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太祖崩 遗诏失 (第3/3页)
v id='gc2' class='gcontent2'> 桑措恍然大悟道:“我说呢,那东西怎么是红色的,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个大男人用的。” 看来奉孝确乎是动了真情,那样名贵的玉箫呢,还是祖传的。没想到奉孝竟会喜欢上那样的女子。不过也是呢,大概也只有那样与众不同的女子才合奉孝的性情吧。想到这里,耶律倍不由地看了一眼身旁的青衣才俊。 韶澈是独孤奉孝投入耶律倍麾下时一同带来的女子。耶律倍与她的接触并不多,只记得她沉默寡言,很少说话。在仅有的几次见面中她都穿着一件绯色的外衣,用面纱笼住了大半的面孔,只露出一双靓目。只是那眼睛里射出的光芒总是像结了霜一样的冷漠,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应该是一个冷傲倔强的女子吧。直到现在耶律倍都不清楚她的生平过往,奉孝从未提及过,他也从未问及,只从体态样貌上看,应该不是南方的汉人。不过她每次看到鸢戈时眼睛里倒是会柔和许多,这大概是因为鸢戈年少的缘故吧。 “殿下,刚才皇后有和您谈及由谁承袭帝位的事情么?”独孤奉孝不打算谈论他与韶澈之间的事,他觉得这种儿女私事实在是没有让第三个人知道的必要,于是他便自顾自地直接转入了正题,对耶律倍有些好奇的眼神完全视而不见——在耶律倍这里,他向来是无所顾忌的。 “没有啊。一个月前母后不是已经昭告天下‘先帝未立遗诏’,由她暂掌朝政么?” “那么殿下,请您速速联系耶律铎臻、耶律迭里等元老重臣,请他们率领百官向皇后进谏,行‘柴册礼’祭告上天,马上立您为皇上。”青衣谋士神色凝重。 “不可。母后半月前才刚刚临朝称制,我现在如行此事,那与逼宫何异?此举违背孝道,不是人子应该做的事。”耶律倍摇摇头,也是目光坚定。 “可是殿下,保儿失踪了。” “什么?谁是保儿?”耶律倍彻底糊涂了,“奉孝,你今天怎么了,怎么尽打哑谜,搞得人满头雾水。” 独孤奉孝苦笑一下,答道:“保儿是奉孝小时候的玩伴,后来契丹人打了过来,我们就失散了。七年前在帝都上京,他碰巧外出采购宫内用具被我遇到,于是才知道他后来被契丹人俘获,之后又被净了身,送进宫里当内侍。” 听得此话,耶律倍悚然动容,他很清楚幼时的玩伴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树上摘桃、园中捕鸟、河里捉鱼,那种不带功利、没有欺骗,如同冬日午后阳光般温暖的笑靥只能在那个总角垂髫的年纪由那个被命运选定的特别的人给你,比如秋蝶之于他耶律倍。 “奉孝,”契丹皇子神色黯淡,语音低沉,“我知道我们契丹欠汉人的太多太多,不光是汉人,还有女真人、突厥人、党项人、吐谷浑人、沙陀人。不过我在此起誓,只要我耶律倍还活着,就会竭尽所能,废除那些野蛮的制度,让我治下臣民人人都可以平等相处!” “殿下的抱负奉孝自然是知道的,否则我也不会在此供殿下驱驰。” 自大唐黄巢之乱以来,社稷倾颓、纲纪崩摧,宦官弄权、军阀混战,以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自己六岁起束发读书,受圣人教诲,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欲辅佐一明君平定乱世、恢复寰宇,还他一个清平世界。然自二十一岁学成出山,遍走中原各方势力,其主或昏聩或暴虐或无大志,后又三年,才在北方大漠偶遇契丹皇子。此子虽身为异族,但心向儒术,要施仁政于天下。在成为契丹之东丹国主后,他果真在自己的辅助下效仿唐朝,施行汉制。现下契丹国力日上,隐隐有一统天下之势,如此主能登上帝位,那么日后伸张大义于天下指日可待。 听到耶律倍的誓言,独孤奉孝更加坚定了要助他登基的决心,于是继续缓缓说道:“自那次后我便将他作为眼线,借此了解契丹最高层的各种机密。今天在被桑措带出营帐后,我就设法去找保儿,但是到处都没有看到。” 说到这里,青衣谋士本就漆黑的双瞳愈发深不可测起来:“刚刚萧翰来此搜查,我问他了才知道,就在述律平称制当天,她就以‘先帝内侍十八人借混乱之机偷盗皇家珍宝并潜逃’为名,下令他们属珊军搜查追剿,一旦发现,格杀勿论!” 此时大帐外已然夜风凛凛,黑如泼墨,只是偶有几只寒鸦厉声惊叫而过。帐内升起的红烛被风吹得四下摇曳,独孤奉孝清瘦的脸若明若暗地影映在耶律倍深碧色的眼里。 “十八名内侍全部参与盗宝之事已经令人难以相信,更何况我了解保儿,他绝不是什么贪财之人,所以内中必有隐情。皇帝驾崩、皇后称制,有多少军国大事等着她处理,当天就严令追杀内侍,实在令人费解。” “杀人灭口”四个大字忽地在耶律倍心中一闪。 “依奉孝所见,只有一种可能——有人看到了他不该看到的事。”青衣谋士继续抽丝剥茧,“以先帝之雄才大略,难道他会没考虑到如果他不指定皇位继承人会引来什么样的恶果么?定然是先帝已然立下遗诏,并被皇后所知,但此皇位继承人并非皇后所喜,所以决定销毁。而在销毁过程又被内侍所发现,同时皇后也发现了内侍,内侍惶恐,于是出逃,第二天皇后就下令追杀。唯有如此,才能解释所有一切。但是为什么十八名内侍全部逃走,这一点奉孝也不敢妄加推测。” 听完这番言论,耶律倍心下已经相信了七八分,对于父皇没有立遗诏这件事,自己不是也曾有过怀疑么。至于奉孝所指的“不为皇后所喜的人”,那肯定就是指自己了,二弟尧骨骁勇善战,兼有武略,三弟耶律李胡虽然任性暴躁却是母后的掌中宝、心头rou,自己钦慕、尊崇汉族文化在契丹国内早已是人尽皆知,而母后又偏偏讨厌汉人。这样说起来,甚至连这次自己前来奔丧,却不得入住行宫而被安排在这野外扎营宿夜的背后都不知道有着怎样的深意呢。 想到此处,耶律倍不禁有些凄然。 独孤奉孝看出人皇王已经悟出了其中关窍,于是继续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发动群臣,逼皇后立您为帝,归还政权。述律平、耶律尧骨虽才智过人,但他们眼里只有契丹人,耶律李胡更是残忍好杀、丧心病狂。”看到白衣皇子眼里还有一丝犹豫,独孤奉孝奋然离座,孤注一掷又道:“契丹国必须交到您的手里,这不光是为了遵循先帝的遗诏,更是为了契丹国,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子民,苍生何辜!” 此时耶律倍耳中又回响起日暮时分回荡在野鹿原的笛声,那大片的红色、堆积的白骨、扭曲的人脸又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眼前,让他感到一阵阵地窒息。 一直都在旁默默静听的桑措此时也插言道:“少主,我也觉得奉孝所说有理,而且,如果是先帝传位给你,那么你就应该去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是呵,自己不是厌恶那种趋近于本能的暴力、那种没有道理的野蛮杀戮么?那么就去继承帝位,站到那个最高点上去,因为只有站在巅峰的人才有资格制定游戏的规则! 而且,而且这是自己最为尊敬、最为崇拜的父亲所作出的决定呀,那个宛若天神般的男人作出的决定也会有错么? “好,我去走一趟。”契丹皇子坚定地从椅子上站起,缓缓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