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三十一章 说春试舞弊 (第1/2页)
第五卷血溅金銮殿第三十一章说‘春’试舞弊 皇帝于二月二十八日当晚拟就的赐婚旨意其实有两道,一道是应明贤太妃亲求,宁安公主与暗红的婚旨;另一道旨意,则是将灵敬公主同时加了封号和尊号,为“灵贞孝”公主,赐给恪男爵关宗皓为妻。。。 两相对比,差距立现。 但凡皇室公主出嫁,一般而言会再上封号,譬如宝敬公主再上封号为宝福敬公主。如果深受皇帝宠爱的敬公主,更有可能上尊号为孝公主。人们都以为凭宁安公主在皇帝面前的地位,再加上清平公主和明贤太妃双重保障,赐婚时她定然要升格为孝公主。 / 可惜,给予宁安公主的赐婚旨意里对封号尊号一字不提。反倒是灵敬公主,不仅加“贞”字封号,尊号更是由“敬”而“孝”,从此地位可就大不一般。她的母亲白太妃也沾了光,被皇帝尊为贤太妃。 并且,给灵敬公主的婚旨是在第二天挑了吉时送出的。由元英殿两位宣旨太监齐齐出动,引领十八位陪旨宫人,带着皇帝的厚赏,浩浩‘荡’‘荡’、招摇过市前往关家的世袭罔替忠义侯府。这动静是结结实实的双封号孝公主赐婚仪仗,仅次于太子聘正妃之礼。 两位宣旨太监,一位宣读婚旨;另一位宣读皇帝晋关宗皓为二等子爵的旨意,封号为恪诚,御赐子爵府。等关宗皓今年十月行了冠礼,便与灵贞孝公主完婚。与此同时,皇帝还加封关宗皓的母亲为正四品诰命恭人,赐诰命金册与玺印。 十八位陪旨宫人端上孝公主驸马袍服帽履,此外还有十几托盘寓意吉祥美满的厚赏,当真是给足了老关家面子。关宗皓捧着圣旨,笑得人都有点傻了,当即就想跑去国公府找灵贞孝公主,被他娘拎着耳朵揪回来,告诫现在不能随随便便与公主殿下见面,于她清名有碍。 送走皇家赐婚使,一家老小瞧着关宗皓他爹不作声。为什么这两次皇帝陛下的封赏都没有他的份呢?关正韬苦笑,这是皇帝陛下对自己这两头草、和稀泥、消极应对朝中变局的不满。关宗皓既然已经成了嬴昭的伴读,关家在事涉嬴昭时便不该保持沉默。 二月二十九日,皇帝在朝会上听取了驻守在清凉山皇陵的御林军将军详细到发指的禀报。该将军称,在大瑞庆云出现的第一时间,他便带领御林军将士前往皇陵察看,发现大端庆云是从高祖皇帝陵寝之内冒出来的。 许是因为近距离观赏大瑞庆云奇景的缘故,这位御林军将领叙述时满含情感、太过兴奋以致于有些语无伦次。最后一拍脑‘门’,从怀里取出寓王大少爷嬴曙的奏折。毕竟离皇陵最近的,除了御林军驻扎地,还有仍在清凉山上守陵的寓王前世子,嬴曙理所应当上奏折陈情。 皇帝仔仔细细地将这封奏折看了三遍,龙颜大悦,当庭下旨,所有尽忠职守的御林军皆厚赏。嬴曙兢兢业业照管皇陵有功,虽然大瑞庆云乃天之奇象,但他的日夜照拂功不可没。宜王当即出班请命,皇帝欣然照准,重新册嬴曙为寓王世子,‘春’试过后出任文渊书院院正。世子‘侍’妾慕容满晋为世子侧夫人,入皇家内‘妇’名册。 此外,皇帝下旨,命内阁派出一员辅政大臣,与兵部尚书和宜王一道,前往新鲜出炉的护国睿武国公府、世袭罔替忠义侯府和忠勇伯府送内造星夜赶制出来的匾额。 这一日,朱檐巷的爆竹声响了又响。宝敬公主大喜之余,差点又扯着赵婠再开流水席,被苏偃好说歹说给劝住了。昨天摆席还可以说是庆贺平安回京,今天再摆席可有炫耀之嫌,只怕明日就有御史弹劾。 内阁孟老大人亲自领队,与兵部冷尚书和宜王护送烫金牌匾上‘门’。这三块烫金牌匾材料上并无不同,只是关家的“赦封世袭罔替忠义”、苏府的“赦封忠勇”字样由孟生义阁老执笔,而老赵家的“赦封护国睿武”却是皇帝的御宝。赵婠得了大秦朝皇帝御宝匾额独一份。 人们站在国公府外,由宜王和忠勇伯亲手在“赦封毅贞”匾额下方又悬上“赦封护国睿武”牌匾,翌德亲王手里捏了一杆爆竹亲自点燃。不一会儿,朱檐巷所有‘门’第都伸出爆竹,噼哩啪啦燃放,大凑特凑趣。 赵婠将孟阁老、冷尚书及宜王、苏偃、嬴昭迎进大‘门’,国公府外务大管家朱聪再度坐镇‘门’房,笑容满面地接受各方贺礼。朱聪心道,我们国公还吵吵改建国公府自己暗地里‘花’了不少银子,这下可全回来了。 今日暂停了国公府的改建,整座府第被洒扫得干干净净,一派喜气洋洋。下人们都穿了新衣,忙忙碌碌整治酒席,准备招待前来道贺的宾客。 赵婠将五人让进正厅后面的小‘花’厅,这儿已经摆好了茶果点心。赵婠笑道:“请各位在此稍坐,省得外面吵吵嚷嚷闹得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