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章:锦衣卫告状,发现一块不输大明的陆地! (第3/5页)
时间一点点流逝。 朱棣注意到,众人眼睛全都渐渐瞪大。 短发很难看? 妙云手艺不好?把我给剪丑了? 对! 这很有可能! 某刻,徐妙云停下来,用湿毛巾,认真帮朱棣擦掉脖子上的头发碎屑,仔细端详着,笑道:“好了。” 哇哦! 惊呼声传出。 朱棣循声看去。 小祈婳黑豆豆的大眼睛,十分明亮,打量着朱棣,蹦蹦跳跳,双手举着镜子,激动道:“阿爹,快看,快看,阿爹,你剪发后,太好看了!” 众人回神,都知道朱棣宠小祈婳,忍不住笑了,却也不约而同点头。 朱棣含笑瞪了眼,接过镜子,不由愣怔…… 貌似……真……挺帅的! 一身分体式新式军服,配合这一头短寸,更有精神,更有气势了! “阿爹,你别用镜子堵住,让我再看看嘛。”小祈婳急的蹦蹦跳跳。 朱棣放下镜子,伸出另一只手,按住小棉袄。 扭头,含笑看着众人,“还行吧?” ‘何止还行,简直令人耳目一新,太靓了!’ 众人笑着审视,暗暗腹语。 毛骧笑道:“王爷,今天晚上,我就让明月给我按王爷这个发型剪发,我剪发,虽说肯定不如王爷,但应该也不差。” 明月站在毛骧身边,笑着悄悄掐了毛老六一下。 哈哈…… 众人顿时一阵爽朗大笑。 随后,在众人目睹下,徐妙云又给雍鸣剪发。 在小祈婳激动喊着,阿哥好帅,阿哥好帅中,众人爽朗大笑着离开。 …… 书房。 众人离开后。 朱棣就来到书房。 毛骧也跟来了。 毛骧落座后,朱棣询问:“还没有俞靖他们的消息吗?” 毛骧失落摇头。 朱棣手指微微蜷曲。 俞靖的探险队已经离开一年多了。 按照道理,一直向南出发,应该早到澳洲了。 甚至,都应该返回了。 可这都一年多了,他现在有些后悔,让俞靖去探险了。 强行收敛思绪,转移话题:“给我总结说说,这一年内,大明、倭国、陈朝的事情。” 探险队的事情,他已经干预不了了。 只能看俞靖等人的造化了。 按照道理。 就凭那艘旗舰,海上的风浪应该能扛得住。 毛骧早有准备,从袖中拿出一道厚厚的总结折,递给朱棣同时,介绍道:“朝廷那边,我严格按照少爷的命令,没有派遣、发展军情司成员,所有的消息,都来自于迁民办事处,以及往来大明的海商商队……” “去岁一年,朝廷从山西、陕西向示范区迁民七万……” “金陵示范区的发展并不乐观,不过,收支平衡,或者略有亏损维持还没问题,随着江浙等地乡土村社渐渐建成,江浙地区的商人,开始和籍贯江浙的太子系走的很近,沈至小姑父顾学文如今在金陵十分活跃,正在寻求得到朝廷烧制水泥的技术……” “他们想私人搞?搞雇工身股制吗?”朱棣打断毛骧的话。 毛骧摇头,“少爷,这群人怎么可能搞雇工身股制,他们是看到了水泥对农田水利以及河堤修缮中,产生的巨大价值和利益,太子系江浙籍官员,正在游说太子,放开朝廷对水泥烧制的垄断,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肯容许商人烧制水泥,一定能把成本降下来,太子似乎有些意动,想要尝试一下。” …… 朱棣微微皱眉。 摇了摇头,“看着吧,大明从事工业劳动的百姓,未来会很苦!” 怎么降成本? 没有突破冶炼规模更大的高炉技术。 商人承接烧制水泥的办法,也只有一种。 那就是拼命压榨剥削工人。 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血腥剥削,一定会在大明上演! “咱们能把成本降下来,其实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技术的突破,十吨级高炉,相比一两吨的高炉,成本至少降低了三成!” “另一方面是咱们的铁矿石,烧制水泥的各种岩石,都是通过高价的丝绸等商品,从占城、南朝换取了廉价的矿石,相当于,咱们把一部分剥削,转嫁到了占城、南朝百姓身上……” 毛骧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了。 这就是整个燕藩集体故意的。 不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更是为了让占城、南朝百姓对其朝廷产生排斥情绪。 这些年,这两个王朝,为了从他们这边换取满足穷奢极欲享受的东西,起先是雇佣百姓开矿。 到后来,其参与的王室、以及精英层对利润不满足。 可是压低工人的工钱。 后来更狠,直接把囚犯送去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