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6】 (第3/5页)
,味道确实不错,我们兄弟两个想要从你这里购买,不知道这红薯粉条有多少?价钱又是多少?” 王久附和哥哥的说法:“当然,我们也不会是几斤,几十斤的购买。” 乌鱼低头寻思了片刻:“红薯粉条不少,足够卖的,要是一次性拉够一百斤那就十文一斤,再少可就不能卖了。” 王巧和王久俩人相视一眼,王巧试探性的问道:“要是拉够一千斤也是十文一斤?” 乌鱼笑道:“就是一万斤也是十文,你们想想,我们不但出收工,还的出红薯,这核算下来我么也赚不了多少银子不是,总不能赔本赚吆喝吧。” 王久低头想了想,已经探到底了,就是买上一万斤还是这价,看来是不会有什么改变,对着大哥微微的点头。 弟弟的想法和他不谋而合,而这乌鱼也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也不会做生意的那些套路,凭借这刚才那一万斤也是这价就已经泄底了,也就不在这价钱上浪费时间了。 “那这样,我们先要上二千斤的红薯粉条,要是卖的好了,届时我们在要。” “哈哈哈,行,那你们什么时候拉走”乌鱼笑着拍拍大腿,这下好了,就县城的人都知道有这红薯粉条,以后还怕不愁卖? “要是方便,我们希望尽快的拉走。” “那行,你们在这稍等,我去找人给你们过称。”乌鱼起身道。 王巧也随着起身:“要不这样,我们两个也跟着去如何?不知道方不方便” 乌鱼垂眸想了片刻,这作坊里已经停工,看见的无非就是红薯粉条而且,在不然就是一些上了锁的们,去看看又何妨:“没啥不方便的,那就一起走吧。” 两千斤的红薯粉条,整整的装了三辆的牛车,王久从荷包里掏出了两个十两的银锭子交到村长的手中:“这是两千斤红薯粉条的银子,你收好,希望我们下次合作愉快。” 乌鱼接过那银子,也笑着点头:“合作愉快。” 两人上了马车,他转身交到敢牛车的人:“青山,乌牛,乌军,你们把这些红薯粉条直接给他送到镇门口就行,其他的咱们不管,到时候你们三个在赶着牛车回来就行。” “放心,爹,我们心里有数。”青山回道,坐上了牛车,甩了几鞭子,牛渐渐的往前走。 乌鱼站在村口目送他们,高兴的同时还伴着一些紧张,颠了颠手里二十两的银子,哼着小曲回家,一进院就钻进了屋子,拿出本子,在卖红薯粉条的那页上又记载下了一笔,二千斤,二十两的银子。 王丹丹进屋见他笑的那样开心,给他道上了一杯水,摇头:“乌鱼,那可是二千斤,才卖了二十两,看给你高兴的。” 乌鱼抬头瞄了瞄她,哼了声:“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这可不是二千斤的事儿。” “我不懂你还不会说啊,切,瞧你嘚瑟那样。”王丹丹翻翻眼,端过刚才道的那杯子水,自己先喝了起来。 乌鱼看看杯子里的水,发现自己这一上午都没喝口水,着实的渴了,见她细细的抿着,他轻咳嗽了两声。 她瞧瞧,又把杯子递了过去,见他没几口就喝完了,又给他续上。 “娘子,别看着二千斤才卖了二十两,你可知道这成本是多少么?” 王丹丹见相公瞪直了眼,样子很是神秘,引起她的兴趣:“多少?” 乌鱼勾勾手指,在她耳边小声道:“我给你算算,这一亩地出一千斤红薯没错吧。” 王丹丹点头:“恩。” “这一斤的红薯能出四十斤的红薯粉,这一千斤能出多少红薯粉?”乌鱼挑眉问她。 王丹丹拧眉,伸着手指头数了半天,又在嘴里念叨了会,头疼的也没有算出来。 “这一千斤红薯能出四万斤红薯粉条,这一斤能卖十文,这四万斤可就足足的卖出四百两的银子,也就是说这一亩地能赚四百两” “啥?四百两”王丹丹陡然的站了起来,小心脏乱跳,张着嘴不敢相信的看着他:“真的?” “千真万确,可惜的是,这次一千来斤的红薯,才做成两万多斤红薯粉条,其余的没做成,也毁了不少。”乌鱼说起此事,还真是心疼的很。 “怪不得你攒罗着老二家和咱家一样,地里全种了红薯,敢情是你早就打算好了”王丹丹咧着嘴笑着看他。 “那是,你想,这一亩地出一千多斤的红薯,这东西既能当粮食也能做成红薯粉条,比起种的那些玉米可是值钱,这话我也都告诉过村里人,可是没多少人愿意种,就随他们吧,以后看到好处,他们自然而然的就种了。” 村里的红薯一下子卖掉了两千斤没用上半刻中,村里就传遍了,当初家家户户都掏了铜板参与作坊的事情,这要是红薯粉条卖了银子,可也有他们一份,他们岂会不高兴。 即便是雨琪不出门,这些话也都传到了她的耳朵里,只是一笑而过,村里要是富起来她比谁都高兴,谁叫她待在这个村子里呢 翌日,早饭刚过去一个多时辰,俊江家里就来了一个小厮,手里端着几样礼盒前来问候朱燕。 俊江蹙眉,不认识他,但还是把他迎进了屋里:“请问,你是。” “小的是镇长的小厮,镇长得知夫人有孕在身,特意遣小的来看看夫人。”笑着道,随手把东西全部放在了八仙桌上。 俊江闻言的点了点头,原来是镇长的小厮,转眼瞅了瞅桌子上的东西,心里了然,这说是看来,实则却也是来找人的 “哎呀,你看这事儿还让镇长破费了,真是罪过。”俊江装作惊讶又颇为不好意思的道。 小厮也跟着赔笑:“不破费,要不是镇长这忙了将近一个月,早就上门来看令尊和尊夫人,这不,才刚刚忙完就遣小的送来了请帖。” 把袖子中的那请帖双手恭敬的递给了樊俊江小厮见事情已经办完了,说到衙门里还有事情要忙,和樊父告辞,转身走了。 中午,雨琪回家吃饭,樊父把那张帖子交给了他:“这是镇长遣小厮送来的请帖,还买了不少的滋补品。” 雨琪放下筷子,接过帖子打开一看,寥寥数语很是恭敬。 “恩,明天镇长来咱家说是来看你和娘,这只不过下的帖子而已,既然他要来,咱们接着便是,既不刻意讨好也不冷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