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一节:赵昰登基 (第2/2页)
了排斥异己,专权揽权的现象。 原来,赵昰登基之时,赵珍珠并不在场,而刚刚成为皇太后的杨淑妃却没有多少权力欲望,因而,朝廷的大权,一时间就落入了杨亮节的手中。 杨亮节本是一介武将,对于朝臣们之间的政治权谋,一向都不大擅长,面对着赵珍珠留下的权力真空,他自然是想都没想,就将其填补了,丝毫不顾及其他人,甚至是赵珍珠的感受。 “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有人想要拼命揽权,实属可笑至极!” 面对杨亮节频繁出入行宫,瞒着陆秀夫和张世杰做出决策,秀王赵与择已然是坐不住了……而与他一样这么想的,还有张世杰的副手苏刘义。 “可不是嘛,这个杨亮节,仗着自己是国舅和驸马,就为所欲为了,等到哪天赵珍珠回来,看他还怎么嚣张得起来!” “苏将军所言极是……” 赵与择不禁点头称是,不过,对于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处置杨亮节,他们之间,却产生了不小分歧。 “与其让杨亮节在此喋喋不休,不如,让他去温州与鞑子决战好了!这样的话,不仅朝廷少了祸患,赵珍珠那个傻公主也能放心睡觉,岂不是一举两得?” 苏刘义火爆脾气,毫不犹豫就想到了前线之事,而赵与择却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并不主张这么做: “依我看,不如赶紧召赵珍珠前来福州,只要她在,杨亮节就定然不敢造势!实在不行,就把赵珍媞接过来,对他的一举一动,也是一种牵制!” 面对赵与择的提议,苏刘义摇了摇头,并没有表态,只是嘀咕了句: “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 而在这个时候,荆湖南路的战事,似乎取得了很大进展,令朝野上下欢欣鼓舞,似乎又看到了复国的希望。 初战失利之后,阿里海牙勃然大怒,连连上表请求忽必烈再给他增派部队,意图突破衡州防线继续向南进军,但是,忽必烈却并未即刻答应阿里海牙的请求,此刻,他正面临着两线作战的窘境。 就在忽必烈派遣五十万大军南下后不久,在北方,忽必烈的堂弟、占据了土耳其斯坦的海都也发兵东进,直逼蒙古旧都哈拉和林,想要与忽必烈一决雌雄,争夺中国皇帝的宝座。 为了应付后院起火,忽必烈下令调伯颜回朝,北上与海都作战,同时,忽必烈也做好了亲自率领军队北上增援的准备……知晓此事之后,李毓之趁机率军反攻潭州,并收复了潭州所辖的大部队地区,将元军赶回了岳州。 阿里海牙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眼看京湖地区即将得而复失,元军一时军心浮动,对于南下荆湖南路,已然失去了信心。 “我军节节取胜,不日将光复江陵,收复京湖,请朝廷速速与李庭芝联络,率军北上,一举全歼江南鞑兵!” 取得重大胜利之后,李毓之当即就把战况一五一十地奏报行朝,同时请求增加军饷。对此,行朝方面并没有拒绝,而是让空军从流球调来黄金五千余两,用飞机直送衡州,交由李毓之验收。 温州郊外的码头,一行人从一艘来自通州的大船上下来,登上码头附近的堤岸,其中一个书生打扮的儒生看着忙碌的人群,不由得嘴角一翘,对着身旁的一个壮年男子说道: “杜浒啊,如今我等已经到了温州,眼下,我等离行朝所在地福州应该不远了吧!” “文丞相,从扬州一路南下,我等可谓是历经艰辛啊……” 原来,这两个人,正是文天祥和他的得力助手杜浒,而和他们一起前来温州的,还有文天祥从小的好友刘沐,以及他的部下张庆、夏仲、吕武、邹捷。 “这一路,不仅鞑子在追杀我等,连李祥甫,也来分一杯羹,真是滑稽至极!” 一行人坐上卡车,径直向着瓯江畔的温州城区而去,不过,车到江心寺时,文天祥却示意司机停下了车。 “诸位,你们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众人愕然,沉默片刻过后,这才异口同声地回答了句: “我等不知,还望丞相明示!” 看着他们大惑不解的神情,文天祥会心一笑,抚须说道: “这是江心寺,当年建炎南渡之后,金兀术曾南下追击高宗皇帝,高宗皇帝无处可去,最终,只好逃到了这里躲避金兵兵锋,所幸有岳武穆、韩蕲王抵御金兵,方才让社稷转危为安,高宗陛下亦客服返回行在!” 一听这话,杜浒霎时就兴奋了起来,向大伙儿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我们来到这儿,那也不妨进去参拜一番,激励我等复国之志!” 在杜浒的提议下,一行人下车走进了江心寺,郑重其事地来到了偏殿,对着一百五十年前高宗皇帝曾经坐过的那张椅子,就是一阵行礼朝拜,誓言复兴大宋。 和从淮南来到这里的文天祥一样,为了复兴大宋,许多男男女女也从北边的沦陷区赶来温州,而后,在这里通过海路或是陆路前往福州,一时之间,温州聚集了不下数十万人,码头和铁路官道也是人声鼎沸,这些忠义之士斗志昂扬,兴高采烈,对于恢复祖国,似乎都充满了信心。 “听说,海军正在温州招募士卒,不如,我们去码头看看吧!” “就是就是!” 手机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