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一十八章 倭国的大神? (第2/3页)
裴行俭哈哈大笑起来,指着秦毅道: “哈哈哈……你呀,这可不是要逼着吐蕃人啃食青草去吗?哈哈哈……” 待笑得够了,这才又担心起来。 “哎,你这样的才具,足可安邦也可略国,若是就这么让陛下记恨在心,终究是不妥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为万民谋福,为国某强,秦毅怎敢因惧怕猜忌而畏惧回避。” 这厮说的简直是大义凛然,慷慨激昂。却把裴行俭感动的半死。良久之后,静心沉思: “找寻机会,离开京城!一则减少陛下的猜忌之心,二则出外历练,对你日后仕途大有好处。” 秦毅心说这倒也是,李治起了疑心,自己整天在宫里晃悠,这样反复刺激他,他早晚得宰了自己。媚娘就算权势日重,可陛下毕竟是皇帝。况且真的让媚娘为了自己跟陛下撕破了脸,那对她可是不利的,现在的她可还远没有做好改李唐而武周的准备呢。 不过初尝禁,果,又怎么舍得下?心中叹息,脸上就有些不乐意。裴行俭看了,以为他不想退缩,不由得急道: “你要知道,这不是趋利避害,而是若要有为,首要自保!命若是没了,还怎生为天下万民和朝廷谋福祉?” “这个……请恩师容我好好想一想。” 裴行俭也就不再劝说,心里对这个弟子的品格倒是万分的满意。这小子,像自己!自己年轻时,不也是这般总是把天下大义放在心中,也因此而明知会得罪陛下娘娘,还是依旧出言反对娘娘立为皇后吗。 “好吧,你要慎重思考,记住了,莫要只会逞匹夫之勇!……我明日就要亲自率礼部官员去南方,开始今年的南选,恐怕至少得三、四个月才能回转。仓促间也教不了你什么,这一卷问对,乃是当年陛下在你师祖卫国公李靖家里,问对兵法,所记录下来的《李卫公问对》。其涉及军略的各个方面,你拿去好生研读,认真揣摩。若有收获,对你大有裨益。待我回来,可是要考问你的!” 秦毅激动了,这《问对》可是中国古代军事巨著啊,尤其是其十分贴近实战,有非常强的使用价值,对自己这么个半吊子,当真是最合适不过的教材了!秦毅赶紧起身,恭恭敬敬的接了过去,珍而重之的贴身放好。 “好了,天色已经很晚了,我也要收拾准备一下明日远行的东西。你就回去吧。” 秦毅告辞,才到了门口,后面裴行俭叮嘱道: “这几个月我不在京里,你尽量不要去皇城和大明宫。知道吗?” 秦毅一僵,你们老拿这事说来说去的,难道我还会要再装作什么都没发生?我秦毅就是喜欢上了她! 心里不由得又犯了牛脾气。深吸了口气,转身看着师傅: “恩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是一家一姓的仁义,还是天下数千万人的仁义?若是有的事情,不利于一姓皇族,但却对天下万民大有好处,该不该做? 有的事情,并不影响利于万民的仁义,还可将一个孤寂半生,心如槁木的女子从毫无意义的枷锁中解脱出来,让她焕发生机,该不该做?我见到,我做了,就不会回头!” 秦毅说完,不待裴行俭回答,对着他深深地鞠了个躬,转身离去了。 裴行俭呆呆的站在院子中央。 之前这小子没有明着回答自己关于他和娘娘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可这会儿,裴行俭已经知道了答案。 这有悖伦常啊!有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啊!这是大逆不道啊! 可……怎么他还能说的那么大义凛然的,而自己偏偏还觉得,似乎抛开皇家,从人的角度上看,这又好像,并不算错?…… 至于‘不利于一姓皇族’是哪一姓还用说吗?怎么不利?自然是武昌李衰了!他之前那许多策论,都是献给了娘娘,他的立场也就很明确了吧!他与娘娘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普通,甚至很有可能是…… 心中一片滔天巨浪,却又被秦毅的问话给生生压制住了。 “是一家一姓的仁义,还是天下数千万人的仁义?” 这个问题似乎毫无意义,皇权社会嘛,还用说吗?可这句话却偏偏令得裴行俭呆在了那里。 《民生策》洋洋洒洒数万言,涉及天下万民民生的各个方面,绝对是利于万民的!这是不是仁义? 科举‘糊名’‘誊抄,’吏治‘一年实习’这些不是利于万民的吗?这些是不是仁义? 新式种稻法,令天下稻米产量大增,说是活民无数,富国强民也不为过,这是不是仁义?更不用说什么拼音法等等的创举论著了,那一项不是仁义! 可偏偏这些仁义的直接受益者是天下数千万百姓庶民,间接受益的才是某一姓的皇族。换句话说,哪怕改朝换代,这些策论公德依旧可以使万民受益! 裴行俭呆立了起码有近一个时辰,桌上的灯已经灭了,他就那么默默地站立在黑漆漆的院子里,直到库狄氏久等不见,出来看视,这才发觉。 裴行俭忽然呵呵笑了起来: “呵呵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竟然是如此!行的是天下万民的大仁大义,而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所追奉的一姓一君!嘿嘿,我还不如一个十八的少年郎啊!某上了娘娘这条船,倒算得上是对得起先贤教诲,问心无愧了呢! 可是你无视礼法尊卑人伦,终究是要遭人病垢不耻,我裴守约当真是做不了你的师傅了,你太过不羁,我却不能冒着留下千古骂名的风险。既然没有师徒名分,那么你便是与娘娘怎样了,那又与我何干呢?哈哈哈……” 秦毅却不知道,就方才那几句话,令得他已经被裴行俭开革出了门墙了。只是心中还在不忿:什么都没做,李治都带着侍卫想要老子的命,现在老子做都做了,难不成还能回头?再说了,老子本就是喜欢了,也不想回头! 等回到自己府宅,已经过了亥时。刚到门口,门边大槐树下的马车旁忽然迎过来两个人,一个矮胖,像是僕佣。另一个纤细小巧,宽沿儿帽子上垂着幕纱遮帘,刚往这边走了两步,就被身边的亲卫给拦住了。那个女子离着两丈来远弯身施礼: “前面可是秦候当面?” “嗯,你是什么人?” “奴是秦月馆的程妍月,特来拜访。” “程妍月?秦月馆?嗯……好像哪里听说过。嗯说罢,你有什么事情?” 程妍月有些尴尬。虽说这样贸然登门,有些冒昧,可自己投了两次名帖了,他又没给回音,自己也是不得已罢了。但再怎么样,自己自前年投身到了风尘欢所之后,哪个见了自己不是喜出望外的欢迎,就连唐国的太子,也显得温和有礼,哪里像这样,就在大街上,他好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