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途风月_一百一十八章 倭国的大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一十八章 倭国的大神? (第1/3页)

    秦逸这会儿正在裴行俭府宅的堂前大院一角的大槐树下纳凉呢。

    拜见了恩师和师母以及裴行俭的两个小儿子。师母库狄氏祖上是西域胡人,身上有着明显的胡人女子的特征,身材高挑丰满,身高几乎与裴行俭相当,棕红色的头发微微卷曲,银灰色的眼瞳,鼻梁高挺,双唇饱满,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年轻时候绝对是大美人一枚。库狄氏对阿郎的这个徒弟十分热络和善,亲如自家子侄。两个小师弟大的才七岁,小的才四岁,对秦三郎又是好奇又有些畏惧。这会儿都被库狄氏赶回房练字去了。

    裴行俭抿了一口秦毅提来的忘忧美酒,靠在胡凳靠背上笑着道:

    “道远,你师母算是半个胡人,我呢,也在西域呆了很多年,所以家里啊,都是胡案胡凳胡床什么的,呵呵,你可是不习惯?”

    “哈,要说实话的话,我其实对老是跪坐着才不习惯,嗯,回头我家里也得全部换成这胡凳胡案。呵呵……”

    “哦?哈哈,夫人你看,这孩子倒是跟咱家当真有缘,哈哈哈……”

    库狄氏也很开心。自家大儿子远在并州做一个主簿,家里只有两个小的,这个秦毅看上去风采出众,随意亲和。更是十分的尊敬阿郎和自己,绝没有像旁的人,见到阿郎的夫人居然是个胡人而不自觉的流露出的惊诧不屑,倒真的好像自家孩子一样。

    “呵呵,当真是的呢,秦郎君,你师父可从没收过徒弟,看来你俩倒是真的投缘得很呢。你喜欢胡凳胡案之类的,回头我介绍给你一家,东西好,还便宜呢,咯咯咯。哎呀,阿郎啊,你有没有发现,秦郎君也没有被我这样貌吓坏呢,咯咯咯……”

    “誒~,师母,你就唤我三郎才好。看你说的,师母这样貌怎么了?这样貌是难得一见的美女风貌啊,怎么还有人居然会被美女的美貌给吓到的?当真奇了,呵呵,那是他们不懂得欣赏西域女子的风采,师母这样貌要在西域,那绝对是名传百里的大美人~!”

    “咯咯咯……你到是会捡着好听的说……咯咯……”库狄氏心情大好,亲身给秦毅斟满了酒。

    裴行俭也呵呵笑着缕着胡须,看着秦毅颇有些‘算你有眼光’的味道:

    “哈哈,怎么样夫人,我这徒弟确是与众不同吧?哈哈!我就说嘛,这长安人也好,中原人也罢,就是没见识,眼神就是有些不大灵光。我裴守约千挑万选的夫人,那还有错?哈哈,就如道远所说,他们是‘不懂得欣赏’!”

    说笑了一阵子,库狄氏到后院去看着两个小儿子去了。裴行俭这才收起了方才的笑脸,渐渐变得严肃,盯着秦毅的的眼睛:

    “道远,前夜寒凉水阁,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陛下带着持戟侍卫满脸怒色的去了水阁?当夜又昏迷过去了?”

    秦毅一愣,低头思索起来。这事情自然是瞒不过裴行俭的双眼的。只怕自己不说个明白,裴行俭就会与自己心有隔阂。

    “恩师,你对娘娘这个人怎么看?”

    裴行俭没想到秦毅会反问自己,一愣之后,沉吟道:

    “既然你问,我也就不做遮拦。为师早年曾出言反对陛下废前王皇后而立武昭仪为后。因此被陛下和娘娘贬斥到了西域。后来返京,这十几年下来,倒是对娘娘的看法有了些改变。这个女子,心智高绝,聪慧沉着。能体恤最微贱的小民和士卒,也能安抚世家大姓。若说作为皇后,那当算得上是个有为的好皇后了。可也正因为这个‘有为’,恐非大唐之福啊……手段高明,权势日盛。只怕日后的皇室社稷,会有难言之患……”

    秦毅心中对裴行俭是感激的。能说出这番话,就说明这位师傅是真的将自己当作了一家人,没有巧饰,没有回避,而是直接说出了这番在外人来看是‘大逆不道’的话语。

    “恩师说的不错,我也是这么看。可一个人有才干,反倒成了罪过,这是事实,但岂不荒谬?恩师所言恐非大唐之福,我看应该改成恐非李家之福才是。”

    “道远,你……这是何意?”

    “恩师又岂会不明白?我的意思就是大唐或许是李家的大唐,可这天下却是万民的天下。”

    “大胆!你,这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弟子这话,有什么不对吗?”

    “你……罢了,在外面,切莫这样说,可记住了!……你还是说说,前天夜里,到底……”

    “我之前因为几次机巧,得以同娘娘谈论了许多治世的想法,颇得娘娘欣赏错爱。因此娘娘也就数次单独召见了我问对。……恐怕陛下是因为这个,心里有了些什么猜测,前夜是想要去……去捉jianian把。”

    “什么!”

    裴行俭一下子站了起来,额头很快的冒出一层密密的汗珠。接着开始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忽的停了下来,盯着秦毅的双眼沉声问道:

    “你给我老实说,那你与娘娘可……可有什么?”

    “娘娘美貌风仪,慈惠万民,天下人皆敬爱有加,我独能免乎?”秦毅耍了个花枪,轻轻巧巧的混乱了概念。

    “嗯!……可陛下心中起了猜忌,不论是否有凭据,你……危矣!你怎么这般不加小心,该注意该回避的难道不知?”裴行俭心中又惊又气,恨铁不成钢的看着秦逸。

    “娘娘能顾及到寒微小民士卒,招我问对,我自然不能因为顾及自己而退却。”

    “哼!……那么昨日朝会上娘娘提出的《民生策》,是你的所想所谋了?”

    “是,不仅这个民生策,我还曾出了个《吐蕃策》。”

    “哦?是与吐蕃相关的策略?快说来听听。”

    裴行俭来了兴趣。本来昨日的《民生策》其涉及面之光,思虑之深,已经让他惊叹拜服了,没想到也是出自自己这个看对了眼的弟子。这下又出了个什么《吐蕃策》?不由得暂时将担忧放到一边,连声催促起来。待秦毅将几大方面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一说,裴行俭不禁拍起了大腿,连声叫好起来。叫好之余,又出谋划策起来:

    “此法虽好,但其中大量购买其牲畜稍有问题。我大唐本就产铜不多,货币不足,这才以铜币、布帛为双货币,流通交易。你这大量购买于高原,我朝的铜恐怕又要贵了。”

    “嗯,恩师所言,我也曾思虑过了,我准备以物易物的法子,尽量减少直接货币购买。”

    “何物?粮食和铁、茶均要控制才是。”

    “是。我想去皇家窑场看看,促使其曾产中高档的瓷器,专门用于与吐蕃换买牲畜。另外锦缎也可。总之是奢侈品,让吐蕃的贵族们好好享受享受,呵呵。另外准备收购些青稞,看看想办法,研究青稞美酒的酿造,再将此法‘无意间’让吐蕃得了去,让他们自己把剩下不多的粮食再消耗消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