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曲有误_第184章 收复曲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收复曲江 (第2/2页)

笑道:“苏代,我留你在这里是有用意的。首先便是五岭开路之事,这是我们和交州之间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以后的战略问题,你留守此处,我放心。”

    苏代点点头,道:“末将一定不辱主公信任,为主公开出一条南下的通道出来。”周瑜就喜欢这种聪明的将领。

    周瑜道:“你懂就好,我留周峰在这里协助于你,一来于你有监督之责,二来嘛,周峰精擅战阵,你们在这里也不能闲着,得尽快给我练出一支精锐军队出来。另外我回武昌之后,便会选派一批文官南下,否则诸郡开荒垦地之事,未来几年长沙诸郡都不会有太大的战争,我们要将诸郡建成整个荆州的粮仓。”

    周瑜的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苏代就更加心中一片敞亮了。周瑜帐下人才济济,但能够为一郡之长的人却也不多。

    蒯越谋略没有问题,但是他是周瑜身边第一谋主,自然离不开。

    至于其他诸将,也就黄忠能文能武,堪为大将。

    周瑜也觉得人才仍旧匮乏。

    一切安排妥当,周瑜才遣散诸将。

    今晚,他还要等一个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士武。

    士武如约而至。

    周瑜此次和张津的交锋,也让士家人认识到了周瑜军队的战斗力,那可真不是吹出来的。一战便将张津大军击败,这就是当年的伏波将军马援在世,也不过如此。

    “士大人,请进。”周瑜将士武迎进帐内,士武带着自己的侄子士徽。这次貂蝉主仆并没有跟来。

    士徽对周瑜的胜利不置一词,在他心中,周瑜不过是侥幸取胜罢了,若不是自己叔叔士武撤兵南返,让张津没有了外援,周瑜焉能有此大胜。

    “来人,上茶。”

    小竹和小兰带着侍女乖巧的向众人上了茶,周瑜只留下蒯越相陪,周旭护卫,其余诸将都已经各自归位。

    士徽看到小竹的时候,眼前微微一亮,暗赞道:“好美的丫头。”

    小竹虽然并未长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早已经是小荷已露尖尖角,美人坯子的魅力也已经慢慢成型了。

    小竹没有理会士徽异样的目光,静静的站在周瑜的身后。对于他们姐妹而言,只有周瑜有资格让他们奉茶。

    士武道:“周将军兵贵神速,不过十数日便能有此战果,倒是让老夫刮目相看。”

    周瑜笑道:“这还不是我们双方精诚合作的缘故,若不是士大人为我压阵,要击败张津确实不易。”

    士武笑了笑,道:“只是有些可惜,让张津逃回了苍梧郡。”

    周瑜道:“哎,这也是我的过失,谋划不当,方有此漏洞。”

    士武挥挥手,道:“无妨,张津主力已是,已是强弩之末,蹦跶不了几天的。”

    周瑜道:“如今张津已破,暂时不会成为我们的阻碍,我们的盟约是不是也该生效了。”

    士武笑道:“当然。不知周将军留下何人主政修路通商之事。”

    周瑜令人将苏代和周峰叫进来,道:“便是这位。”

    士武看了这个中年人一眼,一眼便认出了他便是原先在长沙起事的苏代。

    “莫非这位便是苏代?”

    周瑜点点头,没有说话。苏代向前一步道:“正是在下,在下现在为伏波将军帐下偏将。”

    苏代的语言中全没有一丝退让,士武虽然是一郡之守,但他苏代也不差。苏代朝周瑜行了一礼,道:“主公,我和周校尉已经将一切都安置妥当,请主公示下。”

    恭敬的程度让士武都有些吃惊,这和刚才对他说话完全不同。

    士武暗道:“周瑜此子收买人心的本事确实非同一般。连苏代这样曾经称雄一方的人物现在都对他恭恭敬敬的,看来这个小子身上有许多不同寻常的东西。”

    周瑜道:“苏代啊,这位便是交州南海太守士武,也是今后和你接触最多的人,无论通商示意还是修路问题,你二人协商完成。”

    苏代这才转身向士武道:“士大人,往后还得多照顾才是。”

    士武微眯着眼,道:“岂敢,岂敢。”

    周瑜安排苏代和周峰两人入座。周瑜道:“这次怎么不见貂蝉姑娘来?”

    周瑜这话刚一说出口,便觉得一双眼睛如刀锋一般射了过来,正是士徽。

    士武哈哈一笑道:“周将军,外甥女现在在家,不知将军有何事?”士武委婉的拒绝周瑜的问话,一边心中暗道,周瑜对貂蝉过于热络了,看来徽儿说的不错,此子有其他图谋,还是早些绝了他的心思才好。

    士武的语气并不高兴,也难怪当时礼教甚严,哪有一开口就问人家外甥女在不在的,这不明摆着有别的意图嘛。

    周瑜打个哈哈,掩去尴尬,道:“貂蝉姑娘屡次助我,我都未曾有过汇报。故而问问。”

    士武道:“哦,原来如此。只是蝉儿和徽儿早有婚约在身,周将军以后还是莫这样问的好,关乎女孩子名节,不可轻视。”

    周瑜头脑中蒙的一声响,瞬间脸也冷了下来。道:“士大人言重了,貂蝉姑娘于我有救命之恩,我若是对她不闻不问,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徒,这样的人,我做不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