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章、华阳镇红军割尾巴 (第1/2页)
第二天天快黑时,张鸿远带领的大队人马终于赶到宁陕县,却发现徐海东部已于当天早上离开宁陕向西而去。 这里已是一座空城,张鸿远带人进入宁陕县城,只见墙上到处有红军用石灰写的标语,张鸿远派人用浠泥将标语盖住。 在宁陕县城住了一夜,又接到杨虎城电报:“徐海东部于昨日夜占领佛坪县城,有向西进犯汉中之迹象。汉中方向已布置大军在西乡、城固、洋县一带堵截,令你部急速跟踪追击,务必将其围歼在佛坪境内,此令”。 张鸿远率部又向西进发,这一路全是羊肠小道。 经过一天行军,傍晚时分来到一个叫四亩地的小村子,此处距佛坪县城已经不远了。张鸿远叫部队休息,把饭吃饱,派出一小队前往侦察。不一会,传回来消息称,徐海东部在一个时晨前已离开佛坪县城,向西走了。 张鸿远吃完饭,部队开进佛坪县城,只见到处都有红军丢弃的东西。 团附张惠民道:“旅长,我们是否在这里住几天再追?” 张鸿远骑在马上,环顾了一圈说道:“不可,你看徐海东他们走的慌张,说明他们怯战,根本不敢跟我们作战。我们已经连续追了七八天,眼看就要追上,岂能放过他们?命令部队再次轻装,加快行军速度,争取在洋县之前赶上他们,一鼓作气,将其全歼”。 沈玺亭劝道:“旅长,我们早已离开镇安防区了,再往前走,是否妥当?” 张鸿远道:“徐海东就在前面不远,我们为何不追?种种迹象表现出,徐海东急于往西走,说明他们没有战斗意志,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命令部队,马上出发,给我追”。 鲁秦侠带六团在前,张鸿远带领沈玺亭四团在后,离开佛坪,继续向西追去。 鲁秦侠带队走了半天,前方传来消息:徐海东部正在前方几里远的西岔河宿营做饭。 鲁秦侠命令部队加紧跟上。 不一会,前方又传来报告:前卫尖兵已和徐海东部的哨兵在西岔河接上了火。 鲁秦侠命令六团占领附近的山头,控制住各路口,与红军隔山对射击来。 鲁秦侠命令一营向对面山头进攻,被红军密集的子弹压制在山脚下,冲不上去,双方僵持了一个多小时。鲁秦侠急了,高叫道:“把几门山炮拉上来,描准对面山头,给我狠狠的轰”。 一会,大炮响了起来,只见对面山头上树木被炸得倒了一片,山上枪声也小了下来。 鲁秦侠哈哈笑道:“还是这玩意儿管用,弟兄们,给我冲”。 等赶到对面山头时,红军早已不知去向。 张鸿远听到前方鲁秦侠已跟红军接上了火,带领四团很快赶了上来。鲁秦侠一见张旅长到来,高兴地喊道:“旅长,徐海东被我打跑了”。 张鸿远高兴地命令道:“追”。两团人马继续向前追去。 却说徐海东按照鄂豫陕省委开辟陕南汉中苏区的指示,带领红二十五军从山阳、郧西根据地出发后,一路向西。宁陕县保安团得到消息,前来堵截,被红军打跨,直逼宁陕县城。宁陕县长呼延东和保安大队长莫清高居险守城,经一个多小时攻城,呼延县长自知不敌红军,悄悄逃入山中去了。徐海东在宁陕县城住了三天,得到消息,张鸿远带领陕西警备第二旅正向宁陕县赴来,遂放弃宁陕县,带领部队继续向西进发。 来到佛坪县城时,县上保安团望风而逃。徐海东在佛坪住了一夜,又得到消息,张鸿远跟了上来,徐海东遂继续西进,刚走不远,在西岔河的一处山沟里与警二旅进行了一次交火,后主动撤出了战斗。经过一天的行军,第二天中午,来到洋县华阳镇。 镇上保安团闻风早已逃之夭夭。 这里是洋县北部的一个古镇,地处秦岭深山之中。一条小河绕镇而过,镇上有几百户人家,四周地势开阔,水田密布,风光秀美,唐宋时期这里被设为县治,是傥骆古道上的一个重镇。 华阳镇附近吊坝河村有一个叫孙鸿的年轻人,四年前在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今年年初受中共洋县县委委派,回到华阳镇老家来,秘密组建了中共华阳镇党支部,拉起了一支几十人的农民抗捐自卫武装,活动在华阳周边地区。 徐海东带领红二十五军来到华阳镇的当天,孙鸿便带人从山上下来,与徐海东取得了联系。 当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得知在华阳有一支党领导的地方武装时,高兴地对徐海东道:“孙鸿同志在哪里?我要见他”。 徐海东带着徐宝珊来到军部,看到孙鸿正在向军长程子华介绍华阳当地的情况。 徐宝珊一进门,高声喊道:“这位是孙鸿同志吧?”。 程子华赶紧给孙鸿介绍道:“这位是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同志”。 孙鸿赶紧立正敬了个礼道:“报告书记同志,我叫孙鸿”。 徐宝珊问:“听说是你在这里建立了中*的组织?” 孙鸿答:“是的,我们支部是今年春节期间刚刚建立”。 徐宝珊问:“你们的上级机关是谁?” 孙鸿答道:“我们的上级是中共洋县县委,县委书记叫薛朗夫”。 徐宝山高兴地对孙鸿道:“你们能够在艰苦分环境下发展党的组织,公开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实在是不容易,我代表鄂豫陕省委向你们表示敬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