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唐_江南楚氏 第一百七十八章 长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江南楚氏 第一百七十八章 长剑 (第3/4页)

那一处?可不应该啊。李朝隐为何如此?他刚刚才讲过大唐的皇帝陛下。又为何有这么一个建议?

    “老狐狸!”暗自狠狠道了这么一句。杨慎名面上微笑着。心中却念头急转。今日乃是最后一日。他无论如何得给楚南轩一个交代。该怎么办?

    律法。律法。杨慎名紧咬着牙。他只能做出一个决断。再联想到楚家的那几位。杨慎名忽然想到他既然不能置身事外。那是不是便可以拖着这一事?

    拖着。杨慎名这时有了决定。那便遵从楚南轩的意思去拿办李挽良。去得罪楚南仁罢。反正他是去办这事了。去捉拿李挽良了。也确实查到了李挽良地下落。可究竟能不能拿下来。办成那倒实在不能怪他杨慎名了。

    心头解决了这一件事。杨慎名复又微笑了起来。显得异常轻松。再次与李朝隐说话之时也有些放松。只是他这显得放松之际却依然不能察觉到李朝隐那老眼中一抹暗含笑意的深意。

    从李朝隐府上回转。杨慎名第一时间便召集了刺史府衙役。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很快查出李挽良李少爷这会儿的落脚之处。于是向着楚南仁那处宅院率着他地衙役汹涌而去。

    结果。自然是李少爷早已转移。他杨慎名想拿。想为楚南轩办事也没能办到。

    杨慎名地这一系列举动都落在楚南轩耳目之下。当下人将这些事回告楚南轩之后。这位楚氏家主神色不变。只是不屑一句:“蠢货。”

    杨慎名当然是蠢货。他到现如今也没能意识到他在这件事中根本是脱不得身的。而他也只能作出个选择。无论是依附哪方他都会有半分保身的可能。但他却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左右摇摆不定。在政治立场上这无疑是最为致命地一个举动。所以楚南轩说他蠢货。所以楚南轩也根本想不到往日里一直都是那么睿智才智不俗的刺史会在这等事到临头之际作出如此一个愚蠢的决定。

    真正体验一个人才能的。并不是在过往地那么多时日里他的作为。他的表现等等。往往决定一个人成就地。恰恰就是那么一件事。一件或许无关紧要。或许牵连甚大之事。

    楚南轩在那名回禀杨慎名举动之人下去之后。微皱了眉目。杨慎名地愚蠢确实出乎了他的意料。他也知道李挽良之所以能够及时转移也是因为杨慎名地暗中通告。如此一来。做事追求极至的楚南轩当然不会再留下这么一个愚蠢地人物。他毫不客气的便将杨慎名划归到他的对立面那处。

    可在这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那么一个细节。他注意到杨慎名其间去过李朝隐府上。而导致杨慎名最终做出这么一个决定的无疑便是李朝隐此人。

    关于李朝隐这个人。楚南轩早就了解的很清楚。他保下这个人便是留李朝隐在江南道见证他们的失败。同时也是想让那些试图与对作对的人误以为他是要拉拢李朝隐。显然。他的目的达到了。至少杨慎名这个蠢货是以为他楚南轩想要拉拢李朝隐。

    可李朝隐为何要曲意指示杨慎名来拖延时间?难道是在为那些人争取时间吗?楚南轩很清楚李朝隐这个老狐狸。他知道出身相王府的李朝隐事实上早很多年前便投靠了王公公那条老狗。那这样一来。李朝隐看来是要为王公公手下的那些人争取时间了。

    但李朝隐显得是低估了他楚南轩的决心。也低估了楚南轩对他的了解。因此在杨慎名赶来楚园回禀他所行之事的之前。楚南轩便很快通知了楚园上下所有人。

    每月开支再减一成。

    在楚氏商会面对压力越来越大之时。楚园上下已经缩减了三成开支。这个数额不大。但也不小。更何况是在那些人暗中密谋之事急需大良银钱的时候缩减了开支。于是因为楚南轩缩减了这开支。倒也更是变相的逼迫那些与他作对之人尽快跳出台面。

    而那个时候。便是楚南轩真正动手的时候。

    安稳了这么多年的楚园。在楚南轩的一意孤行之下似乎将要引起一场影响颇深的动荡。而至于楚南轩为何会如此行事。又为何要迫切的清除掉那些暗中与他作对。但已经安分了许多年的那些人。这种种原因。倒也只有一人清楚。

    楚园中秘布乌云之际。张宏却正是得意之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清除掉苏州城内那些红鞋子长老之后。公孙兰在范家以及张宏地支持下很快便彻底掌握了红鞋子。虽然过程有些小麻烦。又死了不少精悍的刺客。但总得来说目的还是达到了。剩下的便是公孙兰再竭力整合红鞋子上下。恢复元气之后成为张宏手中地一把剑。这是先前与公孙兰地一个协议。基本上也是孙道长给公孙兰的建议。

    范慎与妖妖回转的第三日。张宏既然想要利用李挽良在楚家内部掀起一些事端来。那便须要将这位李少爷抬放到台面。他既然以卢从愿与韦和地身份将李挽良坐实了杀人罪名。那在江南道杭州府。张宏的恶名倒也得以平反。

    先前在杭州府外遭遇围攻之时。张宏曾经刻意留下一个青年士子在他身旁见证事非的黑白。事实证明当时的这个举动绝对很有必要。在卢从愿查明了真明。宣布张宏乃是无辜受害。被人诬陷之后。那青年也算是从头到尾了解了这一件事。因此他在心悸这事地牵连甚广之下也对他的那些好友言明了张宏的清白。

    这个年代地读书人。士子无疑都有着极高地社会地位。于是这些士子表现出对当初污蔑张宏的悔恨之后。杭州民众大多也都相信了士子们地言语。认定张宏那少年是被诬陷的。

    同时柳家家主柳传昌也及时表现出悔恨。与先前决然不惜一切也要置那少年于死地地态度分明是两个极端。柳传昌甚至又是主动拿出一大笔银钱恳求张宏来帮他老父报仇。查出真凶。

    柳传昌的这个突然举动当然引起了柳家内部一些人的狐疑猜测以及不满。但他们终将引不起太大风浪。这会儿的柳传昌且不说已经控制了柳家绝对的权势。单单就官府从旁的相助。便已经不是这些人敢真正跳出台面的。

    一切都极为顺利。当柳传昌那笔恳求张宏为他讨还公道的银钱到了黄不学手上之后。张宏当然要为柳家讨还一个公道。这是他责无旁贷之事。同时也是他最为乐意所做的一件事。他当然知道以这种方式将李少年逼到台面。无疑能够最大限度的在楚氏内部掀起祸端来。

    因此。张宏在这会儿倒是竭力在查访着李挽良李二少爷的落脚之处。

    很巧合。张宏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虽然不知道楚园的主人也在令杨慎名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他依然能够察觉得到苏州刺史府的动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