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怡_长评集锦(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长评集锦(二) (第2/2页)

争会恨会拈酸吃醋,会气势汹汹的对十三说:你敢娶小老婆回来试试。她坚强勇敢,在丈夫无助失意时,为他筑造一个乐园,让他躲在自己的梦中慢慢****伤口,而自己则撑起整个阿哥府。我一直觉得幼君穿越三百年的时空就是为着十三而来,以一个温柔坚强的妻子角色搀扶着十三走过他磕磕盼盼的一生。

    整篇文没有轰轰烈烈、惊世骇俗的浪漫纠结感情,只是一段平实无华、相濡以沫的写照,读过之后,有些许唏嘘,有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相信,十三和幼君,有彼此陪伴一生,足矣!

    评《年年有怡》--穿越三百年的相思

    每看完一个故事,我总想说点什么,这个评也答应了郁桢好久,也许是一直没有梳理好自己的心绪,也许还被故事的人物所触动,依旧被沉浸在故事中。

    其实真心去阅读时,才会发现,自己某一天竟会被文中的某角色附身,并为此角色所引发的一系列遭遇而或喜或悲。

    从看清穿小说开始,我就一直最爱康熙十三子,历史上的他才华横溢,足智多谋,也曾在康熙年代意气风发,多次跟随康熙南巡,并祭泰山;青年时,因宫廷纷争遭遇了几年圈禁,最后成为辅佐雍正的唯一信赖的亲弟。

    初读《年》时,我并没有特别去注意她,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阅读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

    《年》跟大多数13小说不同,她有着《怡殇》里胤祥和嫡福晋兆佳相濡以沫的真情,也有着《步步惊心》里复杂勾心的历史纷争。她描述了清朝13皇子的整个成长史,在我看来,《年》更贴近历史,文中胤祥人物形象丰满又不似历史的刻板生硬,真实地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古代男人作为亲王,臣子,丈夫,父亲,儿子的种种处事方式,以及性格心态上的转变。

    郁桢对历史的认知让人赞叹,而对病人心态的了解更是无人能比,每每读来,心口总是微微犯疼,文字朴实,用句犀利,把13阿哥府里****、权力、欲望刻画地入木三分,只是光环的背后也总是有着世人无尽的辛酸与无奈。

    一直在想,怎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他的至情至性,怎么的女子才能为他在圈禁后打理起府内生活,使得他在多年浮浮沉沉的政治生涯里重新如凤凰涅槃般重生。

    幼君,历史上记载的胤祥的嫡福晋兆佳氏,一个从未有过恋爱经验的都市白领,穿越历史成为历史上最备受专宠的皇子福晋,人前端庄得体受人尊敬,人后拈酸吃醋抗击小三,看似风平浪静的生活总是无端起波澜,初到清朝,她如大家闺秀般羞涩敏感,从初识到大婚,性子没有太大起伏,直到璧瑶和佩珍的出现,至此婚姻告急。她是精明干练,聪慧冷静的美丽女子,试问有多少女子能接受感情的第三者,更何况自己就是以第三者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曾经心底那铁定的只愿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誓言终成为戏语,而她依然守望着他,并坚定不移的陪伴他度过了圈禁最苦难的年月,虽不断磨合,却有相互扶持,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也许是这份笃定,让这他永远铭记在心,并许下来生,爱已深入骨髓,文中没有一句我爱你,却让感动点点滴滴碰触着心灵。

    印象最深地的是多年后,胤祥穿过重重的雨雾向幼君奔去,两人在细雨中紧紧相拥,那一刻的真实与悸动,无以复加。幸福总是爱开玩笑地,还来不及享受得来不易的甜蜜,时光就已匆匆溜走,历史的车轮仍将继续前进。

    穿越三百年,只为求得一梦相思,经年之后,伤痛褪去,爱人何处寻觅?

    最后为《年》送上自己原创写下小字

    腊梅树下

    红颜叹

    可怜未得惜花人

    闺房独乐

    美人媚

    痴痴笑笑心已醉

    君子已逝

    佳人迟暮

    殇别离

    哀多情

    道不尽相思离愁

    年年岁岁情依旧

    岁岁年年爱相惜

    黄泉碧落

    奈何桥畔

    与尔并肩

    写在后面的话:恭喜年年完结!!!其实还有很多想说的话,只是脑子一时间想到的是这些,虽然《年》不能像其他清穿作品那样大热,但至少在我心中,《年》也称得上是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经典作品之一,我将铭记,并期待有朝一日能有实体书,愿郁桢新作再续经典。

    <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