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 延徽感 尧骨笑 (第1/2页)
晋阳城外,契丹龙帐,寅时。 “韩延徽,你恨我们、恨契丹国么?” 耶律尧骨此刻在案前拨弄着刚刚石敬瑭献给他的一盏碎花琉璃灯,支离破碎的灯光里,契丹国主的脸被分割出几个不同颜色的区域,神色难辨。 在金谷园的宴饮结束后,契丹皇帝坚持要回到军中,并不愿在富贵温柔之乡酣睡。在属下们请安告退、各自回营休息后,耶律尧骨独独留下了韩延徽一人。 汉族老人安静地站在靠近帐口的地方。他的头发一直没有像大部分的契丹人那样披散着,而是裹了一块破旧的头巾,同时他在下颚上留下了一撇略带稀疏的山羊胡子,他似乎想要用这些东西来表明他始终完全是个汉人,即便他已经在中土的北方生活了很久很久。 不知是因为已经深入骨髓的“夷夏之别”的心理抗拒作用,还是本身的脾胃问题,多年的草原生活并没有让他适应rou奶之类的饮食习惯,他青年时就不甚强健,现在看起来更是干瘦得如同一捆枯柴。风沙、少食蔬菜和常年无法沐浴的结果是他身上的皮肤没有一寸是光滑的,堆满了粗糙的皱纹,而沉重的岁月压得他的背有些佝偻,这使得他显得更加得矮小,不过他一直在试图将身子挺直。 听到契丹国主的问话后,干瘦的老人低着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他吃吃地笑起来,然后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像是听到了平生最有趣的一个笑话。 “你们让我牧了十九年的羊,”韩延徽终于止住了笑声,开始说话,“十九年里我看着眼前的青草枯黄、衰败、被雪覆盖、露出青芽、变得茂盛、然后再度枯黄;我一天一天地看着羊羔长大,看着它们长出绵密的羊毛,看着它们交pei、产崽,然后被宰杀,然后新的羊羔开始成长;十九年里我日复一日地看着太阳升起、月亮沉落,看着风从北方刮来,然后从不滞留地去向南方。”他抬起头来,茫然地看着前方,他的视线好像穿透了偌大的龙帐、穿越了冗长的时光,看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那片他并不热爱的土地,那个孤零零的小帐篷,以及那个望着夕阳不停老去的男人,“十九年里我看不到自己的家乡,于是我开始学会凭着记忆用羊皮和炭石画画,十九年里我听不到家乡的民谣,于是我开始试着自己吟唱,十九年里我找不到家乡的朋友,于是白天我开始和羊群对话,而夜晚我会在梦里和自己说话。” “十九年呐,十九年!十九年的光阴可以让一个妇人失去她光彩的容颜,可以让一个青年丢掉他热血的理想,十九年也可以让一棵树芽长成参天的巨木,可以让一头只会喝奶的幼崽长出凶恶的獠牙,但是这十九年对于我来说怎么就像是没有颜色的空气,只是轻轻一吹,就飘走了。” 他闭起了眼睛,像是在回味着什么,而当他的双目重新张开后,瞳孔就已经聚焦在了耶律尧骨身上,他慢慢地摇着头,声音也变得庄重起来:“不过,我一点也不怨恨你们,真的,我一点也不怨恨你们。”他加强语气又重复了一遍,“相反,我感谢你们。” “感谢我们,为什么?”耶律尧骨停下了手上的动作,离开了身旁的案桌。他向前迈了几步,似乎是要靠近老人,可突然之间他又止住了自己的脚步,慢条斯理地稳稳坐下。 没有了五彩灯光的掩盖后,北国雄主英霸的脸一览无余。他看起来精神很好,丝毫没有因夜深而流露出疲态,一对炯炯有神的狮目里闪耀着一股热切的渴望,一扫战后的困惑之光。而这一切皆是因为他直觉似得感到今晚他将从这个汉人口中得到解开谜团的答案。 “十九年这样的生活让我思考,让我有足够的时间想明白很多事情。”韩延徽的目光再次涣散开去,如同正在和遥远的神祇对答。 “哦,那都是些什么事情呢?”契丹皇帝饶有兴趣地打量着韩延徽,很有耐心地继续询问,与此同时,他反手伸向腰间。 龙帐内响起了奇怪的声音,在这寂静的深夜里绵长而清晰。突然,尖利的呼啸划破阴寒的空气,一道耀人的光芒赫然闪过——那是耶律尧骨在最后的时刻大力抽出了束在腰间的利刃。 尽管帐内只有发黄的烛光,但那武器的反光仍旧亮得刺眼,如同蒙在一层光芒里。 这是一柄长约四尺的钢制刺刀,刀口锋锐,刀背硬直,刀柄、刀镡上刻着极为精致的花纹,一道鲜明的血槽出现在一边的刀身上,而另一边则用简易的线条描刻着一头张嘴咆哮的雄狮。在接近刀背的地方,还有一个小小的空腔,里面有一粒中空的银珠,这个设计会让使用者在拔刀出鞘的一瞬发出极为凌厉的声音,从而起到震慑敌胆的作用。 在耶律尧骨还是契丹国的兵马大元帅时,他极喜欢使用一种刀锋上带着细微的锯齿,像是无数细碎的犬牙咬合在一起的砍刀。但成为皇帝之后他就很少在马背上砍杀敌人了,于是他花费重金让工匠特意制作了这柄“血狮”:一是因为刺杀比劈砍的速度更快,二是一旦“血狮”进入敌人体内,刀身上的那道血槽就立刻会发挥出巨大的放血作用——敌人体内的血液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喷涌、流xie出来,让对方即刻就丧失力量。 耶律尧骨将“血狮”放到覆盖在自己大腿上的白豹皮处,磨娑着,尽管刀身上并没有沾一丝血渍。 “你不会明白的,”仿佛被那一声尖啸唤回了神思,韩延徽再次开口说话了,但他似乎一点都不在意耶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