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七章 私访(一) (第1/2页)
感动于平阳公主的好意,长孙氏最后也同意了等孙大夫到医馆后就带请他来秦王府。家里男孩子还好些,可她边的两个女儿自小体就不是很好,御医说好好调养即可,不是什么大病,可她心里总觉得不放心,如果能请民间的医生看看也好,说不定能有什么民间秘方可以改善。 萧贺在秦王的大半天过得舒服的,就是吃吃东西,陪陪孩子,长孙氏觉得平阳公主现在比她亲和多了,以前就连哲威都有点怕她。 直到萧贺回府,李世民都没有出现过,听长孙氏说他最近一有空有出城,常去水渠那边工地上。 李世民的确是常去工地,不过他不是去当监工的,只是这事皇帝交给他负责,算来也是他初次接触民政方面的事务,以前他很少能插手政务,尤其还是京城附近这么重要的水路工程。 本来这修水渠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持这样的工程用一个王爷是有点大材小用了,更何况还是秦王。可李世民很看重这件事,他和他手下的人正愁找不到的机会插手工部和民部的事,没想到因为太子和齐王反对,这个便宜落到他头上了。 这可真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便宜。他听从平阳公主的建议,让手底下的人去联系那些有货船的大商号,从他们那里筹得一部分钱,又由萧贺做主从基金会中拨了一部分款给他,两项加起来用作挖渠是绰绰有余了。本来这挖水渠也用不了多少钱,好多民夫可以用上工的天数抵去需要服徭役的天数,另外多干的活才支付一点工钱。 至于借来的钱那肯定是要还的,只不过是用以后来往水渠免收费的优惠代替,其他从这段水渠过往的商船货船都要支付少许的费用,这点钱虽然看着不多,可时间长了,将来经济繁荣了,这积少成多,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眼看着工程即将完工,李世民站在河边上看着不远处正干得火朝天的场面得意地想着。这事要成了,他以后就不是一个光会大仗的王爷了,如果父亲把更多的事交给他去做,他一定会比太子办得还要好。 就拿活字印刷这事来说,现如今不光是京城,就连外地好多大书商都赶来京城进货,因为便宜,就算有一条统一定价的限制,可这里能赚到的利也足够吸引他们蜂拥而来。 他已经派人去杭州还有越州,联系那里专门造纸的作坊,等更好更便宜的纸造出来,那加上活字印刷,他的功绩可就非比寻常了,谁都不能再忽视这点。造纸的的事也是平阳jiejie提醒他的,本来这些事他既想不到也看不到,手底下基层真有那做事的也从蓬勃快速发展的印刷行业联想到这一点,可他们够不着秦王啊,就算和自 己的上头说了,可上头离秦王还远着呢 现在他又能不花朝廷一分钱修好这段水渠,等将来这片如jiejie所说那样繁华起来,那不管是百姓还是朝廷都将大大受益。 他以前是尊敬戴平阳公主这个jiejie,感深厚自是不同一般,可现在他是越来越佩服她了。就那个起先他以为是玩闹的运动会,才两个多月下来就弄来那么多钱,这是本事啊 他看到的还不止这些。因为运动会都是十四岁以下的孩子报名参加的,绝大部分官员家里只要有适龄的孩子都报了名,少数几户人家还是有抵触绪,觉得和平民百姓同场竞技有份,所以拦着自家孩子不让报名。这些人家一般都是旧贵姓士族,本就看不上他们李家得了天下,虽然迫于形势有所妥协,可骨子里还是瞧不起他们。要不然四位公主联合请旨办的运动会怎么就会让他们这些人失了份呢? 这些人也翻不出什么浪花,可眼看着运动会就要开始了,李世民也有些紧张。他只有一个孩子承乾报名参加了,可太子的长子安陆王李承道和次子河东王李承德都参加了,承德比承乾同岁,万一分在一起比,那要是赢了还好,可万一输了怎么办?虽然只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可看的人里头有想法的人就多了。 承乾最近练得很辛苦他也知道,再加上jiejie教的那些法子,进步很快,他本来的担心稍稍放下了,可又消息说太子也让那两个孩子勤加苦练,在马场的时间比以往多了几倍,这才让他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在他的授意下,长孙氏请来了舅舅和无忌家的孩子,后来才有了昨天的比试。 正在李世民想着承乾在运动会上该怎么出风头的时候,在他旁的房玄龄说道:“王爷,你不是说还要去一趟蛇村吗?这会儿不早了。” 房玄龄本来不想扫了李世民的兴,他这么高兴得意的样子已经有好一阵子没见了,这两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