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3.17 地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7 地震 (第2/3页)

擒获,倘若我们将士兵派去救灾,万一晏梦彪乘机攻打泉州,恐怕会有不少损失。”

    李不伟早已料到赵范会有此一说,他也知道宋朝对于军队的管理极严,如今跟随自己前来的士兵,全部是大宋海军的精锐之师,其首要任务是镇压叛乱,至于救灾一事,朝庭自会派出相关的人员。然而他又知道,时间就是生命,压在废墟中的人正等待救援,如今自己可以指挥三千士兵,却只能坐等晏梦彪来袭,置那些求救的百姓于不顾,这也非他所愿。

    赵范与李不伟相交两年多,早已摸清了他的心思,当下道:“大人,虽说咱们是来平乱的,但平乱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既然发生了天灾,咱们若置之不理,倒又显得有些本末到置了。不如这样,下官即刻从军中调用一千士兵,去那些距码头近些的村镇查看一番。一来可以救出些百姓,二来也算是在岸上打探敌情。倘若万一敌人从海上来袭,也可以迅速回到战船上。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李不伟喜道:“如此甚好。大灾过后必有大乱,咱们本就是来平乱的,倘若一乱未平而又生一乱,便是违背了朝庭的意思了。赵大人这便派人前去各处查看,以防晏头陀乘机凳岸抢劫,如遇到需要救助的百姓,便顺手救了罢。”

    赵范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个意思。”忽又话题一转,道:“赵洪万将军带领的五艘战船,应该早已抵达澎湖屿了,也不知澎湖屿是否也有地震。”

    其实李不伟此时已明白,既然地震与海啸同时发生,震中多半就在海上,弄不好就在澎湖屿附近也有可能。然而他对于地震与海啸的关系不甚清楚,此时也无法向赵范做过多的解释,只好叹道:“既然地震了,赵洪万将军必定会想办法回到泉州的。再说,晏头陀不也深受地震之苦么?倘若断了补给,叛众也不会支持太久的。”

    赵范自然明白李不伟的意思,当下吩咐下去,派出一千士兵前往码头附近的村镇查看。李不伟仍是不太放心,为了及时得到救灾的消息,与赵范等人均住在了岸上。由于担心余震,众士兵在码头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搭建了帐篷。然而突临大灾,李不伟无心在帐中久待,第二天一早便带了贴身护卫,前往各处视察。

    到了中午时分,李不伟赶到一个村落。这个村子建在半山腰,躲过了海水的侵袭,但因为村中的住户极为贫穷,许多民宅都极为简陋,终究没躲得过地震带来的影响,许多房屋都倒塌了。

    几名士兵正忙碌着,用铁铲将早已倒塌的土墙挖出来。旁边一名士兵道:“大人,此处压了一名老妇与一位姑娘,那老妇好象受了伤,我们已挖了大半天,只可惜此屋依山而建,山上的塌土落下不少,我们又担心挖得太过了,引起第二次塌陷,因此大家都是小心翼翼,过了大半天仍然收效甚微。不过好在压得并不严实,还能听到里面的气息,也正因如此,里面的人也不至于窒息。”

    李不伟微微点头,也不说话,蹲在一旁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天色渐渐转阴,竟然下起了小雨。众人均是吃了一惊,要知道这种依山而建的小屋,此时忽然倒塌,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倘若雨下得再大些,弄不好会引起第二次塌坊,到时可就更麻烦了。

    一直忙到晚上,雨越来越大,每个人的心中愈发焦急,手上却不做丝毫停顿,终于将大部分塌土都挖开,借着火把发出的微弱的光亮,已能看清里面的两个人的容貌,其中一名年约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早已失声痛哭起来。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二人抬了出来,那老妇受伤较重,被安置在担架之上。在场的人总算松了一口气,正待撤离,忽听一声闷响,又是一大片土坊落了下来,转眼间便将刚才挖开的农舍又重新压了个严严实实。众人都吃了一惊,又各自暗叫侥幸,心想再晚上片刻,不仅无法将这二人无法救出,恐怕还要赔上几名士气的性命。

    接下来的两日,李不伟一直在码头附近的各个村落查看救灾的情况,似乎早已忘记了自己来此的任务。赵范却不敢大意,每隔一段时间便派出小艇侦察附近的海域。又过了一日,朝庭派出的赈灾船也抵达泉州,李不伟总算松了一口气。既然已有专人负责善后,他也可以继续将心思放在平乱一事上了。

    李不伟又重新登上了指挥船,正待与赵范商议下一步的计划,忽听有人来报,东南方四五十里外的海域,有五艘大船正朝着泉州方向驶来!远赴澎湖屿的赵洪万,终于回到了泉州驻军码头。然而赵洪万一行人却十分狼狈,虽然五艘战船都回来了,但其中的一艘已严重损坏,并且是被拖回来的。

    当日与赵范在浯州屿分开之后,赵洪万带了五艘战船直奔澎湖屿,没两日便已抵达。澎湖屿的北岸虽然也有些码头,但能够用于停靠福级战船的却只有一个,而这个码头已被晏梦彪占领了。

    出发之前,赵洪万早就探得明白,澎湖屿虽然远离大陆,又距流求不远,但岛上的汉人却是不少。随着南宋航海业与商业的发展,不少汉人远离大陆,来到了这座岛上,一来可以躲避兵马之乱,二来也可以为过往的商贸船只提供补给,多少有些收入。但如今唯一的大型码头已被晏梦彪占领,赵洪万失望之余,又有些兴奋,毕竟现在已探明了贼首的下落。

    赵洪万命人清点了五艘战船上的物品,得知仍能提供十多日的补给之后,心中大定,当晚在距澎湖屿十多里的海面上驻扎,第二日一大早,便派出两艘突击快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