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新年(三) (第2/2页)
鲜艳的戏袍,画着脸谱,咿咿呀呀的唱着,听得众人摇头晃脑,好不自在。 贾代儒等几个“代”字辈族老一桌,贾赦和贾政一桌。 贾珍,贾琏,贾宝玉一桌,贾琮,贾环,贾兰一桌。 贾宝玉刚坐下没多久,就被贾母招了过去,抱在怀里,心肝宝贝叫个不停。 王夫人和贾母一桌,李纨和王熙凤站在旁边伺候着,三春姊妹和史湘云一桌,再就是尤氏,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一桌。 史湘云也被贾母招了过来,和宝玉一左一右的坐在贾母旁边。 贾琮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吃着菜,看见坐在他对面的小贾兰总是不经意的瞄他一眼,见自己看过去后又连忙避开,几次过后,贾琮放下筷子,从怀里取出手帕擦了擦嘴角,问道:“兰儿,怎么了?” 贾兰是贾琮的侄子,他可以叫“兰哥儿”或者“兰儿”,不过后者略显亲近一些。 小贾兰低着头,嗫嚅道:“没……没什么……” 旁边啃着鹌鹑的贾环嘴巴里塞的满满的,含糊不清道:“三哥,你别理他,这小子平时就这样,吞吞吐吐的,问他什么又不说。” 自从上次贾琮给了自己几两银子后,贾环就对贾琮充满了亲近之意,今见贾琮和自己一桌,心中自然欢喜,只是见贾琮一直在吃菜不说话,他也没法张口,现在贾琮开了口,他连忙接话道。 贾兰涨红着小脸,辩解道:“四叔,我……没有!” 贾环瞥了贾兰一眼,哼了声,不再说话。 “娘亲让侄儿跟三叔学。”贾兰看着贾琮说道,一双眼里满是真诚之色。 “哦?学什么?学问吗?我自己四书五经都没有读完。”贾琮喝了口茶水笑道。 贾赦坐了一会,借故身子不舒服,贾母同意后,就先一步回去了。 贾赦一走,其他几个族老也纷纷告辞,带着自己的子孙,拿着不菲的礼单,陆续离开。 不一会儿,偌大的一个前院,就剩下了宁荣两府的人。 贾政站起身,环视一圈道:“逢此佳节,枯坐无趣,汝等可写诗作词,我这儿有头奖一份。”说着目光在贾琮脸上停留着,从腰间取下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 贾母今天心情不错,也笑道:“老婆子我这也有一份奖赏,谁写的好,谁就拿了去。” 一旁的贾宝玉有些跃跃欲试起来,对史湘云道:“meimei且看我如何赢了那奖赏来。” 史湘云不答,只是看向台下的贾琮。 贾政见贾母都同意了,对台上的戏班子道:“快别唱了。”又令小厮们赶快去准备笔墨纸砚。 贾宝玉急着想得到头彩,知道他老子绝对会在这个时候命他们写诗,往常几年都是如此,不是写冬就是写雪,因此前几日就酝酿了一首长诗,就等着今天。 他并未在意贾琮,反正有贾母在,他写的再烂也是最好的,那奖赏还不是会被他拿了去。 贾宝玉提起笔刷刷的就开始写了起来,史湘云等人也很快作好了一首。 就连贾环在抓耳挠腮了一番后,也写了一首诗。 众人搁下笔,由李纨一一收好,准备呈给贾政。 史湘云和迎春,探春却把目光放在了站在桌旁皱眉的贾琮身上。 连一旁尤氏身边的秦可卿都有意无意的看了过来,心中只期待着这位才华横溢的三叔能再写出一首好词来。 贾琮并不打算写,今天这种场合不适合他出风头,若是他得了贾政和贾母的头彩,还不知道又要带出多少是非。 他本想着借故离开,可贾政的一双眼却好像是长在他身上一样。 贾政走了过来,看着干干净净的宣纸,疑惑道:“琮儿,为何不写?” 贾琮摇了摇头,道:“老爷,非侄儿不写,却实在是写不出来,望老爷见谅。” 贾政也不是傻人,知道贾琮在担心什么,心中很是无奈,只得转身去了,拿起众人的诗稿看了起来。 “堆砌词藻,华而不实!”贾政看了一遍贾宝玉的诗稿,斥骂道。 再看看贾环的,又大骂了两句,看完贾兰的,无奈的摇了摇头。 贾宝玉被贾政骂的满脸通红,羞臊不已的钻进了贾母的怀里。 贾母没好气的瞪了贾政一眼,抚摸着贾宝玉的头发,安慰道:“莫听你父亲的,我的宝玉写的才是最好的,嗯,比那什么李白写的还要好。” 贾政看着躲在贾母怀里撒娇的贾宝玉,懒得再骂,只是把目光放在一旁静静而立的贾琮身上。 贾琮被他看的心慌,见其他人都看了过来,多是期待,心中叹息一声,走到书桌旁,提起笔快速写了起来。 写完后,搁下笔,跪下给贾母,贾政和王夫人各磕了一个头,又给贾珍和贾琏行了一礼,就出去了。 贾政连忙走了过去,拿起满是字迹的纸张大声读了起来,一词读罢,已是呆立现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