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梅花_第二百六十五节:大军压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五节:大军压境 (第1/2页)

    “娘,你就别喝了,好吗?”

    “你这个小丫头,就不能让娘放松一下吗?”

    赵珍珠端起酒杯,将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在她身旁,看着她脸颊通红的样子,她的女儿杨思妍不禁大为着急,只得不断地扯着她的衣袖,说道:

    “娘,爹爹说了,要是你再喝下去……他就要把你……”

    “把我怎样?他倒是做啊?”

    赵珍珠冷冷地瞥了她一眼,补充了句:

    “我是大宋公主,难道,他一个驸马还想搅得天翻地覆不成?”

    杨思妍愣了一下,而后,努努嘴,故作随意地说了句:

    “爹说了,倘若你再不听话,仍旧不守妇道,他就要休了你,将你送到庙里做尼姑!”

    “那倒好,我也落得个清净!”

    赵珍珠连续喝了几杯酒,之后,用无比眷恋的眼光打量了女儿一眼,故作随意地问道:

    “思妍,如果哪天娘不再是公主了,你会怎么办呢?”

    “呵呵,娘,这是不可能的!”

    赵珍珠倒满酒之后,看着她,眨了眨眼睛,依旧是不依不饶:

    “我是说假如,你就说说吧,即使不好听,娘也不会怪你的!”

    杨思妍抬起头,盯着赵珍珠的双眸,沉默许久,这才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地说了句:

    “娘,只要我和弟弟能够这样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我才不在乎呢!”

    听了她说的话,赵珍珠呆住了,良久,她才叹了口气,摸了摸杨思妍的额头,说道:

    “你呀,可真是悠然自得……而我只觉得,大宋灭亡,我等也不能独善其身,不是吗?”

    咸淳十年初,春节刚过,忽必烈就向大宋发布了诏书,以讨伐贾似道为名,正式宣战:

    “爰自太祖皇帝以来,与宋使介交通。宪宗之世,朕以藩职奉命南伐,彼贾似道复遣宋京诣我,请罢兵息民。朕即位之后,追忆是言,命郝经等奉书往聘,盖为生灵计也。而乃执之,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

    襄阳既降之后,冀宋悔祸,或起令图,而乃执迷,罔有悛心,所以问罪之师,有不能已者。今遣汝等,水陆并进,布告遐迩,使咸知之。无辜之民,初无预焉,将士毋得妄加杀掠。有去逆效顺,别立奇功者,验等第迁赏。其或固拒不从及逆敌者,俘戮何疑。”

    在诏书中,忽必烈虚伪地表示,平定江南,全军务必做到“不杀”,然而,谁都知道,“不杀”仅仅限于不抵抗就投降的城池,至于那些拼死抵御的城市,元军依旧是大开杀戒,直至将城中杀得鸡犬不留。

    对于那些早已经想饱饮鲜血的恶魔来说,忽必烈的这道旨意,无异于是宋人的催命符,也是他们可以大开杀戒的凭据。在这道旨意发布之后不久,元军细作对于边境和两军对峙地区的袭扰增加了,并且,还有一些细作甚至潜入宋军之中,煽动宋军将士背叛朝廷,做“识时务者”。

    而在此时,面对大军压境,宋廷上下的反应却是极其迟钝,赵禥病倒、贾似道母亲病重,极大地延误了宋廷的军事部署……更为糟糕的是,襄阳失守之后,京湖制置司下属兵员折损过半,曾经强大的京湖制置司只剩下七万军队,不仅无法独立守住京湖北路,还需要依靠四川、两淮的支援。

    元军南下在即,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架飞机悄悄地离开了临安府,飞向四川,而当飞机返回之时,机上除了飞行员之外,则多了一个神秘兮兮的乘客。

    “易大人,公主殿下召你前去!”

    “知道了!”

    来人应了一声,和车夫一起匆忙登上了一辆马车,趁着夜色,向着皇城的方向而去。

    “易士英,你还记得我吗?”

    “你是……你是萧媞?”

    原来,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曾经与萧媞有过一面之缘的易士英,而召他前来临安府的,则是萧媞的女儿赵珍珠……这次,她们让易士英不远千里前来临安,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商量一下,大宋今后究竟该如何留下一口气,以待反攻的来临。

    “易大人,长话短说……”

    赵珍珠抿了抿嘴唇,说出了她的想法:

    “眼下,鞑子自以为攻陷襄樊之后,就可南下席卷三吴……而在朝堂,那些衮衮诸公却是无能为力,坐以待毙……”

    “你说这……又有什么用?”

    易士英瞄了她一眼,反问了句:

    “这些天,四川制置司一直在向朝廷催要粮饷,而你们却置若罔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

    赵珍珠还想再说什么,眼看情况不对,萧媞急忙捅了捅她的手臂,说道:

    “粮饷不是已经由枢密院送出去了吗?你咋不如实说出?”

    说完这,萧媞就故作矜持,和易士英正式谈起了她们早已定好的计划:

    “易大人,如今我能够相信的人,就只有你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