,磨制天文望远镜片的活我以前就干过,在宋朝造军用望远镜也不难吧,有了望远镜,估计侦察个敌情什么的应该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吧。

    话说回来,如果真的给我充足的条件,多长时间能搞定呢?一年内造炮,三年内造枪,过五年便可装备一个师了,一个全火力的师,应该足够了吧?嗯!说得保险点,五年便能收复北方了,可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有人懂得现代技术才行的。如果其中有一样东西宋朝造不出来,便无法进行下去。但这只是说一说,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要招集起全国各行业的人才,要有工厂,有原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钱,但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呢?再说了,皇帝允许这样一种强大威力的武器存在,而自己不能完全掌握吗?

    李不伟早已想得痴了。他其实想得仍是过于简单,以至于后来他真正开始实行时,才发现有许多问题没考虑到。一种现代武器的制作,不仅仅是懂得原理就行的,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工艺跟不上,基础设施的落后,都无法保证这些武器的强度、寿命、精度,更别提批量生产了。更何况,制造一个简单的炮筒,并不只是冶炼与铸造这么简单的事,其它行业的发展,对于冶金业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些行业又彼此息息相关。

    黄礼见李不伟半天也不说一句,在那里呆呆地出神,心想这等国家大事,便是当今满朝文武也没一筹莫展,他一个普通百姓,又怎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他微微一笑,道:“李公子,这等大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想得出办法的,不如这样,过几日临安府将举行辩理大会,李公子到时前往,我在临安等候,一来李公子可以参加辩理大会,与天下理学之士结交一番,二来刚好为本官的夫人画幅画像。”

    李不伟苦笑一下,心想这种事情本来也是难办,其是牵涉的方方面面太多,又哪是这么简单的事?一念至此,心里便放得开了,又听得黄礼方才所说,便问道:“黄大人,在下过几日去临安为尊夫人画像一事,自然不是问题。只是有些工具却一时无法凑齐,有些又太过笨重不便移动,因此需要返回到徽州才能最终完成。”黄礼听得奇怪,心想这做画难道还需要哪些笨重工具?但仍是笑道:“便由李公子做主。”

    其实李不伟是想,这打印机带着又不方便,又不能被人看到,还是拍了照片带回来再打印为好,听得黄礼答应,李不伟也就放下心来。

    当下几人转开话题,又在书画方面讨论一番,李不伟虽然对书画基本外行,但说起一些后来才有的概念例如抽象画,行为艺术等,让黄礼等几人又叹为闻之。这一谈又是一个下午,等李不伟回到家中之时已近晚饭时分。

    周依依此时正极为烦恼,刚才几个大男人高谈阔论之时自己一句话也插不上,待在那里无聊之极。李不伟见状心中一动,道:“依依,我再为你画一张像吧,保证比上次的那只狗要好看。”周依依这才高兴起来,忽又省悟过来,娇嗔道:“你将我与狗相比?看我打死你。”

    两人嘻嘻哈哈正在院子里追逐,忽听得艾画门外远远地叫道:“李公子,恭喜恭喜,你看这是什么?”说着,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个帖子。李不伟接过一看,原来是邀请参加辩理大会的一个帖子,大概意思是说,四天后在临安府邀请天大理学之士,到时大家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之类的话,落款却是大宋朝辩理院主事。

    李不伟笑道:“这黄大人倒说话算数,竟然真的送来了帖子。也好,刚好去临安开开眼界。对了艾兄,这位黄大人是何官职,怎么程大人对他也如此恭敬?”艾画听得一怔,压低了声音道:“这位黄大人是位大富大贵之人,此次辩理大会,黄大人也会前往,到时李兄弟自己去问个明白便是。”李不伟听他说得神秘,好奇心顿起,但又不便再多相询,两人寒暄几句,艾画便告辞了。

    (注:文中所述的主角历史点评,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稍加改动,为了后面情节发展,只好如此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