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怡_长评集锦(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评集锦(二) (第1/2页)

    [长评]祝贺桢结文

    雨若菲彤

    虽然此文明暗两条线,但还是喜欢感情这条线,女主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但却并非象一些老套的穿越文一样,情节天马行空,极尽夸张之能事。而这里的穿越仅仅作为一个身份而已,提供一个看文的视角。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一个盛世王朝的更迭,同时亦是戏中人,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身份,恰如生活在别处的感觉,理性而客观!

    作为有着现代思想的女主,在一夫多妻正常的封建社会里,面对着深情如许的十三,心里无法接受他早已有过一个女人的事实,委屈,不甘,最令她难以忍受的是,自己的这种想法是难得到同时代的人同情和理解的。幼君婚后,一直矛盾和纠结着。在二人赌气和别扭的情形下,一个女人趁机而入,不管出自什么原因,不管是谁的过错,但事情终是发生了。

    幼君是个坚强的女子,那一刻,她是否后悔过,动摇过?我想她应该有过,而且也迷茫过,但她终是个女子,虽然来自未来,但逃不过宿命,面对十三的深情,她还是慢慢地收起了棱角。

    文中幼君的一句话,或许能概括这二人一生的情缘,十三曾问她,你后悔过吗?幼君说,来不及后悔!

    我想,这简单的几个字,亦能概括世上所有男女的情缘。来不及后悔!两个相爱的男女,最终结成眷属,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这应该是一生的期盼,但人世间仅有爱情是不够的,从爱情的天堂跌入婚姻的现实中,相濡以沫,相扶相持,不仅要有爱,更要有理解,宽容。不仅能同甘,更要能共苦,风风雨雨,一起承担!

    幼君是坚强的,但命运并未因此特别眷顾于她,整个文看下来,越到后面,越有种心酸的感觉,女儿和儿子的先继病逝,真替她难过和心酸。人生最残忍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如何能熬得下去?幸好,十三一直站在她身后。

    但是,这个坚强的臂膀,却也先她而去,看到最后,心里酸酸的,失落极了,似乎能看到幼君的身影,单薄而瘦削。还有多少是她要承受的呢?想想真有些不公,为何单单是她的女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好而去,而别人却好好地活着,但这就是人生!

    读《年年有怡》感(茗64)

    太阳暖暖的午后,坐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写长评,实是一件快意的事。答应郁祯大大的长评也在踌躇良久之后终于下笔。

    之所以踌躇,不是无所感,而是我这烂笔头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写下脑中所想、心中所感。我一直觉得不同的小说是要用不同的心态和眼光去品读的,有些需要用轻松开放的态度,不需计较,只求博得一笑。而有些则需细细品味,否则很多细节或情感则和容易被漏掉。而《年年有怡》恰是属于第二种。

    在我觉得,石佩珍的出现是一个分水岭。因为,说实话,在石佩珍出现之前,我既没有爱上女主也没有爱上男主,甚至还有一点厌弃,这在我看小说生涯里还是头一遭,幼君的冷淡扭捏,十三的温柔迁就都让我觉得很辛苦,他们辛苦,我也辛苦,就像温温吞吞的开水,看的我打不起精神。石佩珍的出现成为幼君和十三心中一辈子的刺,更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之前幼君的冷淡和十三的迁就都显得他们对于彼此的无所适从,幼君是想爱而不敢爱,十三是不知如何去爱,感情的磨合期在石佩珍出现时矛盾达到了顶点,作为一个古代贵族男人,十三在面对妻子的冷淡猜忌时也厌倦了,而对于一个穿越而来想求一心人的现代女性来说,抗争是本能,不屈是必须。然而在爱面前,不管是高贵的古代男人还是骄傲的现代女人,都学会了妥协。

    康熙四十七年很快到来,从此高高在上、意气风发的十三爷从天堂跌落地狱,失爵、失业、失宠、失信,再加上腿疾,作者的细致描写让我想起曾看过的那些穷困潦倒又必须保持表面颜面的清末八旗子弟,咱十三爷怎一个“惨”字了得啊!然而十三那失意的十几年也是他们夫妻感情发展的时期,十三几乎到了颓废潦倒、自暴自弃的地步,而幼君始终以她的坚忍不拔支持着十三,幼君仿佛一夜长大一般,不再耍小性子,在十三无法面对现实之前,她以全部的精力来为十三挡风遮雨,正如十三所说,在所有不幸之中幸好还有幼君这样的妻子陪伴左右。石佩珍只是一个插曲,到了此刻,我方才觉得,他们是夫妻,互扶互慰的夫妻。

    读到后面,我渐渐喜欢上幼君这个女主,她不是到处发善心的无害小白兔,她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