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小孩 (第2/2页)
国托梦教诲,这会儿子应该在满神京城里偷鸡摸狗呢! 儿子一个人能得先祖教诲点化,已经是贾家祖坟上冒青烟儿了。 您还指望祖父再点化一次?” 贾政抽了抽嘴角,目光复杂的看着贾环,道:“如何教养子嗣,为父也不知到底该怎么办? 你是这般,你二哥又是那样……” 见贾宝玉的脑袋快垂到桌子底下了,贾母不乐意了,嗔道:“这些话等下去后,你们爷俩再私下里讨论吧。 今日环哥儿刚回来,咱们先与他接风洗尘。” 贾政、贾环闻言,自不好多说什么,一一坐下。 赵姨娘也气呼呼的一把扯过还站的直溜的贾玫,拖到身边坐下。 等挨着赵姨娘后,贾玫瞬间恢复原样,又是一副蔫吧样…… “环郎,宫里发生了何事?” 等贾母又让贾环与薛姨妈见礼,与宝玉妻子甄玉慧见礼后,众人终于开始用餐时,赢杏儿轻声问道。 众人刚举起的筷子又顿住了…… 贾环看着赢杏儿笑道:“没什么,一起在文官面前做了出戏罢了。 那些人打着为朝廷为天家着想的名号,想要瓜分了黑辽军团开垦出来的百万亩耕田。 陛下也不好彻底凉了他们的‘忠义之心’,没法子,只好做过一场,让我担个恶名。” 众人闻言,纷纷声讨起文官来,只有赢杏儿呵呵一笑,看了贾环一眼,没有再说其他。 贾环也不愿家里多提这些,抽了空子对甄玉慧道:“二姐,多年不见,不想二姐竟成了二嫂。 日后便真是一家人了,二嫂万莫客气生分。” 甄玉慧闻言,忙欠了欠身,娴静笑道:“三叔如今也成了国之大英雄,老祖宗当年就说,三叔日后必成大器。” 嫂子唤小叔子,称叔是正经叫法,等熟了后,则可以姐弟称之。 甄玉慧称三叔,亲近、客气又保持距离,正正好。 贾环呵呵一笑,还想说什么,忽然发现桌旁众人的眼神隐隐有些古怪,贾宝玉也莫名的看着他,又看了看甄玉慧……
贾环正纳闷,然后就看到侧面的小吉祥悄悄的对他比划口型: “江湖大忌!” 贾环脸色一黑…… 这尼玛,难道他在勾搭二嫂? 再一想,众人还真不知当初他下江南时,奉圣太夫人曾让他与甄家女孩子相见,与甄玉慧相识的事。 其实现在想来,当初老太太未必没有搭一出姻缘的心思。 只是多半由于赢杏儿的缘故最后才作罢。 念头在心中一转,贾环便将当初那场会面讲了出来,当众人得闻,是奉圣太夫人以通家之好的缘由,介绍贾环与家中姑娘相识后,这才搁下心头古怪。 不过也有人猜想出当初奉圣夫人的心思,心里到底多了分不自在。 比如,贾宝玉…… “三姐,一切可还好?” 贾环不好再与甄玉慧说什么,看了眼一旁愈发面俊眼修,顾盼神飞的贾探春,笑问道。 贾探春笑道:“如何不好?其他都好,只四弟讨厌的紧。” 贾环哈哈一笑,没有多言,又看向坐在王熙凤身旁的那个粉雕玉琢的小丫头,道:“巧姐儿,还认得三叔不认?” 去年,王熙凤下江南时和平儿一起带了巧姐儿,贾环当时带着小丫头着实顽了不少地方,晚上都是他哄着睡觉。 一年不见,到底有些生疏了,巧姐儿略略有些羞涩,轻轻点点头,道:“认得三叔哩。” 王熙凤忙笑道:“当初从金陵回来后,巧姐儿好常时间都想着三弟呢。” 又对贾母等人道:“那会儿在金陵,三弟整日里将巧姐儿扛在肩上,叔侄儿俩专往人多的地儿去顽! 几日下来,巧姐儿跟三弟倒比跟我还亲!” 贾母等人闻言,纷纷笑了起来。 贾环看了看巧姐儿,又看了看赵姨娘身旁人憎狗嫌的贾玫,抽了抽嘴角,道:“到底还是女孩子好。” 赵姨娘气道:“你说好有个屁用,也没见你生一个!当初走时怎么说的?如今别说十几二十个,连一个都没有。不争气的东西……” 贾环眉尖一扬,道:“我爹五十还能生小四儿,我才多大,有的是功夫。娘你管好小四儿就行了!” 赵姨娘闻言顿时恼了,不过没骂出口,就被贾政劝住了,只能恨恨瞪了眼贾环。 虽多了些曲折,不过贾环又很快挑起了席上的气氛,专挑一些江南趣事说,热闹纷纷。 只是,林黛玉、史湘云等一干女孩子们,眼中到底多了分惆怅和担忧。 花厅外一轮圆月悬空,皎洁的月光挥洒在人间,照透了多少悲欢离合…… 而就在贾家一家难得团聚一回时,神京南城门外,即将关闭城门前,一个小小的身影,缓缓穿过了城门,来到了这个雄壮超过他所有见闻和想象的天下第一大城。 只是……举目四顾,却无一相识之人。 小小的身影身上衣衫单薄,明显不是中原百姓的衣饰。 衣裳,甚至是用草绳编织而成,也已经破破烂烂。 小孩子眼睛滴溜溜的打量着这座千辛万苦才寻到的地方,有些苦恼的抓了抓脑袋。 忽然垂头对着怀里道:“小白,这里这么大,咱们该怎样去找我爹啊?我只知道爹爹在神京都中……” 说着,肚子却咕噜噜的响了起来。 他已经好久没吃饭了。 话音刚落,继而就见一条晶莹雪白的小蛇,缓缓从小孩怀中爬出,朝一个方向,吐了吐蛇信……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