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点钟 (第2/5页)
捞出,染印花时的粉末颜料成分如何云云等等的小细节决定了错过一丝半点就大相径庭。曾经就有自诩能够解密康家商铺布料秘密的人摸索着染出了同康家一样的颜色,看着也还算是可人,算是鲜亮,但一着了雨,粘了水,便哗啦哗啦地掉颜色。毕竟,没人买衣服是为了图哐哐一顿地挥霍好看之后便扔掉,所以骗人的把戏被人揭穿之后,众人依旧还是愿意买康家的布料。经由此事,留了个东施效颦,留下个康家的无可比拟。 说来神奇,本来或白或黄色的普通棉布布料一经下入混有独特秘方颜料调制而成的水,静置一天,捞起来晒一天,便着上了颜色,瞬地便同天地一样斑斓了。蓝的像天,青的像草,黄的像迎春,红的像朱砂,总之是美得很,最得喜欢漂亮的女人们的喜欢。但普通人家的女人可无福消受艳丽的美,制作精良,用料考究,颜色夺目的布料自古就是有钱人家小姐、太太、姨太们的最喜欢的东西。对了,差点儿忘了,她们还喜欢珠宝,喜欢黄金白银,喜欢一切看上去闪烁着晶莹光亮的玩意儿,哪怕那晶莹着闪烁的是虚假和迷惑。 在有钱人的眼里,不仅要吃得舒服,穿衣打扮都要与普通人不同,才能衬得自己的血脉和身份比别人高贵,一切的底气来自于他们兜里鼓囊囊的、穷人永远赚不到更想象不到的钱包。以往市面上的衣服净是清一色的黑白灰,穷人和富人穿的都一个样。而在花色的遮掩下,即使款式如何新颖,做功如何讲究,本质上差不太多,因为没几个人会认真地盯着别人的衣服看。如果有,多半是准备犯案的小偷,亦或是准备走上前去搭讪的风流公子。而康家漂染的布料,花样繁多,花色绚丽,正好满足了有钱人家女人争奇斗艳的嫉妒心,所以本就不愁销售布料愈发紧俏抢手,渐渐成了商人宴会上的常客,甚至不少贵族也抛来了订购的买卖。 有钱的男人们总是甘愿花钱把自家女人打扮得漂亮,如此他才觉得自己脸上才有面子。到他们这身份地位上,穿衣裳穿衣服之类云云,引人注目比遮羞遮丑和挡风遮雨重要得多。衣服原本只是一件衣服,后来就慢慢变成了财富和地位的外皮,再之后变成了人们标新立异的工具。 康家不太乐意听有钱人家并不新鲜的花边新闻,他们更乐意清点那些有钱人送进口袋的钱币清脆的声音。那是虚荣的声音,那是富裕的声音,那是弥漫着叫人迷乱的芳香的诱惑的声音。没有人能拒绝金钱的,没有人,因为它是那么美好。 商人不会因为看见肮脏和伪善就不赚钱,对他们而言,好人也好,坏人也罢,美的、丑的、胖的、瘦的,穷凶极恶的,慈眉善目的,只要是能给钱,不赖账不赊账就都是好伙伴好顾客。在钱的面前,人性一点儿也不重要。 但康德先生的祖辈在赚有钱的人钱财之余并不贪心,待人极好。在康家做工一个月的工钱是种地锄田一年也挣不到的,长工年底还能得几个银币的奖金,以及很多瓜果礼品,吃食住宿什么的也都没得挑剔。所有纺织的技术,即便是漂染印花,只要工人想学,主人家也不会藏着掖着,几乎是倾囊相授。因为康家祖辈已经打下了十足的诚信,已经不需要牢牢地把守住印染的秘密不放。人要知足,如此才能长久,这是康家祖辈一同感悟而出的道理。 从有钱人家挣的钱自然有几分虚高的成分,利润很高。但有钱人家就是这样,你要的价太低,他觉得你看不起他,你要价高了,他才觉得自己脸面上有光彩,才被人瞧得起。 而在镇子上做的生意,价钱就是布料加上染印的成本,比外地进来的还要便宜。正是这份生意人少有的豁达,让镇子里几乎所有人家都用得上在外面城市里卖得很俏的康家布料。久而久之,这份善念种下的种子便长成了镇子上的人们对康家自发的尊敬。 靠着独一无二的布料、干净的门路和诚信的品格,康家的纺织生意一直顺风顺水,没有出大的差错。几辈人的积累下,康家盖起了这座小镇几百年的历史里最气派最奢华的宅子。 宅子占地五十余亩,三厅三楼六院,大屋小屋共计一百零八间。风格中西合璧,前堂是典雅肃穆的黑白漆木林石山砌出来的中式堂屋;中庭是油画风格的大厅,仿照古代欧洲贵族的规格建制而成,大厅之中随处可见浓油重墨的壁画雕塑和开放前卫的赤裸得叫人脸红地男女石刻;后院是仿江南式的亭台楼阁,是宅子最别致的风景区域,所以最是用功。光是假山奇石使用的木料石料便达数十吨,几乎搬空了小镇隔壁山的山尖。所用林木、泥瓦、绿植更是不胜枚举,叫人没来由地想起阿房宫建造时搬山移林的场景。 宅子一共请了石匠、木工、砌砖师傅、车马工、泥瓦工三百多人,算上镇子里自发来帮忙的好心人,得有五六百之多。哪怕是如此势众的人群,这栋宅子从动土到竣工前后还是花费了五年时间。比起皇宫贵族动辄几十年修建一个华丽行宫自然不值一提,但放在小镇上,早已建好了上百户寻常人家的房屋。由此可见,康家之富硕的财力。 于是,在一个红日高悬、碧峰朗朗的大好日子,整个小镇的人一同见证了康家的牌匾挂在了这座全镇最富贵人家的宅子的诞生。有人估算过,这座宅子光是造价的花费便有数十万纹银之多,更不必提事后的装潢,小桥流水的维护,以及数不清的珍奇宝物。那是一个穷人从还是猿猴时候就积累起也无法拥有的财富,那是鼎鼎富贵的豪奢,那是一个个富人用面子堆起来的金山。 如果是其他人盖起一座这样的宅院,少不了他人的羡慕和嫉妒,甚至会招致红眼,乃至于诽谤和中伤。会有眼酸心酸的人谣说康家的财富取之不义,说康家织布哪儿哪儿全是问题之类云云。总有人看不得他人富贵,总是有人。 这种事情或许发生在其他人家还能落人话柄,但盖起这座顶漂亮顶昂贵宅子的人家姓康,那是经得住清水漂洗的康家,那是被泼了一身泥巴后只会沾染一身光辉的康家。只有康家,最配得上那样富丽堂皇的如宫殿一般的宅子。很多年后,有钱人换了一批又一批,贵族也换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国王上台又下台,但这座用钱堆出来的宅子依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