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鸭绿江之战(上) (第1/2页)
大鸟圭介和小村寿太郎最终没能和五色旗达成协议。 赵承业本来已经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将这千万日元的好处费弄到手再说。至于将来,翻脸不认账便是!可小日本也狡猾狡猾的,声言必须要形成文字,并坚持与赵承业之间的协定,需要在日本与清朝达成和约并履行后,才会执行。 这如意算盘敲得赵承业鬼火三丈高,协定只不过是张纸,对他来说,半分约束都没有,至于什么国际公信力,那玩意儿就是个屁!只不过,日本人估计也没安什么好心,那履约时间的设置便是一道坑,真等到那时,赵承业估计也就遗臭万年,被架上历史的断头台了,还奢谈什么好处费? 赵元首可是立志要做民族的指路明灯,如何能干这天怒人怨的事情?当下便礼送大鸟与小鸟,呃,小村,不在和二人讨价还价,这个交易,超出了赵元首的底线。 二人趁兴而来,败兴而归。望着渐行渐远的旅顺口,甲板上伫立的小村叹道:“今后,山县君在朝鲜日子可能会很难受吧!这东亚的气运真的如此难以搅动?这倾国之赌,难道会无疾而终?” “小村君怎么可以如此悲观?”大鸟圭介职阶上比小村高,略带指责的道:“赵氏的强硬,伊藤君早有预料。他的陆军仍猬集于金旅,防卫根本,并全力应对支那的围剿,根本没有精力对付山县君!而帝国只需踏过鸭绿江,威逼奉天,支那一定会乞和。因为,支那担心帝国会与赵氏合作,而我们此行的目的便在于此!” 小村寿太郎当然知道帝国高层打着一石二鸟的主意,要是交涉成功,不花一分一毫,既得海上转运之安全,若不成功,也足以让支那警惕。何况,开战伊始,帝国陆军便是以战养战,并不完全依靠本土补给。 他总觉得这般谋划实在有太多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赵承业!经过初步的了解,这位前宋官家基本就是个二杆子,不知外交礼节,没有东亚谦逊委婉的美德,实在不像一个传统的中国人! “此行没有看到五色旗的舰队,想来是出海了吧,希望大山君的第二军尽早出发,以免意外。”小村抛掉烦恼,转而议论起看到的情况。 “帝国体制如此,大山君的第二军恐怕还需要时间,暂时依靠不上的。鸭绿江恐怕只能依仗山县君运筹决胜才是!”大鸟圭介 日本陆军都是乡土兵团,要组建成新的战时编制,就必须要动员,征调预备役军人。清日开战之后,日本一直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推进着战争计划,根据态势陆续动员,财政问题也是不完全动员的重要考量。征清第二军,在原本进程中,是进攻威海卫的主力,此刻因为赵承业,提早了几乎半年出现,当然不能一蹴而就。 侵入清国本土,是日本的既定方针。因此,将清军逐出朝鲜,只是征清第一步。其最终目的,是使日军深入清国境内,决战直隶,攻占北京,以战促和,逼迫清国签订城下之盟。即便是出现了赵承业这个意外因素,但日本的菁英们,并没有因此改变策略!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必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屹立于强国之林,清国便是强国之基石! 朝鲜的征清第一军,一直紧锣密鼓的执行着进攻计划。山县有朋于九月二十五日抵达平壤,随后,第一军第三师团桂太郎陆军中将也率部进入平壤。至此,第一军已全部到达平壤,总兵力为三万。 而早在九月二十四日,第一军就以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为先锋,向义州开进。随着五色旗的介入,北上步伐更是加快,大迫尚敏少将的第五旅团与山县有朋的第一军司令部、野津道贯中将、桂太郎中将、参谋长小川又次少将相继出发,大岛义昌率第九旅团为全军后卫。 平壤距义州约二百公里,先前清军进入朝鲜时,因需运送大炮及辅重等,曾修筑道路,削平险坡,开拓小路,遇水搭桥,完成了惊人的土木工程。随着叶志超的溃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