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东升_第三十六章 百万之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百万之初 (第3/4页)

好,你们去考虑。”

    胡世云、严正安有些兴奋了。齐声说道:“是。”

    “这些船,”苏翎说道,“一是装货多,二来走海路也近得多,便于往返。何况在那内海一带,也不必完全依靠季节风向便可行船。记住,这船不仅仅是给那些带货多地客商准备的,到时候哪怕是贩的是几百斤米,也要连人带货给我运到辽东来。做地到么?你们可别做出喜大厌小的事情来。”

    胡世云想了想,答道:“将军。若是如此,干脆选一两只船按期往返天津、辽东之间,比如每日一艘,专载这些零散客商。据说在江南,便有这样的船只往返。”

    苏翎点点头,说道:“具体地,你们到时仔细商议再定下来。”

    严正安问道:“将军,这些船是否要收水脚银子?”

    苏翎想了想,反问到:“你们说呢?”

    胡世云与严正安相互看了看。那胡世云说道:“若是按将军说的好好招待这些客商,不收当然是最让人占便宜地,这等于是多赚了不少银子。若是在商言商,自然是要收的。不然,长期下去,弊端不少。”

    苏翎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收。适才你说按期往返,这个点子好,不妨长期做下去。以后。这不光是对这些客商,还可专门载人。这就跟马市一样,每月逢哪个日子启程。日后也是一笔财路。等到辽东平定,这辽东与关内地往来。说不定因你们这队船而大大拓宽。”

    严正安问道:“将军说的是像那些驿站一样?专门迎来送往?”

    “对。”苏翎说道,“这算是海上地驿路吧。不过。银子一定要收。这回之所以让你们出面办这事,便是为以后做打算。我们的辽东。绝不会是第二个辽东都司。日后军伍便做军伍之事,不在插手这些事务。所以这件事不能按军需的法子去做。”

    胡德昌心中一动,问道:“将军说的意思,是民间自办这类驿站地差事?”

    苏翎笑道:“还是你最有经验,这一说便说到根子上。辽东都司以往都是军民不分,以后我们的军饷便是军饷,对军伍的花销不会再与这些杂在一处。再说,这也给民间多条财路不是?”

    胡德昌没有接话,显然在心中琢磨着这条财路的可行性去了。

    苏翎便再面对胡世云、严正安,说道:“这是海上的部分。接下来,便是在三岔河入海处、还有海州、鞍山,你们算算脚程,在必须之处,再设立一处接待吃、住的所在,也按辽阳城里这处一样安置。总之要让那些客商下了船,便有地方住。如今三岔河入海处,都只是些草棚,运送军需也就罢了,但那些客商,在家中跟你们一样,都是享受惯的,别将人家给吓得缩回去了。这二百多里地,你们瞧着需要几处,便设置几处。”

    胡世云犹豫了下,问道:“海州倒还有现成的房子,不过,那三岔河入海处,可得新建......”

    苏翎笑道:“不愁,我这里先给你们二万两银子用着。不过,也就这么多了,若是不够,只管向你们爹爹要去。”

    胡世云、严正安倒没被二万两这个数字吓住,过去或许会惊诧,但如今胡家、严家、傅家,可是将其并未放在眼里。二人倒是被苏翎提出的这个问题缠上了,心里盘算着需要从哪儿入手。辽阳城里倒是事情不多,苏翎也做了预先安排,左右不过是招募人手地问题。可另外几处,可全要两人去办了。

    苏翎看到两人的样子,笑着说道:“此时先不忙想得太多,待我先将我所想到的说完,你们下去自管照着去想。”

    胡世云、严正安,连胡德昌也都暂时放下心思,继续听下去。

    “适才说的是吃、住。还有这行。客商下来船之后,这货、人,都得觅骡马、大车运送,少说还得雇些人手办事。如今袁大人处虽有两万多人专管运送军需之事,三岔河一带闲下来地民夫倒也不会少。按说这雇人、雇车的,倒不算难事。但现今那一带我还没来得及清理,暗地里也还是有些歹人。像牛庄那样的,当初想投靠建奴的,难说还有没有,也难说有没有努尔哈赤派来的jianian细。以往只是杀了一批,却不能指望就此省心。”

    苏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杀人清洗一句,倒是提醒了胡世云、严正安等人,面前对这些生意上的事情侃侃而谈地,可不是一个商人,而是有生杀大权的将军。

    苏翎接着说道:“这商人经商。最怕的就是不太平。如今徐熙在京城也不知会面对多少这样地询问。只要有一件不妥的事情发生,虽说不至于吓退所有地人,但少说也要影响这商货运进辽东的数量。所以,你们要将这件事也办稳妥了。”

    胡世云说道:“将军,最稳妥地,便是组建一支驮队,专门运送商货。”

    苏翎笑道:“嗯,是这个意思。那些零散民夫,所有大车、骡马都有限。且也参差不齐,所以你们要组建一支能随时便走的驮队。比如说,打造一批同等样式地大车,配齐了骡马、车夫,每辆车能装多少货,都预先算清楚。这样,那些客商一到,不费多少功夫便能算得清楚。”

    说道这里,苏翎转头问胡德昌:“听说你此次来时,坐地那大车不错。怎么样?一路上可还舒服?”

    胡德昌一怔。说道:“那是我寻了一个老匠人专门打造的,也不知弄了些什么机关,倒是比一般的大车稳当。路上也不怎么颠簸。我这样年纪的,坐了正合适。”

    胡世云却似乎明白了苏翎的意思。问道:“将军是说也照样做一批?给那些商人乘坐?”

    “对。”苏翎笑着说道:“比如像你爹爹这样的客商来了辽东,是愿意坐得舒服点呢?还是愿意坐那些拉货的大车?”

    这自然不用回答了。

    “别忘了我们的目的。这准备地越舒服。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苏翎说道。

    胡世云、严正安一个劲儿地点头。心里却多少有些觉得,这未免将商人抬得太高了些。这是好事。至少二人已经开始设身处地地想事情

    苏翎说道:“这些便是食、住、行方面,我所想到的。这只是眼下先做的部分,只要都备置齐了,日后便没多少事情。但这些只是让那些客商感到舒服而已,只是第一步。这接下来,你们要做的,便是协助那些客商买卖货物。”

    前面所说,也不过是些琐事,苏翎现在这句,才算是与商相关的正事。

    “将军,”严正安问道:“若是协助买卖的话,那岂不是要先集中起一批辽东本地商人?”

    苏翎看了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