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七十八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助平乱乐池挂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助平乱乐池挂帅 (第1/3页)

    第七十八回学让国燕哙召兵助平乱乐池挂帅

    回前词《阮郎归》

    弃秦从赵练骑兵,老将建卓功。燕王愚昧学让位,招来乱国情。齐趁机,攻占领,子之遭酷刑。欲平侵并立新君,挂帅又出征。

    话说赵武灵王对中山国,早已蓄谋已久,想借机灭掉这个,横亘在赵国中间的毒瘤,也是为打通南北交通,增加国土面积和人口,达到增强国力的目的。只是原来中山依靠齐国,后来在房子城下遭惨败,短时难于恢复元气,只好实行胡服骑射变革,中山国又与强大的秦国交往,赵国因顾虑秦国的干涉,不敢直接对其下手。就在其变革卓有成效之际,正好听说秦国相张仪出使楚国,暂用乐池为相国,知其为中山国君所不喜,才致赴秦远避,或不会为中山国出力。于是集结倾国之兵,从三面大举围攻中山国,采取突然袭攻手段,竟打到了其国都灵寿城下,经过多日围城攻打,竟难攻破该城,也是其拼死抵抗的结果。却接到秦国派使送信,是为秦相张仪所书,威胁要出兵干预,在赵地决一死战,武灵王惧怕秦军,只好妥协索要了四座城垣之地,却至为关要,取得胜辉煌胜利。

    这时张仪关注楚齐两大国通和,将外交重点放在打破两国联盟上,于是放开与赵之争,专心对付楚国,暗设了各种策谋,达到了预期目的。而后便实施连衡之策,出使各国威吓说服从秦,以使强秦成为中原霸主,总算破了苏秦所倡合从之计,但却命运不济,其依靠信任的秦老国君去世,却遭新继任者厌恶疑忌,只得另谋出路。张仪设谋出走魏国避难,这却带累了老将乐池,亦因此辞去相职,只好应召到了赵国,却受到国君武灵王高待,授予大将高卿之职,为其训练骑兵队伍,自是成效显著。使赵国从此骑射军队占优,再不惧与各国交战,多次打败各国强军劲旅,就连西面的强秦,也多次受其侵伐,惧怕其骑军之威,轻易不敢进犯,俨然成为了新崛起的强国。由于乐池老将军常率骑军,在多年的征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加上早年王栩教会的各种战法,又在实践中加以改进,将骑兵快速迅猛,机动灵活的战法,发挥到极致。

    这使得中原各诸侯大国,原来陈旧的车战之法,明显处在劣势,实也想效法赵军,却难于得到优良马匹,远远落后于赵军,很是惧怕赵骑射大军,凸显了变革成果。在此期间,赵军主动四面征战,夺取了周边很多城垣,灭掉了几个小国,进一步壮大了赵国实力,只是还留着中山国未灭,也是因乐池老将祖根所在,不好违意行事。但已不对赵国形成威胁,自是成了从属的傀儡之地,与本国境内一般类似,只是尚存在名义之国而已,也是想等待时机成熟,再实施彻底吞并之计。当时还可利用其国境,有效挡住齐燕等国的侵战,也是算计的精妙,这与武灵王的战略设想相合,皆因赵国所处为四战之地,为缓解周边各邻国压力,所采取的一种暂时缓冲策略。此时因征战频繁,锤炼了赵章乐毅两位小将,均在战场屡建功劳,受到武灵王的青睐奖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本自是结义兄弟,赵王更为器重,深受乐池教导,因而成熟极快。

    就在赵武灵王励精图治,国内臣僚将帅紧密配合,使赵国迅速崛起,成为中原最强盛国家之际,地处东北面的燕国,却在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引起了动荡纷争。原来燕国王名叫作“哙”,是一个昏庸少智之人,易受它人摆布,听从别人谗言迷惑,却不能辨别是非,还梦想做个有道明君,令人可笑!也只是个浑浑噩噩的国君。当时在国内任用子之为国相,原在燕易王时便掌国权,开始也是个极为能干之人,长得身高肥壮,虎背熊腰,面阔口方,行走如飞,威武不凡,在治理国家上很有谋略。在担任国相时间长久后,看到新国君昏聩无能,将国事全交由他处置,贪图逸乐,不肯临朝听政,就如木偶一般,实在容易糊弄,便逐渐有了篡国野心,想替代其做新的燕王。这子之原与苏秦交厚,苏秦深知其能为,且长期握有朝政权柄,便刻意与其往来密切,以掩盖与那燕国太后私通之事,还让亲弟苏历苏代,与子之密结为兄弟,多有姻亲之联。

    待苏秦避难赴齐后,这苏历苏代二人,依然做燕国大夫,与相国子之关系更为密切,甚至结成死党,对子之的野心也是心知肚明,却为其保守机密,只为多捞好处。这样相处多年,却也顺风顺水,子之与这诸人秘谋,教唆蒙骗燕王哙,想让其主动让贤,就可顺理成章的接替其王位,省的朝臣国人不服,避免多生事端,盘算的很是精道。苏历苏代既与子之亲密,每对诸侯国使者面前,便多为国相子之延誉,以扬其贤名,使之树立威望,协助达其目的。这时正好遇到苏代,被派出使齐国,去看望问候质齐公子,事毕返回燕国,燕王哙便问苏代道:“闻齐有孟尝君,天下之大贤也!齐王有如此贤臣,遂可以霸天下乎?”苏代回答道:“不能。”“何故不能?”燕王哙紧忙问道。苏代便答说道:“虽知孟尝君为大贤臣,却不能专任之,又怎能成霸业?”燕王哙感叹道:“寡人独不得孟尝君为臣耳,又何难专任哉?”看是最期望得到世间贤臣。

    苏代便说道:“今相国子之,明了政事,治理有方,即为燕国之孟尝君也!何愁不能成就一番伟业呢?”燕王哙听后说善,便更加宠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