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1章 强国自有祖上庇佑 (第1/2页)
王晓芳的眼神从地图上最西面的西番慢慢的东移移到了边城——入关的第一站!如果攻打边城发起突袭的话,赵振天能够比徐哲更早抵达边城,发动战役,只是边城无论是对赵振天而言还是对王晓芳而言,都有着太多难以割舍的情节在里面。//78小说网高速更新//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其上伐谋、其次伐交、再下攻城。 王晓芳坐在书桌上很不确定到底赵振天到底会怎么抉择,张青看着自己干娘凝重的脸色,便开口说道,“干娘,其实……你不必太过担心赵将军攻打进来!” “怎么说?”王晓芳抬起头带着浅浅的笑意看着张青,倒是不想这孩子的眼力劲儿不错,能看得透她的心事,只是未必知道王晓芳在担心的是什么,眼下边城的情况比较复杂,谭椅和马家的两位都被关在地牢之中,虽然没有被杀,但是也受了不少折磨,王晓芳拿捏不准的就是洪大兴的选择。 “我爹爹投了赵国、林少成死于赵将军麾下,徐哲现在只能在泾国的矮子里面拔将军了,不论带谁去作战,都只能是一败涂地,所以边城之地必定为赵将军所有,如此一来,徐哲就只有后退。”张青指着边城东面的城市楚塞,“徐哲退守楚塞,必定会和边城东面的城关失去联系,泾军就被赵军分为两块。” “泾军手下再无将军?”王晓芳皱了皱眉,堂堂一个打算窃取天下的大国居然敢说自己手中之后林少成、张方毅两位将军,这未免把打江山一事看的太过容易了,张青摇了摇头,“还有。但是只怕请将太难,加上剩余的几位将军历来和徐家不合,只怕这次徐哲为了逞一时之勇而独自带兵。” “徐哲说起计谋到当真有几分能耐,但是带兵打仗就差太远了。”王晓芳说罢摇了摇头,看着张青继续问道,“倘若徐哲失手,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干娘是不是以为泾国的强大全赖徐家的支持?”张青似乎看懂了王晓芳的疑虑,从解释变成了反问看着她说道。 “一个国家强盛与否和文臣武将自然是没有太大的关系。不过……”王晓芳犹豫了片刻继续说道,“我实在对这位国君没有什么了解。” “干娘想听听泾国的历史吗?”张青看着王晓芳问道,似乎从一开始到现在,王晓芳对泾国就从来没有好奇过,因为苏秦的关系,从一开始对渭国就有着几分的了解,从富裕到衰落,而因为经济的关系。王晓芳对于韩国也十分的关注,惟独对泾国,好像一开始脑子就呈现的是自动忽略的模式。 见王晓芳点了点头张青就尽自己的所能将泾国的历史娓娓道来。在四个诸侯国中,只有泾国的国君不是皇亲国戚,当年单枪匹马带领一支轻骑大败西番,随后合天子才增兵十万将西番彻底的赶出了九州大陆去了麓骊山的西面。 因为这个战功。三位诸侯王——赵、韩、渭——为了相互制衡彼此的实力发展,提出封这位大将军李成德为泾国国君,所以泾国国中真正骁勇善战的并非别人,而是这位泾国先王的直系和旁系的血清。 在泾国受封之后,韩国地势偏远无法觊觎泾国的领土,而赵、渭则仗着国力强大,想要吞并泾国的土地。李成德便和自己的弟弟李成吉南北分别迎战渭国和赵国,因为赵国的兵力较强,所以擅长打仗的李成德便率军在北。没有自己哥哥威猛的李成吉率兵在南。 历时三年大败赵、渭两国。 赵、渭两国从此元气大伤很长时间没有缓过来。而泾国真是趁着这个时机发展自己的国力,根据远交近攻的原理和韩国建立了良好的双边关系。韩国就是看着自己够不到泾国,觉得就算是泾国死翘翘了,自己也分不到一杯羹。等他从韩国屁颠屁颠的穿越整个合国大陆到达泾国只怕是连个渣滓都不剩下的了! 所以韩国和泾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后来李成德去世,李成吉接替哥哥的地位成了国君,他治国有方,泾国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空前的繁冗,人口增长的速度也十分的惊人,数倍于邻国。这就意味着,在两兵交战之时他们的将军就是不会打仗,用车轮战也能抡死你! 李成吉虽然是个治国之才,但是因为为人心胸狭隘,对于李成德的唯一子嗣李绍敏十分的忌惮,处处提防此人,又因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所以迟迟不对李绍敏下手。而是将他赶往泾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