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麦迪和艾弗森(献给你们!) (第4/4页)
———————————————————— 而麦蒂则是另一条路。1999-2000,他初次展示自己的可能性,2000-01季他就成了NBA最好的突破得分手。你会好奇:这家伙究竟强到什么地步?然后,他渐次给自己做加法,2002-03季,他练成三分球后,达到了巅峰,但仅此一季。2003-04季他那次背伤之后,命运开始做减法。你会好奇:跑跳削弱后,麦蒂会怎样呢?结果是2004-05季,他成了NBA最好的挡拆攻击手 远程攻击手,给你看了35秒13分;2005-06季他再受一次大伤,2006-07季,你发现他成了个天才的无球走位攻击手,还有了伯德中年的组织前锋属性;2007-08季前半段他再伤一次,结果2008年夏天,他成了22连胜期间,火箭的黏合剂。 有几个细节,我写到过许多次: 22连胜期间,麦蒂对阵黄蜂时,完成过他最豪气干云的一球:快攻中,他中场运球突破,闪过巴特勒,完成一记滑翔扣篮。实际上,如果你重新看录象,会发现那一切完成得很勉强——麦蒂已经跑起了全速,但依然不够快;他的滑翔飞行,比起巅峰期来,短得令人难过……然而,他怎么完成这记劈开人群的扣篮的?如果重看录象,你会发现:全在于他惊人的步幅。 2010年12月29日,他在活塞,21分8助攻,带队击败凯尔特人。那场比赛,他基本没跑起来,都是靠大步幅占据身位,闪出空间,挥出长臂助攻到位。 2012年1月2日,他随鹰队击败热。在关键时刻,三个关键球:在勒布朗头顶强拔投篮;给约什一记空接;面对巴蒂尔的防守强拔三分——那时候他已经混不上主力了,但他还是不时能闪出这样的时刻:不靠勤勉、拼命、满地乱滚来表现,而是凌天高飞,飘在所有人头顶。 这是种什么感觉?就像你看见一个人刀法出色,收了他的刀;他立刻给你耍一套剑;你没收了剑,他舞起了一团枪花;你打折了他胳膊,他给你一套鸳鸯腿;你打折了他腿,他表演了一声狮子吼——这家伙要突破,就是联盟最快第一步;要组织,就是勒布朗之外联盟首席翼侧指挥官;要跳投,就可以玩出35秒13分。他能把一切都玩到巅峰。 2008年之前,勒布朗跳投甚差;2010年,勒布朗去了迈阿密;2011年,勒布朗在总决赛里表现出他不会背身。这种时候,你没法不义愤填膺,这种感情是这样的:你有那么好的天赋,你怎么可以容许自己不将它最大化?!——对麦蒂,也是如此:世上没几个人有这样出色的天赋,多少人求之而不得,为什么你不将它发扬到极限? 问题是这样的: 如前所述,2001年的他野心勃勃。他会斥责所有懒于防守的人;他说他的目标是带队总决赛。但2003-04季之后,麦蒂变了。不只是他的背伤,还在于他的心结。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人们也不知道我过的是什么日子,不知道球队输了时我会如何遭受指责。我赚最多的钱,就该受最多指责吗?那是整个球队的事啊!” 他没什么朋友,从小由母亲和外婆抚育大。他成名太快,而且在猛龙期间,没有人教导他该怎么做。2003-04季,他被全世界指责时,一定深感冤枉。他觉得自己背负了所有罪责,甚不公平。 他很聪明,也许太聪明了。到火箭后,范甘迪说他“很容易指导,聪明得要死。当然训练方面……但他聪明得知道该付出多少,恰好能避免让教练不满……打球很无私。” 2008年,火箭连胜到第15场,击败丹佛掘金后,麦蒂对记者这么说: “我从来没接受过队友这么多的信赖!”这可以解释,为什么22连胜期间,他打得如此出色。但后一句话是:“我是个非常好的球员,但我不能一个人干一切啊!” 后来,莫雷说到火箭22连胜期时,说到麦蒂不是个领袖。当然,他是场上的核心,但领袖是什么?在场上喊话,督促所有人,在更衣室里嚷嚷的那个家伙。莫雷认为,最接近老大哥角色的是……查克-海耶斯。 凡是为攻击我而造的武器都必将被摧毁,凡是在审判中诋毁我的言论都必将被定罪----《以赛亚书》第54章第17节 ———————————————————— 艾弗森的性格、打法、天赋,注定是边陲游侠,甚不适合NBA这个生意场,历史上凡这类球员,都无法取得伟大团队成就;但他以最极端的方式——一个小个子,而且不是像保罗或刺客那样成为组织者,而是大卫对抗歌利亚式的,正面强攻,疯狂得分——以自我燃烧的热情,在2001年达到了他这型的球员,可以达到的最高峰。从小他就习惯叛逆,习惯和世界为敌,经历过案子,遇到过约翰-汤普森这样“我们和世界干一架吧”的教练。他习惯把全世界当作仇敌,攻克之,征服之。哪怕是2001年费城进总决赛,他,以及他的整个球队,每个系列赛都显得很被动。他习惯用一种底层逆上的态度,摸爬滚打,自下而上,凤凰上击九千里式的邀击。当然,这种极端的脾气,也让他在巅峰期过后,就不断下滑,众叛亲离,在2008年后,他的优点已经无法弥补他的劣势,于是很迅速的,淡出了NBA。 而麦蒂,从来没有在篮球场上遇到问题。他天赋太好,太适合打篮球,而且从没遇到过科比或艾弗森那样的,“这家伙是否太独”的置疑。他能在所有战术和所有节奏下打球,各类角色都如鱼得水。但在2004年之后,他2000-03的雄心淡去了。他对外部压力的态度,可见他的纹身: 凡是为攻击我而造的武器都必将被摧毁,凡是在审判中诋毁我的言论都必将被定罪----《以赛亚书》第54章第17节。 2003年之后的麦蒂依然是个出色的球员——已经没有了2001年那样初出茅庐、直抵天顶的野心,被伤病隔两年就打击一次,但他还是能打出全明星水准。但他凌云在上,无法贴近地表。2004年12月9日,在对马刺最后35秒之前,他是25投8中、三分球8投1中。他最后那四记三分球,全然不讲道理,就是在鲍文头顶生投。那是他2004年之后命运的写照:他就是可以在全世界头顶逸气飘扬的投篮;进就是进,不进就是不进,但只和他自己有关,你全然无法干扰。 ———————————————————— 如果艾弗森有麦蒂那样得体的大局观,那样的全面技巧,那样天生的篮球感觉;如果麦蒂有艾弗森那样自燃的激情和伤过之后依然能战的铁骨,他们的命运会不会有些不同?无论如何,他们俩退役了,带走了六个得分王。就在他们退役之前,依然有人在等候他们复出,然后重新闪光。 因为有些人命里有风,注定不能是贩夫走卒。他们俩性格不同,但身上都有闲散、乖戾、随性、没谱的一面,在万万人之下,但就是这些阴影下面,无法掩盖的秀逸飞扬、烈焰天风,又在万万人之上。世事难料,他们因着彼此的个性,都经历过了大幸与大不幸,但他们在我们眼前打过篮球,这就是我们的幸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