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_第八十三章 远东走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远东走火 (第2/2页)

加拿大之间的边界,于是英国和美国也开始分别与俄罗斯谈判加拿大和美国西北部与阿拉斯加之间的分界问题。1924年俄国和美国商定俄国在北美大陆最南端的界线为北纬五十四度四十分。1825年英国也与俄国确定了加拿大和阿拉斯加东部的陆上分界。俄国则允许英美两国在阿拉斯地区十年自由经商的权利。1839年俄国还给予当时在北美地区最大的毛皮公司——哈德逊湾公司在阿拉斯加东南部十年的租约,哈德逊湾公司则答应向俄国的阿拉斯加地区和堪察卡地区提供食品和日用品。1849年这项契约再次重新签了十年。

    在俄罗斯拥有阿拉斯加地区的一百二十六年时间里,尽管俄罗斯的宗教文化和语言慢慢地在阿拉斯加的土地上留下了痕迹,但是俄国一直有人力和物力不足的问题,在阿拉斯加地区逗留的俄国人最多时也不到七百人,而且俄罗斯人的活动区域只限于沿海地区。所以当有人提出出卖阿拉斯加地区的时候,在俄国国内并没有遭到强烈的反对,只是如此大片的土地卖得如此的便宜让后人匪夷所思,学术界因此有俄罗斯朝廷内当时出了卖国贼和贪污分子的说法。据说早在1843年就有谣言传说俄国想要出卖阿拉斯加,时任的美国国务卿马上召见俄国驻美大使寻问此事,虽然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但是争取收购阿拉斯加的问题从此成为美国的一个可能的目标。

    1844年俄美公司从沙皇政府那里获得了又一个二十年在阿拉斯加经营的契约。当时兽皮热已经有所消退,俄美公司打算在阿拉斯加除了继续收购兽皮外,还要开矿,在北冰洋捕鲸和开发其他的事业。但是在阿拉斯加被发现黄金和石油天然气之前,俄美公司在阿拉斯加的开发并没有多大的收获,而且随着兽皮的需求的减少,在阿拉斯加的投入看来是一件劳命伤财和得不偿失的事。尤其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俄国在与英法为敌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被打败,财政吃紧,于是沙皇政府同意将阿拉斯加出卖给美国。

    1867年三月十一日俄罗斯驻美大使捷克利开始与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威廉.西华德谈判,三月底就拟定了买卖条约,并交给各自的政府批准。这个条约谈到了美国将以七百二十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俄罗斯的整个阿拉斯加地区。然而时值美国南北战争后的重建时期,美国国库也较紧张,购买阿拉斯加的消息传出后,无论在美国国会还是在民间并不是一片赞同声,有的报纸讽刺美国将买下一个“大冰柜”,西华德办了一件“傻事”等等。原本在1868年经过国会的充分讨论后国会批准了这一提案,但是因为同治修建京哈铁路而向美国借款致使美国将这个提案向后退了好长时间。本来很快就会通过的提案因为美国在清朝所获得的利益日渐增加和俄国人则看到美国在清朝获得大笔生意和利润后觉得卖亏了而被无限期的延后了。

    远东,哈尔滨的军营里,鄂托踩着新发下来的军靴,巡视着士兵的cao练,演习已经把鄂托的锐气消磨殆尽,现在鄂托最大的期望便是边境有事,自己便可横刀立马荡平祸乱,一展自己所长,不过边境却平静得跟坟墓一样,只能听到自己呼喊的回声。

    “启禀大人,俄国的小股马队刚刚劫掠了李宝家的粮食,”鄂托把马鞭狠狠的抽在树上,******,要不是皇上有严旨,不准我们对俄采取反击,老子早就领兵深入俄境杀他们百十来人给我们的百姓报仇,当然这种话是不能对士兵说的,“以后多派些士兵在李宝家的附近巡视,唉!”

    鄂托刚想回屋去躺一下,“启禀大人,一队俄军进入我军兵营之中抢夺我军的军粮,我兵士与其争执,俄军开枪杀了我们十余个兵士,大人,他们欺人太甚了,弟兄们实在忍不下去了,就算将军不发令,我们也要还手!”

    “姥姥的,惹到老子头上来了,他们应该还没走远,带好毛瑟枪,备好弹药,通知骑兵一连二连,步兵一连二连,随我出击击敌。”

    兵士应声去准备了,对自己周边这一带地形鄂托是了然于胸的,拿上自己的军刀与火枪,鄂托翻身上马,检查了一下自己毛瑟枪里的弹药是否充足,看见外边已整装待发的马队与步兵连,手一挥,“出发,不要让一个老毛子走脱,弟兄们随本将出征!”

    抢劫的俄军的确没有走远,他们每隔几日就会来中国的地界上来打秋风,不过中国的百姓被他们抢的已经有了经验,大宗的粮食已经不存在家中,已是深埋在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地方,抢劫也只能抢到少许口粮,这根本不解决俄军已断粮的现实,所以他们铤而走险来抢夺清兵的口粮,不过这一次他们打错了算盘,因为鄂托不是个软柿子,而且鄂托又是在好战的日耳曼德国接受的系统的军事学习,所以一听到清朝官军的官粮被夺,鄂托就已经有了抗旨的念头。

    俄军这次也是太大意了,见许久清国的官军没有追出来,他们便放松了下来,并调侃到以后若是从贝加尔湖的军粮到的晚的话,我们便可以去清国的地头上去“借粮”,说完众俄军大笑,笑声未止,由远及近的马蹄声让他们有了一丝警觉,个个都变成戒惫状态,远处尘烟飞扬处,鄂托不断紧打马鞭,俄兵的影子由远及近,鄂托并未上前与俄兵答话,而是首先开火作为进攻的讯号,手下的清兵也并不答话,纷纷开枪射击,俄兵虽然做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清兵攻击的这么突然,而且也没料到清兵敢于率先开火,数十声枪响过后,俄兵大半纷纷落马,只余十马七人,等俄兵反应过来后调转马头飞也似的没命的向北逃窜,鄂托率人在其后紧追不舍,不过毕竟俄兵并未深入中国境界多少,追了一段路后就进入了俄境,鄂托止步,怕太深入俄境于己不利,便率队返营。回营的清国兵士皆兴高彩烈,毕竟这是清国少有的主动出击,相信俄军日后亦不敢太过放肆。不过伴随着清军官兵的欢欣随之而来的是稍后的俄军大规模入侵。

    跑回去的七人向驻海参崴的俄国驻军的最高长官报告了己部遭清兵偷袭,当然他们是不会说自己去抢东西而被清军击毙的事实,俄军长官很是震怒,虽说他也有所耳闻清国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过他也不是很相信清国敢贸然向欧洲第一陆军的俄军发起进攻(如果德国不认为自己是第一的话),不过这都不重要,只要有一个口实,俄国就可以向清国问罪。马上发电报给贝加尔湖驻守的最高长官,向其汇报在清俄边境发生的这起冲突,贝加尔湖驻军的最高长官起初并未理睬,不过由哈萨克粮仓运来的军粮迟迟未到,让他那颗原本平静的心也不再平静,所以他并未请示圣彼德堡,私自派遣了两千兵士以及他们仅剩的一些军粮送往海参崴准备向中国境内发起进攻,虽然这么做很冒险,不过,输赢对他都有利,赢了可以敲一笔中国的竹杠,输了自己就可以免职,回到圣彼德堡,到时让自己的丈人为自己在圣彼德堡谋一份差事,毕竟自己在贝加尔这个地方干了太多年了,圣彼德堡居然没有任何调自己回去的意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