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变_第一百四十四章 雪中郁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雪中郁林 (第4/4页)

噢……”虽然我们四个都点点头,但高升和邓茂是互相看着点的,邓茂抢先说到:“有了这东西,或许对升子麻翻他相好的,尽早解决事情有好处。”

    “才没你想的这么龌龊。”高升撇嘴:“怕是你对弓……”

    场面上立刻出现了状况,一个圆脑袋大汉一下子用手把另一个瘦脸的大汉捂着嘴按倒在地。

    “唉,起来,起来,起来……干吗呢?”我来了脾气,同时也很好奇:“所说的弓是……啊!弓乙女?”

    下午已能看到远处的城墙,如果图上没错,应该是平潭。

    天上的雪慢慢小了下来,风却大了,逼得穿得并不算很厚实的士兵们掖着自己的衣角,马上的诸位也搂紧了自己的披风,低着头躲避风霜继续前进。

    天上的云彩也露出了缝隙,晚些时候,月亮也出来了。

    小南第一个说出了这个发现:“月亮出来了。”

    “还以为这段儿看不到了。”高升抬头端详着,仿佛看到了什么救命恩人似的。

    “又被云遮了。”华容轻轻地说道,仿佛有些惋惜。

    “实在没了,可以让邓茂剃了脑袋,背着给我们当月赏。”自从中午知道这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后,我就一直想拿他开心。

    “又不圆,就给俺留着自己用吧。”邓茂知道我的心思,赶紧推托这个充当明月的“重任”。

    “无妨,腊月十八,正是残月时分。”这种时节,这种场合,天下没人比我心快。

    此后,小南总是叫邓茂:残月。我承认,此事因我而起。

    “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我想小南应该问不出这么有水准的话,估计是后面有人诳他来的,所以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决定问他:“那你说走哪条路?”

    他立刻就怔了一下,眼睛不期然地朝后望望。他没有地图,平素也不好这些事情,他哪里知道郁林是个什么样子,去郁林能走哪几条路这些问题。我带的这帮人,出来乍到,广信多少条街,多少个城门,(汉代广信城市情况未能考证得到,下面我若提及多少城门,纯属臆测,作者注)这干人也未必知道清楚,何况出来。

    至少知道去郁林至少一种方法的至少有一个人,这个人叫韩暹,我的水军统领,所以根据此人禀性,我可以很容易从我带的几个人中间找到这个想问问题的人:“邓茂……怎么什么事情都能有你?”

    “噢,被您发现了。”他到没什么,笑了起来,挠了挠脑袋:“韩暹大哥提起过,从水路趁冬日枯水时节,乘北风向西日夜走三日可到郁林治所的布山。为何我们带着这么多东西嘁哩轰隆从陆路走了五天多,只是到了郁林东北旮旯边上的潭中。”

    “现在说话有些进步了,就是到关键时候还是有些……”我找不到词来形容,不过这也不是重点,所以我略过继续道:“郁林太守今还在广信,那是我才到了交州,他就到了广信,因为郁林乱了。多大的乱子能让一个太守,一个能动用近万的军卒太守,抛下了所有东西跑到我这里来避难?”

    我顿了顿,把他们几个都招到身前,给他们讲了一下我的想法:“郁州之乱是民乱,是民乱便可大可小,老百姓跟着闹,就是大乱,一撮头子独自起哄就是小事,他刚乱起来,我带着人便去征剿,这是火上浇油,我带的人越多越危险,头脑发了热的老百姓跟着那些真正捣乱的一起和我干,我就是有五个军都没用,但我就是不管他们,让他们自己先消了火,发现一切都乱了套了,出了事也没人管了,听得我们这边情况挺好的,这心头一软,我就好成事了。”我顿了顿:“我初来乍到,这么多人,粮草军马什么都不齐备,自己怎么过冬还是问题呢!几个郡还都乱着,我这时候硬上,后方补给跟不上,前面地形也不熟,到时候损兵折将不说,说不准也丢了民心,不是个办法。先学着‘无为’一番,等明年开春,各家开始忙农活的时候,还有些老百姓开始念想着月令接济的时候,我再一步步地把我们的官儿派过去,把事情悄悄地全接过手来,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才好。我选择从边上,也是这个考虑。去布山?那儿四丈多高的城头,一个城里有上万人,一人洒泡尿,我们就被冲走了。潭中,城里最多的时候都不足三千人,贼人更少,城才两丈不到,还是土夯的,多年没有修缮,护城河赶上这时节也冻上了,你们再看我们的粮食车,加上粮食包个个都是丈二,站在上面,就是小南都能爬上城去……实在要攻,让士兵推着车当挡箭牌,一路推dao城下,小南打先锋,半个时辰就能解决。”最后一句是要弥补失言对小南可能造成的伤害。

    天边迷乱的金色慢慢暗去,朦胧的月亮亦越来越亮,洒下的却是越来越冷的光。邓茂被我派去问话,我估计着这门怎么着会给我开的,我来放赈的,按说即便是贼军,也充个好人把我们放进去拿了粮食再动手。况且,怎么说我都是越侯,他们的头。实在不行,我在外面上风头煮饭,用香味熏他一夜。

    门竟然真的开了,我抽了一口凉气,转身让下面传过去,全旅之人,五人为伍,互相看顾,五伍一两,需值巡夜,四两一卒,互相策应,全旅统一驻扎,严防有乱。(都是古制,汉代亦沿用,多用大将军下以部曲细分,却多少不等,有一部即几军者,有一部仅一旅者,难以明确计数,今皆以古制定约,以明军数,作者注)

    在县衙大堂上,我随口问出了县长和县尉的名字,这是让郁林太守和我说过的,我还专门记下了。(太守是郡一级长官,我前面有过错误,将苍梧太守说成广信太守,这是不对的,作者注)不过眼前的人和这些名字并无关联,究其缘由,是那干人或离散或病死,他们自下吏依制补上来的。原本情况我不得而知,只能说:“最近县令长县尉死得有些多,诸君需小心了。”这句貌似玩笑的话让他们一个都没敢回嘴,只是低着头坐在那里。

    他们至少是真的官吏,大汉该有的礼数并不差,要说态度也算好,该说的也说了。郁林与别处如苍梧不同,苍梧多半是骆越人,亦称里人,俚人,而郁林则是西瓯人亦称南蛮人的老家,同时也有大批里人的混居。这两拨人彼此各有城寨,独成一方割据,却又相互交错,一向又不算和睦,攻伐之事常有。平潭附近便两家都有几个小寨子,据他们说,平日与二蛮素不往来,只是看着他们打,不从中作梗,但是有时候运粮队伍会被抢,城里就闹粮荒。

    谈到灾情,这里灾情尚好,毕竟不是农忙时,大多在家,冻饿之事虽有,但他们表明情况不算严重。

    我看了他们半晌,他们头都没有抬。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厅外刮起一阵大风,冷冷的月光也慢慢消散,他们却依然坐在那里,一个个老实得紧。我最终安排下去,高升放粮,邓茂警戒,华容一路巡查救治灾民,小南随我行动:“我要看几个地方,马上就看,头一个,平潭的监牢。下一个……我先去过了那边再作决定,还有你们几个跟我一起来。”

    那天晚上,又是一场满天飞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