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朱棣变了!朱元璋高兴极了 (第2/3页)
/br> 始皇帝亲政时,有吕不韦和赵太后,两座大山。 汉武帝亲政时,有窦太后,还有其母。 唐太宗更是一路染血登上皇位。 就是‘他’,历史上不也如此? 他让大哥感受一下,总好过,换做其他人吧? …… 朱棣笑着转头,“其实,我这几天就在思考,咱们家老头子想让我好好考,真只是为满足他个人显摆嘚瑟?” 这老头。 伪装太好了。 知道他没野心。 没有比他更好的磨刀石了。 …… 徐妙云听朱棣不断编排朱元璋,不由笑了,“这些话传到父皇耳中,恐怕会很难受,我倒觉,父皇也是想让你和大哥磨合,看看大哥能不能包容、接受一个很优秀的弟弟……” 父皇明白。 他在时,这样的试验出不了事。 若大哥最终无法包容四郎,父皇会放四郎离开。 这件事。 父皇一碗水端平了。 没像以前,完全替大哥考虑,根本不顾四郎感受。 朱棣笑笑。 低头,见小雍鸣睁着黑豆豆大眼睛,好奇看他,不由笑道:“小东西,伱能听懂?长大后,别是个讨债鬼,总惹我和你娘亲生气。” “阿爹……” 小家伙叫了声,小祈婳也不甘示弱,也跟着‘阿爹、阿爹’叫,还不停把手伸向朱棣。 徐妙云嗔怪瞪了眼,“小没良心,现在最亲阿爹了是不是!” 朱棣好笑道:“这段时间,你每天都不哄他们睡觉,他们当然亲我,要不,从今天起,就别弄药草了,太麻烦……” “不行!”徐妙云一口否决,“找阿爹,娘亲给你阿爹准备泡脚水。” 朱棣无奈笑着接过小祈婳,凑到徐妙云耳边,低语笑问:“是不是,我永远排第一位,两小家伙都只能排第二?” 徐妙云脸瞬间红扑扑。 ‘明知故问!’ ‘恶狠狠’腹诽一句,低头,快步离开。 朱棣目视徐妙云快步‘逃走’,不由笑了,低头看两小家伙,摇头,“你们两小家伙,真可怜呐,遇到我和你们娘亲这样不靠谱的爹娘,悄悄告诉你们,在阿爹心里,你们娘亲也排第一,以后,要孝顺、宠着、惯着你们娘亲,不然,揍你们!” 门外。 徐妙云其实没走。 耳朵贴门上偷听,原本,她就是想听四郎,怎么和两小家伙取笑她。 没想到,听到这样一番,容易醉人的话。 唇角浮现明媚笑意,快步离开…… …… 翌日。 朱棣一家四口和夏时敏夫妇,乘坐两辆板车启程。 孩子们、乡亲们全都来送行。 站在村口,招手大喊。 “师傅,一定要考个进士回来。” “师傅,不要紧张!” “夏先生也要考个进士回来。” “四叔……” …… 朱雄英要留在村里,这回毛老六没有跟来,要留村里,照顾朱雄英,朱棣亲自赶车,没回头,笑着举臂招手。 徐妙云抱着两小家伙,一边招手,一边悄悄打量朱棣,唇角情不自禁微扬,格外高兴,‘没有顾虑,不再纠结的四郎,浑身充满一股蓬勃之气。’ 其实,从洪武九年,她追着四郎来到土桥村。 很快就发现,为了不招惹麻烦,为了各种各样,不能明说的事。 四郎做事,一直都瞻前顾后。 或许只有之前在草原,万里转进时,为了生存,四郎才豁出去一切,尽情释放真正的自己。 现在明白父皇的打算后。 四郎终于可以放下一切自设枷锁。 她希望离开大明。 就是想让四郎不要顾虑别人活着。 做什么也好,不要为别人,委屈自己。 …… 后面,夏时敏夫妇相视一笑,同样招手。 夏时敏在土桥村,也学会了赶车,也是亲自赶车。 廖妙贤含笑低语,“有没有察觉,殿下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夏时敏往前面看去,笑着点点头。 …… 皇宫。 临近中午。 胡惟庸站在窗前,目睹蒋瓛步履匆匆经过,唇角微扬,自言自语:“朱四郎要来了吗?” 蒋瓛此时入宫。 多半是送来土桥村的消息。 而他,已经准备好了。 就等朱四郎这个正主入局! …… “拜见陛下、太子爷!” 御书房,蒋瓛对朱标、朱元璋行礼。 朱元璋迫切询问:“土桥村消息?他们动身了?雄英有没有跟着回来?” 朱标也眼巴巴看着蒋瓛。 ‘朱四郎,你把太孙独自留在土桥村,这回可做错了!’ 蒋瓛把朱元璋、朱标反应看在眼里,冷笑腹诽同时,忙回答:“禀皇爷,太孙被朱解元留在了土桥村。” 朱元璋微微愣怔。 随即吩咐:“咱知道了,派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