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6】 (第2/5页)
雨琪点点头,扫向大哥身边的乌振:“你可是这个养殖场的管家,凡是不明白的,你就问迎欢,他对这河蚌几乎是了如指掌。” “公主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乌振保证道。 雨琪浅笑,侧身瞧着这一大片的池塘,半晌淡淡的道:“过几天我就在旁边盖一座宅院,侧门直接连着这池塘,到时候前院作为招待客人用,后院就作为书房,账房以及仓库用。” 乌振顺着她的视线看了过去,想了想点头:“恩,也不错,省的以后这些人有什么急事去我家了。” 雨琪闻言笑着摇头:“行了,你们去忙吧。” 四月中旬,村里有不少家开始种植这红薯,就连外面的几个村子也都开始种,一时间,村村没人,放眼望去,大人小孩几乎都在田间地头。 贝尔能下地走动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营业,这酒楼一停就是二十来天,硬生生的少赚了几千两。 青山自打和思凝结婚后,这性子似乎也变急切了,下地能走动了,身上也不疼了,就又投入到了作坊,和里正以及村长上商量着卖红薯粉条的事情。 “爹,上次不是那些人卖红薯粉条不是卖的很好吗,要不这样,咱们在镇子上开一家专门卖红薯粉条的,十三文一斤不变,要是有人买的多,咱们就十文一斤,你说咋样” 乌鱼也是这个想法,随后瞧瞧里正,樊青点点头:“我听着倒是不错,不如就租个店铺,试试看,你说呢樊叔?” 樊青点点头:“行,就这么办”村长和里正一啪即合,当天下午乌鱼就去了镇上找店铺。 下午,青一骑着快马赶了回来,见到公主,紧忙的跪拜。 雨琪见到他风尘仆仆的,伸手扶他:“快快起来。” “公主,这是太子的回信。” 雨琪接过东方傲的回信,无非讲的都是一些哀怨的话,埋怨她不给他写信,什么不想他之类的,后面才说道,这次事件,皇上闻言震怒,说她处理的不错,赏赐一堆的东西,说是东西和圣旨过上几天才能到,让她切勿着急,却忽略了青一来回去都城的时间。 “干的不错,你这几天也累了,赶紧的去休息吧” 随后的几天里,果然圣旨就到,来传圣旨的不是上次那人,换了一个,为人低调谨慎,不攀炎附势也不冷漠,总是笑脸相迎。 雨琪侧面的观察了片刻,从他的言谈举止微微的猜到了一点,那就是这人来之前肯定是受了什么人指使,来观察她来了,要不然不会不冷不热也不走,话里话外的全都是赞扬她之类的,就连她家的后院他都观察了个便,眼珠子更是没放过那牲口棚里的那几个牲口。 等人走后,她还是琢磨不出来这人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这回皇上给的赏赐倒是不少,就连在镇上搜刮他们几家已经上了封条的那些东西也一并的给了她,这些东西加起来,多多少少的会有个几万两的入账,她笑着交代青一:“把那些搜来的东西挑上几件好的东西放起来,剩下的送到当铺,全部当了,得到的银子用来盖公主府” 青一笑着点头,这下子有公主府了,那以后自己练功什么的就不用再跑到山上,来来回回的怪麻烦。 四月下旬底,村子里同时起了两座宅院,一座是占地五十亩的公主府,一座是挨着养殖基地而建的六亩宅院,都属于公主的,即便是这样,村里也没有人敢议论。 五月刚过,迎欢便赶着马车前去县城买鱼苗,雨琪得到消息直接给了他一瓶东西:“你把这个拿上,等装好了鱼苗直接把这里的东西倒入鱼苗里,保证路上不会死太多的鱼苗” 迎欢对于她的话深信不疑,也没问这瓶子里装的是什么,接过了瓶子点点头:“你那池塘里不放鱼苗?” “放,我买的很多,县城那供应不上,我已经让青二去了行洲府,估计再有十来天就能回来了。” 他笑笑:“怪不得你不着急呢,原来已经准本好了啊,那行,我走了。” 雨琪闪开身子,看着马车从自己跟前过,想起那会是用牛车拉鱼苗,再看看现在,都是用马车拉鱼苗,这日子越过越好。 巳时出,有人坐着马车进了乌家村,一番打听之后找到了村长家。 思凝开开门,见是乌牛,他身后还跟着两个人,蹙眉:“有事?” “青山媳妇,这两个人是从县城来的,特意到咱们村找村长的。”乌牛笑着介绍后面的两个人,他也好奇这两人找村长什么事,就跟着他们一起来了。 思凝瞧了瞧,看着他们面生的很,联想是县城来的,又是指名道姓,说不准是找公爹有事,随即开开大门:“进来吧,我去找人” 乌牛笑着点头,领着身后的人进了院子,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思凝叫来了小叔子乌炳雨:“你去作坊里找爹,告诉他,家里有人找,是从县城来的。” 六岁的炳雨点头:“知道了嫂子,我这就去。” 思凝见他跑走了,转身出了厨房烧好了开水,倒在茶壶里端了出来,笑道:“我们家没有茶叶,就委屈了各位,喝点白开水吧” “谢谢,谢谢。” 两人看看杯子里的开水,眼皮狂跳,这村长家还真是节俭,连茶叶都不舍得买。 把水已经倒上,再说这里还有乌牛,也没她一个妇道人家什么事,干脆直接躲到屋子里去,给四婶家还没出生的小娃做衣服。 乌鱼听完小儿子的话,急匆匆的就赶了回来,进院见他们都在坐在小板凳上,旁边还有乌牛,笑道:“乌牛,这是。” “啊,想必您就是乌村长吧,我们两个是县城开店铺的,我叫王巧,这是我的弟弟王久。” 乌鱼点头:“请坐,坐下说。” 乌鱼困惑,这两人自己没见过更没有听说过,却莫名找上自己,蹙眉:“你们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 王巧看他很是迷茫,笑道:“我在县城开了间粮食铺子,我弟弟开的是杂货铺子,我们两个听说镇上卖的红薯粉条是出去乌家村,我们这不就慕名而来,希望没有给村长增添什么麻烦。” 红薯粉条乌鱼听见这几个字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直点头:“确实不错,这红薯粉条是出自乌家村。” “是这样,红薯粉条我也有幸的品尝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