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昭公主_第九十七章 私访(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私访(一) (第2/2页)

秦王过得很辛苦,这些他们做谋臣的人最清楚。只是现在如果不催,怕是真来不及了。

    一行人策马不出一刻就到了蛇村河对岸,把马寄放在河边的一个茶馆旁边的马厩,几个人从新建的那座大桥上走着过去了。

    这座桥也是不久前才刚建好的,从这里过去,桥那头不是原先的蛇村,而是现在的新蛇村,那里还正在建呢,好大一片的地都用来盖那个叫小区的东西了。这座桥之所以建在此处,那是因为这里的水面比较窄,而且桥的这一头不远处正好是南姚村。

    现在南姚村的好多人都从这座桥过去,上哪里的工地干活,这段时间下来,人人都快把平阳公主当成散财仙女了。

    李世民走在桥中间两边看看,一头一个村子,有些感慨地说道:“玄龄,这

    里以前可没这么闹。”

    房玄龄也颇有感触地说:“是啊,看这些百姓脸上的表就知道,他们的子过得有盼头了,听说都是因为平阳公主在附近几个村子搞那什么帮扶计划。”

    李世民点头道:“这事我也听说了,这些事外人很少了解底细,看着像是三姐在散财,其实不然,这里以后是要赚大钱的。”

    “王爷此话何意,可是公主跟您说过什么?”

    “这倒没有,我就是听长孙氏提过,说是三姐说的,别看现在花下去不少钱,等将来都是要翻倍收回来的。”李世民对此很难理解,但他相信了。

    房玄龄也道:“按公主近来的作为,这话恐怕不是吹嘘之谈,没有几分把握公主是不会这么闹这么大动静的。”

    “是啊。我们快走几步,前面好像很多人,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等他们近前一看,原来是工地上的人聚在一起吃饭,吃的还是城里快餐店新做出来的“盒饭”,一个盘子里能装上两三样菜加一碗饭,一个人吃的话够了,平常人家哪里吃得上干的,往常都是天天喝稀的还不是要干一整天的活。

    李世民朝房玄龄笑道:“吃得不错嘛,百姓如今都能吃上粟米饭了”

    他们这话说的声音不大,可旁边的人还是听见了,一位年纪看着有四五十的汉子端着自己的盘子一边往边上走一边说道:“真是外乡人。”

    李世民看了房玄龄一眼,房玄龄跟着那位汉子走到一边问道:“我们是外地客商,才来京城不久,这不看这里闹,就过来转转。请问,你刚才那话是何意啊?”

    汉子见他有礼貌的,而且看着就像个有学问的人,倒不像是那行商的,又想到村长再三叮咛过了,以后他们村就是大村子了,得有派头,对待过往行人要有礼好客,要让大家都说他们村子好才行,要不然就是堕了公主的名头。

    “是这么回事,我们这里正在那个改建,改建知道不?就是改造建设,要把我们村重新整一遍,原来那一片挨着河边近,现在都在建仓库,我们这里虽然靠上游一些,可也是好地方,你看这房子都是按公主的要求盖的,说是以后会很闹,要盖得漂亮些。如今河面上又有了那座新桥,大伙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过河摆渡,怎么说那也是要花一文钱的,有时想去趟城里也舍不得这一文钱。”汉子边吃边说,他可没时间光和他们闲扯,还要赶着去干活呢吃这么好的饭菜还拿着工钱,要是不卖力干活那还是人吗?用村长的话说那就是对不起公主这番善心,要遭雷劈的。

    房玄龄现在都快怀疑自己的学问了,怎么一个乡下汉子说的话他都听不懂了,改造建设是怎么回事?还有“小区”在哪里?不

    是说这里正在建吗,怎么光是看见一座座房子?

    “那你们这里是不是有个‘小区’也在建啊?究竟是什么东西?”房玄龄一直好奇这事。

    李世民笑道:“玄龄,你怎么不问问我啊,这事我知道,一会儿跟你细说。”他又问道:“你们在这干一天多少工钱?”

    汉子三两句话后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打了个嗝说道:“本来这里的管事说泥瓦匠一天给三十文,搬运工一天给十文钱,可后来大伙合计了,不能让公主这么吃亏,又是给盖房又是给饭吃,还给我们派来了医生送了好些药材,如果盖将来自己住的房子都收钱那实在说不过去,所以就让村长找了管事,坚持按工匠一天十文,搬运工一天三文的工钱付,要不然大伙一分钱都不收。管事还去请示了公主,后来才这么定下来的,管事还说了公主让大伙放心,等将来这里建设好了大家伙都会过上好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