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之觞_第七十八章 相国管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相国管仲 (第1/1页)

    重耳回到厢房找平戎,唤了两声却无人应答,若换了往日,平戎听到重耳的脚步声就会笑着迎出,重耳心里奇怪,走进内室,燕儿从屋里出来,向重耳盈盈施礼道:“公子回来了,公主到宫里给齐侯请安去了。”

    “她入宫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

    重耳在席上坐下,随手拿过一卷竹简来看。燕儿端来一碗汤饮,道:“公子出去一日,想必渴了,喝杯蜂蜜饮润润噪子。”

    重耳只嗯了一声,并不抬头。燕儿在旁边站了一会,忽然失声道:“公子的衣领上怎么有个破洞,快脱下来,奴婢给你补上。”

    重耳低头,衣缘上确实有个不起眼的小洞,不及推辞,燕儿已经伸手来脱重耳的衣裳。燕儿一边脱衣,一边将绵软的身子倚靠过来,熨贴在重耳身上。

    重耳抬头,放下书册,笑道:“公主进宫,你怎么不跟了一起去。”

    “奴婢留下来侍侯公子不好吗?”

    “你不是说你自小跟随公主左右,与公主情同姐妹吗?”

    “正是因为奴婢与公主情同姐妹,所以奴婢想和公主一同服侍公子,公子难道觉得燕儿哪里不好吗?”

    燕儿此时已是对着重耳媚眼如丝,只差不曾投怀送抱了。

    重耳也不推她,任燕儿把自已的外衣脱了,笑道:“你既然愿意,我就将你纳入房中可好?”

    燕儿登时喜笑颜开:“公子说的可是真的?”

    “只是你们既然情同姐妹,你得先同公主商议好了,是封你做如夫人,还是次夫人,府里的事由谁管着,都得说清楚了,否则伤了你们姐妹多年的和气,岂不是反而不美?”

    “公子说笑了,我哪里敢当什么次夫人,如夫人,能得公子的恩宠我就是三生有幸了。”

    “岂止是如夫人,我看你这般伶俐能干,正夫人也当得。”

    燕儿此时才知重耳刚才说的不过是一句玩笑,便将脸拉了下来,道:“原来公子这般会作弄人,枉费奴婢对公子的一番情义。”

    燕儿端起汤碗就走,走到门口又转身道:“你以为公主是真心爱你,她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重耳一愣,也不放在心上,随燕儿自去。

    羿日,重耳想起自从在齐无亏府上一别,已有多日不曾见陈完,便到陈完府上拜访。陈完亲自迎出,笑道:“贤弟今日来得正好,我要出去祭拜一故友,贤弟可随我一同前往。”

    两人坐了马车,一同往城外赶来。走了数十里,到了一山清水秀,林草丰茂之地,两人下了马车,陈完领重耳往山上走去,这山并不甚高,但巉岩巍峨,旁有深涧流泉,林间隐隐有飞鹤援猴出没,别有一番离世脱尘的气势。

    重耳心里奇怪,什么故人会埋葬在这种地方?陈完已在一坟茔前停下,重耳见坟前连墓碑也没有一块,三尺高的坟头,顶上掬着一抔新洒上去的黄土,一丛杂草而已。

    陈完此时将带来的酒壶酒杯拿出,往杯中满斟了酒,举起酒杯,对着坟茔道:“管兄,小弟看你来了。如今小弟再也不能与管兄对饮畅谈,听管兄指点江山,写意天下,深以为憾,小弟无以为敬,唯有浊酒一杯,请管兄勿怪。”

    陈完将酒浇于坟头,然后向其行稽首大礼。

    重耳道:“这下面葬的莫非是管仲?”

    陈完起身:“正是齐国已故的相国,管仲父。”

    重耳不觉好奇:“管仲辅佐齐侯可谓是忠肝沥胆,他内修齐政,外联诸侯,匡扶周室,齐国能成为天下的霸主,管仲是第一劳苦功高之人,为何死了只得一孤坟荒冢?”

    “这是管仲父临终前的遗愿,齐侯也违拗不过。管仲父生前常说,他出身贫贱,不过机遇巧合,凭着些奇巧之术得到齐侯重用,位列人臣之极,若真的对齐国有什么贡献,生前的荣华富贵也已享受尽了,何必死后再用这些高椁大墓,金珠玉翠葬了,惹得后世那些个盗匪流贼无所不用其极,掘墓破棺,弄得尸骨破败,魂魄不安。所以管仲父才选了这一处地方,希望死后与山水为伴,以鸟兽为伍,日日游山玩水,无牵无挂,岂不为美!”

    重耳听罢,叹道:“管仲真乃一明睿之士,恐怕上至古人,下至千年以后,都少见这样的贤人了。”

    重耳遂也跪下,在坟前行了稽首礼。

    两人祭拜完,慢慢走下山来,同坐一辆马车,往城中赶去,路经一座高台,只见台上摆放着鱼rou鲜果等各色祭品,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民众跪在石阶下,磕头跪拜不已。。

    重耳问:“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就是管仲父生前的住所了,今天是他的祭日,民众都不知他的坟墓所在,所以到这里来祭拜他。”

    重耳见这座高台共有三层,高瓴叠瓦,气势非凡,虽不及齐侯的遄台,也可算是天下一绝了。

    重耳道:“这个莫非就是管仲生前为自己造的三归台?”

    “正是,管仲建此高台,为其取名为三归台,意为人民归,诸侯归,夷狄归,可谓概括了管仲父一生的功绩。”

    “愚弟有一事不解,听说管仲年老后喜好奢靡,食必膏粱,衣必锦绣,出门非数十辆马车,上百仆从跟随不行,又耗费数万民力造此高台,岂非与他死后的轻殓简葬之志大相径庭,还请陈兄指教。”

    “贤弟有所不知,管仲此举并非为他自己,而是为了齐侯。”

    “这是怎么说?”

    “管仲为齐国挣得天下霸主,被封为上卿,可谓是功高盖主,爵无可加,齐侯又素好奢靡排场,搜罗天下珍宝,建九层楼高遄台,引得天下诸侯和齐国民众多有不满。管仲遂向齐侯请求赏赐金银珠宝,并建造三归台夸耀自已的功绩,不过是为了引谤上身,为齐侯分担非议罢了。自管仲父死后,他的后人便搬离此处,这三归台如今只供人祭扫观瞻而已。”

    重耳叹息不已。马车快到府邸时,重耳突然想起一事,道:“陈兄可听说莱国曾将其公主送给齐侯?”

    陈完道:“依稀是有这事。莱国本是东夷国家,与齐国争战多年,两年前,莱国向齐国称臣求和,当时好象是送了公主还有不少金玉珍宝过来。”

    “听说莱国也曾是东夷国中的强国,如何会这么快就向齐国称臣呢?”

    “说起来此事又要归功于管仲了。莱国民风剽悍,多年来一直不肯向齐国屈服,齐国虽曾多次征讨莱国,但莱国兵力颇为不弱,又倚仗着山奇水险,齐国难以撼动其根基。管仲就出了一计,因莱国国中盛产柴薪,管仲让士兵们在齐莱边境大量开采铜矿,冶炼铸币,然后用钱币购买莱国的柴薪。管仲将柴薪的收购价格从最初的两个刀币一担,涨到一千五百个刀币一担。莱人见有利可图,纷纷荒废了农耕织造,举全国之力去砍柴薪。不料两年后齐国突然停止了柴薪的收购,莱人田里无人耕种,早已断炊磬食,家无余粮,市场上也无粮可卖。齐国又联合周边的诸候国,不许他们卖粮给莱国,同时将齐国国内的粮价降至一担十个刀币,莱人便纷纷逃至齐国来安家落户,莱国一月之内竟然十户九空,莱君根本无法阻止,最后莱君无法,只得将公主和宝器献给齐国,并向齐国称臣,许诺每年缴纳贡奉。贤弟怎么想起问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