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帝王鼎_第132回 悟空遇难五庄观 观音慈航斗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回 悟空遇难五庄观 观音慈航斗法 (第3/3页)

航道:“当年太上老君曾与我赌胜: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医活,况此推倒的,有何难哉!只是如今柳叶枝不在贫道手中,却如何能救活那灵根也?那悟空曰:这有何难?俺老孙前去向菩萨借来,用完再还她便是。慈航道:不然也?当年胡化与佛,本是道祖之法御,如今那观音老尼名头却在贫道之上,吾二人因果慎重,却再无往来直说,只怕大圣汝去也时无功而返,定时不借与汝,再者那柳叶枝入了瓶在拔出便枯萎,再也难复也?她何曾会借与汝?那悟空怒则一个跳身而去,一声尖叫而曰:这般如何是好,如今唐长老法严量窄,止与了我三日期限。三日以外不到,他就要念那《紧箍儿咒》哩。”那斩月说道:大圣放心,不须烦恼。那大仙虽称上辈,却也与我师尊等有识。一则久别,不曾拜望;二来是大圣的人情。如今我师尊定去望他一望,就与你道达此情,教那唐和尚莫念《紧箍儿咒》,休说三日五日,只等你求得方来,便可立时西去。”行者道:感激!感激!就请师尊行行,我也好不受那头疼撕裂。脑浆迸裂般疼痛。那慈航又曰:既然如此,甚好也,若要取得宝贝吾须与她斗法将宝贝摄来。那样还须斩月仙人助之方成。那斩月道:愿尔也?慈航道:大善!只是汝若帮了贫道,他日与观音老尼之因果与贫道无关也?答曰:圣妙。然也。

    却说那慈航与洞外立一营,营内一台,头上一盏灯,足下一盏灯,脚步罡斗,左手尺桃木剑,右手持纸黄符,结一草人,立于台中,那慈航一声“起”那草人便起来,做摇右晃像是在寻找何物一般。却说紫竹林中,观音却在打禅冥作,却在看宝的童子急急忙忙而来,那观音问曰:何事?如此慌张?那童子断续说道:菩.......菩萨,不.......不....不好了?那观音皱眉曰:何事?为何语无伦次也?那童子刚走的急。怕是呼吸紧促所致,故说话不能齐全,平静心态而曰:菩萨饶命,那乾坤柳叶枝不知何因?却自飞天而去,望上界而去。观音听完,掐指算来,便知事情前因后果,说道:且去吧!为师自有打算。却说那童子退下,双手一摆,也立一营,营内一台,头上一盏灯,足下一盏灯,脚步罡斗,左手尺桃木剑,右手持纸黄符,结一草人,立于台中。那草人立时而起,便想高出一跳,有下来,好像抓住何物一般。正是那慈航与观音斗法,争夺乾坤柳叶枝是耶。话说两头,慈航暗叫一声:不好,被发现了,她也摆台斗法,将宝贝夺回也?那斩月问:需相助乎?慈航摇头,只听道:万里乾坤,圣祖借法。那台上草人猛个一踢,好像何物倒了一般。观音这般见草人倒下,有嘴念个诀,那草人起身继续撕斗。却是那柳叶枝将在半空晃左倒右,不知何去何归?那慈航曰:此老尼道行在吾之上,贫道一时难于取胜,斩月仙人,看汝出手了。那斩月应答一声,好不犹虑一声吼“斩月拔剑术第十二式”只见天地巨变,乌云遮日,立时电闪雷鸣,飞沙走石而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只见观音台上之草人如吃火药,嘣然而爆,顿时破了发术,那柳叶枝一溜烟如流星一样划天而去,观音吃惊道:何人相助,顿时破了贫尼之法。便掐指算来已经明了,便出了紫竹林往五庄观而去。

    却说那柳叶枝化弧而来,慈航道人一念诀那玉净瓶飞天而起,便将柳叶枝装进瓶内,那慈航曰:成也!此刻里面有甘露久经真妙法,管教宝树永长春。那悟空自是兴奋不已,说道:有救了,这下有救了。慈航吩咐大众:“看守林中,我去去来。”遂手托净瓶,白鹦哥前边巧啭,斩月、孙大圣随后相从。

    却说那观里大仙与清教圣人黔赢。福禄寿三星等人正然清话,忽见孙大圣按落云头,叫道:“慈航大仙来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与镇元子共三藏师徒,一齐迎出宝殿。慈航才住了祥云,先与镇元子陪了话,后与三星作礼。礼毕上坐,那阶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

    那观中诸仙,也来拜见。那慈航与清教圣人滑稽一礼道:弟子慈航拜见清教教主圣兽无疆,那黔赢道:罢也,此刻医治此书才为重要也?行者道:“大仙不必迟疑,趁早儿陈设香案,请慈航大仙替你治那甚么果树去。”大仙躬身谢慈航道:“小可的勾当,怎么敢劳大仙下降?”慈航道:“唐僧乃我道门之弟子金蝉道人禅化而来,有如吾弟子一般,孙悟空冲撞了先生,理当赔偿宝树。”三老道:“既如此,不须谦讲了。请大仙都到园中去看看。”

    那大仙即命设具香案,打扫后园,请慈航先行,三老随后。

    三藏师徒与本观众仙,都到园内观看时,那棵树倒在地下,土开根现,叶落枝枯。慈航叫:“悟空,伸手来。”那行者将左手伸开。慈航将杨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里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之下,但看水出为度。那行者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着,须臾有清泉一汪。慈航道:“那个水不许犯五行之器,须用玉瓢舀出,扶起树来,从头浇下,自然根皮相合,叶长芽生,枝青果出。”行者道:“小道士们,快取玉瓢来。”镇元子道:“贫道荒山,没有玉瓢,只有玉茶盏、玉酒杯,可用得么?”慈航道:“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罢,取将来看。”

    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个茶盏,四五十个酒盏,却将那根下清泉舀出。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树来,扶得周正,拥上土,将玉器内甘泉,一瓯瓯捧与菩萨。菩萨将杨柳枝细细洒上,口中又念着经咒。不多时,洒净那舀出之水,只见那树果然依旧青枝绿叶浓郁阴森,上有二十三个人参果。清风、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见了果子时,颠倒只数得二十二个,今日回生,怎么又多了一个?”行者道:“日久见人心。前日老孙只偷了三个,那一个落下地来,土地说这宝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风信,只缠到如今,才见明白。”菩萨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与五行相畏故耳。”那大仙十分欢喜,急令取金击子来,把果子敲下十个,请菩萨与三老复回宝殿,一则谢劳,二来做个人参果会。众小仙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请黔赢坐了上面正席,慈航前席,三老左席,唐僧右席,镇元子前席相陪,各食了一个。有诗为证,诗曰:万寿山中古洞天,人参一熟九千年。灵根现出芽枝损,甘露滋生果叶全。三老喜逢皆旧契,四僧幸遇是前缘。自今会服人参果,尽是长生不老仙。此时圣人慈航与三老各吃了一个,唐僧始知是仙家宝贝,也吃了一个,悟空三人亦各吃一个,镇元子陪了一个,本观仙众分吃了一个。

    行者才谢了慈航回上普陀岩,那众人恭送清教圣人黔赢而去,送三星径转蓬莱岛。镇元子却又安排蔬酒,与行者结为兄弟。这才是不打不成相识,两家合了一家。师徒四众,喜喜欢欢,天晚歇了。本要天明便西行,却见观音姗姗而来。却不知所谓何事?下回再分解一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