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邀约 (第1/2页)
当下众人得胜还朝,驾云回城,直奔城中天然居而去。 虽然今日发生了许多事,又斗了半晌的法,但时间其实却未过去多久,眼下才是未时,天光正亮,天然居在全城客栈中号称景色第一,这个时辰正好观景。 不一刻众人到了地头,店掌柜见府主大人带着城中男女两位著名散人上门,不敢怠慢,慌忙安排了此时景致最佳的藕香亭供他们饮宴。 这是一个建在湖心的翠盖六角亭,雕栏玉砌,纹龙镂凤,华美异常。方圆有十余丈,由一条九曲长廊接着岸,四下里种满了荷花,绿叶满湖,香红点点,很有些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 这湖又靠着一座青山,山上奇石嶙峋,松柏成荫,山景倒影湖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中还多有鸳鸯野鸭等水鸟,山上亦不乏鹦鹉百灵等灵禽,山水相连处又有一群丹顶白鹤,彼等或闲游捕食,或追逐嬉戏,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众人立在亭中,凉爽的湖风徐徐吹过,入眼的不是红花碧叶,便是青山绿水,入耳的不是婉转鸟鸣,便是清越鹤唳,不禁叫人身心舒爽,恍如出世,将人间烦恼暂且抛到了脑后。尤其是沈珉,见了这一幅江南水乡景致,更想起在记忆中尘封已久的人界故乡,心下不胜唏嘘。 当下众人凭栏而坐,三位散仙联席坐在一处,尔朱雪、董氏夫妇、小玉双成、许裳在一处,碧荷、林灵、霍小六、董三娘又一处。 易蓉早些时候飞剑传书唤了她的弟弟易元吉过来,说起来他方是董复逃生的第一功臣,若非他为寻韦承庆的错处早早买通了他的家人,监视其一举一动,也无法及时发现韦承庆的阴谋,此时他也到了临江,正在城中易家别府等着姊姊的消息。 众人刚坐下不久,一身白衣英俊潇洒的易元吉也赶到了,董复急忙上前相谢,易元吉自是连称不敢,易蓉又将他引荐与沈珉、诸葛颖认识,复送去与尔朱雪等人同坐。 见人全到,易蓉便吩咐掌柜开席。 这天然居的席面却又与他处不同,乃是将一道道美味佳肴盛在温玉盘中,放在亭周特制的沉香木宽栏之上,那栏下设有机括,会自行转动,菜肴在众人身边循环游走,任人自取,倒有些像前世的自助餐。 沈珉打斗了半晌,法力虽然不如韦云娘消耗的多,但也去了小半,腹中早已空空,当下取茶漱了口,与诸葛颖易蓉敬过两杯酒,便待用膳。 许裳过来要服侍,沈珉摆手叫她自便,自拿玉盘取了些菜肴,吃将开来,众人当下边吃边谈边观景。 易蓉生得淡雅娴静,吃相也很斯文,但并不扭捏,酒到杯干,谈笑自若,文雅中又给人落落大方之感,而沈珉终不敢拿对待何含真华妙丹的态度来对待她,用什么荤笑话去唐突佳人,只正正经经的评点些景致酒菜,交流些修炼心得,彼此问些闲杂事。 席间沈珉还向诸葛家再次传达了善意,易蓉也为弟弟补董复将来之缺与诸葛颖达成了默契,三人又暗中结下了三家临时反韦的小同盟。 不过沈珉有些奇怪,自己装斯文也就罢了,诸葛颖却好似有些怕这易蓉,谈笑中显见拘谨,亦是斯斯文文的,不知何故。尔朱雪等人那边更是不敢大声谈笑,这酒席倒是吃得热而不闹,和谐安宁,好在有美景助兴,也算是宾主尽欢,直至天色将暗方才席散。 易蓉待要结账,却发现许裳早去结过了,只得笑嗔了一声,约请回席,沈珉诸葛颖自是笑应了。 当下众人出门,易蓉诸葛颖的随从早在门前等候,许裳也将沈珉的宝辇驾了过来,众人各道珍重,便各自登车回了府。 不提诸葛颖回去如何禀报宫主侄女,易蓉回去如何谋划为弟弟求官,单说沈珉回府之后,打发了众人去各行其事,只将董氏夫妇与尔朱雪留了下来,有事吩咐。 留尔朱雪,为的是修剑。 今日一战,补天剑受损非轻,尤其最后两下,更是叫太乙天罡剑磕出了两个大口子,不修补一番是再难使用了,沈珉便叫她将剑拿去骆马坊请康曦月尽快安排修补。 说起来这剑没断除了沈珉本领高强之外,还与骆马坊有关,毕竟这是金鳌岛炼出的宝剑,虽只四品,剑质却不比韦云娘那口自炼的三品剑差多少,其根本原因便在炼剑手段上。 蜀山虽是个剑派,其实却并不如何擅长炼剑炼宝,教中著名的飞剑法宝多是前辈所留。而当年峨眉速败于东方魔教,最大的原因便是因为飞剑法宝整体比不过人家,到了蜀山,虽大力精研炼制工艺,但终是赶不上那些传承万年的大派列强。 飞剑法宝是仙朝的脊梁,脊梁不硬,你也别怪蜀山这些年腰身柔软了。 不过这也不是沈珉眼下能管之事,只得将之与教育,医药,贪腐,礼法等事一样,记在心中,留待今后有能为时再说。 至于留董氏夫妇,那就是为生意了。 方才路上沈珉便一直在考虑刚到手的三希斋生意要交给谁,这是自家第一个产业,得来看似容易,但韦家吃了自己明暗两个大亏,岂肯善罢甘休?今后怕还有的是麻烦。 而且此店价值不菲,又关系到洗钱大事,自不能随意处置,主事者不但要懂行而且道行还不能差。 尔朱雪道行勉强够了,人也精明,却是不懂此行的,并不宜托付,董复易元吉倒是懂行,但他们道行却稍嫌不足,而且他们眼看一个要升主事另一个要升执事,正在官运亨通之时,也不便相邀。寻个外人又不知根底,难以信任,于是沈珉便将心思动到了一个人身上。 哪一位?那便是董复的岳父,黄氏的老爹黄玠黄伯成了。 黄玠是位金丹圆满的修真,当年随太祖打过天下,神通手段自是不必说了,后又做了数百年的应奉,见识了不知多少奇珍异宝,乃是行家中的行家,里手中的里手,在珉东又有极广的人脉,若能请他出山这生意还怕做不好么? 当下尔朱雪拿剑去后,董氏夫妇拜谢了沈珉救命之恩,沈珉便将此事对他们说出。 不过他们听完沈珉的想法却是面有难色,尴尬不已。 半晌还是黄氏怯怯的启齿,说家严其实比您只小了十余岁,到现下确是天年将尽,实难再堪重任了,辜负了世叔的好意,小女深感遗憾,要不叫我家官人代父从征? 黄氏心中还有话说不出口,爹爹黄玠是个真正的老派人,行事方正,素不喜在教内拉帮结派,依权附贵,否则以他的资历本领当年随便是投诸葛家还是孙家,又何至于终老在六品任上? 故此他对董复投靠沈珉及孙女弃学拜师之事也有些不以为然,他虽寿数将尽可也没老到走不动路的地步,与沈珉同在一城多日,却始终不曾前来拜见,自是因为心中不满的缘故。 董复当然知晓岳父的心思,当下拍着胸脯便要辞官。 沈珉笑着止了,自己对黄玠的了解都是从董复与董双成口中得来,自然都是美言。 但自己在临江住了这么久,黄玠连个拜帖都没送来,从他的行事上看,沈珉早就猜到他应是对自己有情绪了,这会看了董黄二人的表情更是心如明镜一般。 不过这不打紧,有本事的人多是有性格有脾气的,身段柔软本领高强处事圆滑的人不是没有,只是仓促之间哪里寻去?事事求全反不全,眼下身边就有一位知根知底的合用之人,那就不必再苛求太多了。 当下从袖中取出一支三品长生仙草,让他们拿回去给黄玠延寿,并叫董复转告他说,他愿意来屈就那自是好,实在不愿我也不勉强,我与双成师徒一场,她外公寿数将尽,我帮不上忙便罢,但既然能帮得上,那就没有坐视的道理,这药你只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