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第四十二章 谭嫖姚 (第1/2页)
可敦城陷落,耶律大石这厮打仗不行,逃命倒是有一套,这次又给他逃了。 韩卫手握三十万骑兵,坐镇可敦城,传令达达各部征讨辽国残余。 耶梘刮部奉命派遣两万骑越过沙漠南下,汪古直人是典型的墙头草,哪边强就往哪边倒,见明军大兵来到,汪古直人虽然兵马众多,但停在漠北还未南下的明军则更多,汪古直人却是不敢反抗,直接就降了,并派了一支七千人的军队去可敦城效力,以示臣服于大明。 谭破虏继续未完成的征讨事宜。梅里急部现在是降了,已经用不着征讨。谭破虏则集结了两万大明羽林越过土兀剌河抵达梅里急人的地盘,在这里,梅里急部的二万二千人加入谭破虏的军队,谭破虏带着一众四万人九万匹马驱赶着十数万头牛羊越过薛灵哥河进入西伯利亚,这里有幹朗改部。 西伯利亚苦寒世人皆知,但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越是苦寒的地方越是出精兵,而生活在西伯利亚的幹朗改人都是天生的强兵,即使从未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甚至是从未上过战场的幹朗改人,他们也完全也能够与一位身经百战的达达人拼个不相上下。 和西边占据了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嘎斯人一样,幹朗改人属于古突厥的后裔,因为这两部的人天生就是强兵,从东西突厥汗国到回鹘再到今日的达达人,都不怎么敢招惹北方的这些野蛮人,而这两部突厥也因为生产力太过低下,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而也一直未能进入大漠发展,不过他们占据的都算是膏腴之地,人口虽然不多,但也算得上是富足。 不过这个富足也是相对性的。 这个所谓的富足,也不过是衣食无忧饿不死人而已。相比于大明,草原上的那些部落算是穷到没边了,而幹朗改人呢,则更穷一些,比草原上的那些部落都差了老远。谭破虏沿着薛灵哥河一路往北,走了几百里居然都没看到过一座城池,别说城池,连用篱笆木桩围起来那种样式的寨子都没看到过,倒是碰到过一些幹朗改人的小部落,不过这些部落也太寒碜了,吃的穿的用的无不简陋粗鄙至极,连梅里急人都看不上,其生产力落后的程度可见一斑。 这个幹朗改人呢,和嘎斯人一样,这两部突厥人在铁木真时代都被算入了森林狩猎蒙古的范围,那个时候蒙古的强盛无与伦比,但铁木真也不敢轻易招惹这些野蛮人,而只是派遣使者让他们保持名义上的归顺便罢。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幹朗改和嘎斯被蒙古化,到公元17世纪左右就成了喀尔喀蒙古的一部分,又称西伯利亚蒙古。 但是明军今日却跑来招惹这些连大漠上的野蛮人的都畏惧的家伙。 大军继续北行,越来越靠近瀚海,虽然还没碰到过大队的幹朗改人,但梅里急部骑兵却越来越胆怯,薛灵哥河是自西南往东北流向,而到了快注入贝加尔湖的时候则有一段是折向西北方向的,到了这个转折点,梅里急部骑兵是打死都不敢往前走了。 谭破虏怒发冲冠,但大军出征,这个时候他又不好大规模地处刑,以免动摇军心和造成内讧。一怒之下,谭破虏带走了大半的牛羊,自率大明羽林继续前行,而那些梅里急人,谭破虏让他们自己行动,以牵制幹朗改人。梅里急人虽然害怕得不行,但得罪明人的事他们也是不敢做的,虽然被允许自由行动,但这两万二千人的梅里急骑兵倒是不敢后撤,只得小心地在附近地域晃悠,以吸引幹朗改人的目光。 也该梅里急人运气背,他们越是害怕越是小心,可偏偏幹朗改人的大部队就让他们这一路给遇上了。梅里急人十分惧怕,他们有两万两千人,但他们遇上的幹朗改人的军队也不过万把人出头而已,但就是这万把人他们也没有面对的勇气。没办法,梅里急部跟幹朗改打交道也不是一年两年了,都被幹朗改人打怕了,先天上就有心理阴影。不过梅里急人不敢后撤,只得跟幹朗改小打小闹地兜圈子,时至开春,幹朗改人都要准备开始狩猎打渔了,这个时候他们可是忙得很,可偏偏这个时候该死的南蛮却跑来捣乱,幹朗改人那是怒火冲天,死追着梅里急骑兵就不放,不过梅里急骑兵都是一人双马,幹朗改人马少,追不上,只被带着到处兜圈子。 谭破虏与那些梅里急懦夫分兵之后,大明羽林发挥了长距离奔袭的优势。两万明军不分昼夜,换人不换马,直奔碎叶古城而去。 碎叶城是唐人所建,只是一个小城,在唐代是县级编制,但其城池的规模比之中原的县城是大有不如。不过这不重要,重点是,唐朝自开始衰败之后,唐人留在草原上的财产,包括人口、牛羊、耕地、城池等被草原各部瓜分一空,幹朗改人自己没有建城的能力,遂占据了碎叶城,作为其王庭所在。 谭破虏来之前就查阅了唐朝的文献资料,出兵后这一路上也抓了不少幹朗改人加以询问,又弄了几个幹朗改人做向导,大军疾驰倒是没有跑错方向——实际上想错也错不了,贝加尔湖地区虽然气候温润一如中原,但适合建城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作为汉人,一个文明种族,谭破虏自然不会连哪里适合建城都不知道,直接往适合建城的地方跑就是了,其中总有一个是碎叶古城所在。 长途奔袭,大迂回,这个战术被明军运用得淋漓尽致。 两万大明羽林在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