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物语_305308 最后一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5308 最后一次 (第3/5页)



    反而笔者认为织田信长指出的是武田家内的矛盾表面化,从前依靠武田信玄平衡的而隐藏的问题,也在武田信玄猝死后立即暴现。

    木曾义昌、小山田信茂、xue山梅雪纷纷寝反,这都是织田信长分析之后作出的对策,同样,眼见谱代家臣与宗家的利益不同,武田胜赖也好像祖父武田信虎一样,起用信浓众,取代谱代众。

    这可谓讽刺,早在三十年前的动作,却在灭亡寸前再被提用。

    长筱之战大败,多名谱代大将自杀败亡,有些说指马场、山县等为武田信玄而死。

    但事实上,这可有值得考虑的地方。

    首先武田家内部都沈醉在武田信玄时代的神话,对骑兵队过分的高估,也对火枪队的能力评价过低,做成空前的大败,这并不单是武田胜赖的责任,同时也是家臣团的大责任,也是表达了家臣

    与武田胜赖之间的矛盾已是不可开解的。

    就武田胜赖的败亡来看,的确,武田胜赖的败亡并不是个人的责任。

    事实上,从武田胜赖上位到灭亡,也不过是十年的时间,要他一方面面对强大的织田现代化军团,又要改革父祖以来的内部矛盾,十年的时间实在不太足够,更可说是太短。

    与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作比较,武田胜赖成长的时间也远远的短暂。

    武田家的失败,可谓结构性的,决不是武田胜赖一时能改变的。不论武田信虎、武田信玄及武田胜赖都曾经尝试把家臣团的外伸、半独立的现象改造,以达致君主专权的中央集权架构,但

    武田信虎因急进,且家中保守势力太强而失败。

    武田信玄在晚年也曾尝试作出调整,但最终未能成功,而到武田胜赖的时代,问题在内外因素下更为僵化,最终失败、灭亡。

    人是城池,人是垣的武田家,事实面对的正正是内部的不和与矛盾,打从武田信虎时代就出现,但武田信虎不但不能成功,反而被塑造成的甲斐馁虎,被家臣及嫡男赶离故地,从

    前努力打造的政治、军事构想,也被家臣团的短视及自私而断送,实在令人感慨。

    成就武田家伟业的武田信玄也在家臣团的压力下努力奠立自已的地位,但在过度的膨涨政策下,反而做成家臣成为半独立大名的现象,做成死前早有崩溃的先兆,同时也把此烂摊子交到武田胜

    赖手上,即使武田胜赖奋力改变,也最终亡在谱代家臣团手上,而且被鄙视为败家子,实为不公。

    在历史发展的大角度来看,武田家的灭亡可能是有利于日本结束纷乱的其中一个助力。可是,要是我们以解释武田家灭亡来看,单以长筱大败,或者武田胜赖的问题来看,未免过于狭隘,同时

    也有夸大武田信玄及武田二十四骑的倾向。

    风林火山的神话也有值得反思的必要,以还历史的真确,以及武田信虎、武田胜赖的一个公平。

    比较上杉、北条、织田三大对抗势力来看,武田家的权力结构并不特别完善,反而有点倚重个人魅力的味道,武田信玄与家臣的互信美谈,某程度上不得不指出是利益互补的一个因素,武田家

    的扩张也或多或少是家臣团的私欲所引起的。武田家的灭亡,或许是被这些人rou城池、人rou石垣所困死吧。。。。。。

    上述的文章,多数来自网络,作者进行了大幅删改,勉强能算上是原创吧。

    最后再回到这本书里面。

    我几乎没怎么花精力去描写武田家,开篇第一章就讲到了使明智光秀立下重大功绩的长蓧之战过去认为明智光秀没有参与其中,西军铁炮队的总指挥是塙直政,现在有记载指出明智光秀才是

    总指挥,之后断断续续的,提到了冈崎叛乱事件,然后就是主角也参与并且活跃其中的武田征伐。

    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也把主要的注意力却都放到了德川家康的身上了。

    不是我轻视武田家,而是我觉得,在主角的生平中,武田家已经占据不了什么地位,不值得花时间去写了。。。。。。稍微剧透一下,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会稍微来描写一下甲信一带的风土

    人情。

    至于武田胜赖,则是更加悲催的连个正面特写都没有,我只作了他不战而逃,最后被家臣背叛,自杀在天目山的侧面叙述。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织德联军进犯甲信的时候,武田胜赖已经组织不起任何形式的反击了,而长期的苛捐杂税,也是的武田领内人心浮动,百姓怨声载道。

    他毫无尊严的逃走了。

    反倒是百姓们,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站出来守卫自己的家园

    当然了,也多亏他们遇见的是以仁义著称的德川家康是不是沽名钓誉,另外再说吧和不怎么喜欢杀人的主角,如果是第六天魔王,早就把这群人往死里打了。

    不过呢,他们的勇敢也没有表现太久。

    当德川家康拿出粮食救济他们的时候,武器就全被放下了。

    由此可见,百姓们真正爱的是自己的家园,而不是武田家。

    仅此一点就可以推测的出,百姓们的心中,武田家早就占不到一点地位了。

    。。。。。。

    以前还是少主的时候

    ,天下人提起我的时候,都会用信长的女婿或者明智家的二代目

    因为那时的我,只能算是织田信长或者明智光秀的

    背景。

    即便是后来成为了家族的族长,大家也总会拿我与上述二位作比较。

    是的,二代目总会生活在初代目的阴影之下。

    不过这种情况终于结束了

    我用一场大型战役的胜利,宣告了二代目时代的到来

    大概是在过年前的半个月,明智孙四郎在下关海峡的三间口,击败了前来支援毛利家的岛津水军。

    三间口是下关北部的一处的狭窄海峡,水流湍急。

    每隔五个小时,下关海峡内的海流方向会发生逆转。

    那时,海峡仅宽约三四百米狭窄到了大型船队都必须要减到龟速才能通过这里的地步。

    天正十二年的二月三日的清晨,一切准备就绪后,早就埋伏在这里的孙四郎水军派出五六艘小船引诱岛津敌军进入事先设好的圈套。

    而岛津军的岛津义虎在判断不清楚敌人的军势的情况下,便有些鲁莽的下令追击。

    在驶入三间口海峡时,明智军早已在对面准备好了。

    等敌军靠近时,隐蔽在各个小岛后面的明智水军对九州水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主要是弓箭和铁炮。

    由于九州的舰船是尖底的,这样的船,速度固然很快。

    但在湍急的海流中摇晃不定。

    另外有山体和海石的遮掩,九州军的铁炮和弓箭虽然威力强大,却始终无法打中目标。

    而明智孙四郎等人几日前便埋伏在这里,造就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和水流态势,船身在大风大浪中平稳因此攻击命中率高。

    另外,三间口的地势非常狭窄,船只难行,九州水军在进入这里之后才发现已经很难退出去了,他们为了争抢退路,甚至不惜将武器对准友军的船只,自相残杀。

    很快三间口海峡的海流开始逆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