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_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三十一章 说春试舞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卷 血溅金銮殿 第三十一章 说春试舞弊 (第2/2页)

 推让了一番,最终孟阁老坐了主客位,宜王四人也各自落坐。赵婠亲自给众人奉茶,孟阁老与冷尚书都很客气地起身道谢,看老大人的模样,完全找不出半分他与赵婠早就相识的迹象。

    赵婠不免说些场面话,有宜王苏偃嬴昭在旁边适时接话,场面还算和谐。孟阁老更多的是与嬴昭说话,嬴昭向他请教‘春’试考官诸般事宜,他大致说了几句,然后道:“翌德王若有闲暇,不如到老夫府中略坐,老夫数次就任‘春’试官,颇有心得,翌德王权当听老夫说说古。”

    嬴昭大喜,起身端端正正向孟阁老行了一礼,毕恭毕敬道:“还请阁老教我!”

    孟阁老慌忙起身,不敢受他的礼。又说了几句闲话,他便当先告辞离开。随后冷尚书也客气地别过,赵婠留了几次,他有武恩科要赶紧发急诏之由,赵婠便不再强留,将人送出‘门’去。

    小‘花’厅里只剩下自己人。赵婠重新唤人上了热茶点心果子,四人也不论尊卑,随意坐着说话。

    宜王微皱眉道:“‘春’试在即,昭儿要赶紧做准备。”

    嬴昭点点头道:“昨晚父皇留我叙话到很晚,也说了‘春’试之事。”他叹了口气,“我还在文渊书院读书呢,哪里会做考官,我很担心辨不出人家写的好还是坏。出丑事小,误了父皇的择才大业就糟糕了。明天我还要到太庙去颂三日经,向阁老们请教的时间越发不够。”

    赵婠安慰道:“又不用你出题,就是看着旁人做罢了。”

    苏偃摇头道:“婠儿,你却不知,历届‘春’试或多或少都有舞弊之事,并且取士名额还有内定之说。”

    赵婠对文事从来不上心,曾经也隐约听说过‘春’试舞弊斩了谁谁,却从来不知取士还有内定的说法。她淡淡道:“我不喜文事,也不知这些事儿该如何处理。若是此番‘春’试出了大的弊案,恐怕会对嬴昭的名声有碍。”看向宜王,她笑道,“宜王师兄,你有什么好建议?”

    宜王沉‘吟’道:“我亦无心于文事,知道得不多。‘春’试题目分别由内阁三位辅政大臣各出其一,六部尚书各出一题,文渊书院院正出一题,共十题呈于御前。皇帝要在此十题中择一、两题,加上他自己出的题构成最终的三题。今年‘春’试定在三月初十,朝臣的出题日应是三月初七夜晚,陛下择定题目之后初八开始印刷试卷。朝臣与印刷试卷的礼部考试司众人毕集于贡院,要等到考生都进入贡院他们才能离开。‘春’试最大的弊案都是题目外泄酿成的,若能杜绝此事,其余抄袭代考之弊影响不算大。”

    嬴昭仔细地听着,发现当中有可乘之机,问道:“朝臣出的题目完全可以在入贡院出题之前就透‘露’出去,这如何杜绝题目外泄?父皇就不能每次都由自己出题?”

    宜王笑道:“谁出的题目出了问题,就摘谁的脑袋。”他笑得虽温和,话语里却满是杀气,“能做到内阁辅臣及六部尚书的都不是傻子,他们自己会把题目捂得紧紧的。不过,那些内定的人却能得到题目,此是公开的秘密。大家心照不宣,已成惯例。”

    嬴昭傻了眼:“这么做对那些寒窗苦读数载的学子太不公平了。如此怎能选出真正的饱学之士?”

    宜王摇头叹息道:“我大秦初立国时,为了拢络扎根秦地的大族世家,迫不得已才用此方法送出取士名额,如今竟成了痼疾,陛下也甚为头疼。”他缓缓道,“陛下此次很有可能会有所动作。昭儿,这是你的机会,也是考验。”

    苏偃道:“咱们几个都对文事不在行,现在听来‘春’试当中竟含有莫大凶险。若是当真出了大弊案,那些儒生士子只怕不会罢休。我曾听家父说起过,高祖陛下时曾出过一起规模极大的泄题弊案,起初只是应考贡生告御状,后来竟发展为数千儒生士子在皇宫‘门’前静坐请命。高祖陛下不得已,不但重重发落了当任的正副主考,还将数名命题朝臣砍了脑袋,并且废除了前次考试的成绩,重新开考。”

    赵婠也听得心惊‘rou’跳,蹙眉道:“没想到‘春’试只不过动动笔杆子,当中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玄虚。如今嬴昭风头太劲,要从云端上掉下来便会摔个半死。”她目中微现血‘色’,道,“我绝不容许此事出现!现在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任何有心储位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宜王也说:“若是题目都由陛下来出,想必泄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可惜啊!陛下极想改变此事,多次与我说起。”

    赵婠想了想道:“咱们要派人蹲在士子聚集的地方,假若题目已经外泄,纸包不住火,多少有端倪‘露’出。只可恨时间太过急迫,陛下让嬴昭出任‘春’试考官,实在非我所料。”

    宜王苏偃都点头,嬴昭此时没有半分实力,只有听从诸人意见的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