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五章:救大明!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3/5页)
br> 春晓、民丰白天很忙。 临近傍晚,才来王宫和他们一起吃饭。 这不,工作服都还带着。 笑着摇头,“就是感慨你们这些孩子的成就,当初,很多人听说你们师傅,不安排你们去从政从军,反而安排伱们搞一些杂学、巧计,都在嘲笑你们师傅……” 春晓浅笑,“其实,小时候,我们也不理解,不过后来慢慢理解了,师傅师娘不想我们从军从政,是怕我们往后在权力这个旋涡遇到危险,师傅、师娘对我们的偏爱太多了。” 她知道,合适的时候。 师傅肯定要给他们荣誉加身。 方孝孺看着稳重、干练的春晓,笑着点头:“是啊,你们能遇到燕王、王妃,真是极大的运气,可咱们中原,还有无数的孩子,才勉强能吃饱饭……” 春晓几个年长的孩子笑笑。 这几天相处,他们早知晓,这位方叔叔,想让他们影响师傅,不要对大明太疏离了。 他们幼年时期就与方孝孺相识。 他们跟随在师傅、师娘身边长本事时。 方叔对那时还留在土桥村的父辈多有关照。 可师傅和大明朝的事情,他们不能掺和。 这些年,中原对师傅做了什么,设置了多少障碍。 他们都很清楚。 是中原许许多多精英层抵触、仇视、巴不得师傅远离中原。 不是师傅不想管中原的事情。 哎! 方孝孺看着孩子们又笑着沉默,无奈叹了口气,转移话题,指着路边,铁柱子顶部,玻璃罩中,亮着的长长火苗,好奇询问:“这灯一直这么点着,得耗费多少灯油啊?这些天,在宫中瞧着,就一直想问了,只是,新东西太多了,看的方叔眼花缭乱,一直没时间询问。” 雍鸣把金豆子护在怀中,笑着介绍:“方叔,除了建造这些路灯时花钱后,后面就不用花钱了,这是沼气,咱们燕京有七十万人口,每天人和牲畜产生的粪便,数量大的下人,自从燕京开始建设时,阿爹就在南北两岸,远离海湾处,建设了两座十分大的堆肥厂……” “堆肥厂产生一种气体,十分刺鼻难闻,但可以点燃,从堆肥窖中产生的气体,通过类似输水的铁管管道,输送到一根根路灯上,每当晚上时,堆肥厂有专门负责点灯的工人,就会用钥匙打开那个铁匣子,里面有一个阀门,打开阀门,可燃气体就往上走,箱子里还有一根绳子,绳子连接灯罩内火石打火机括,只要一拉,就能点燃……” 方孝孺动容。 从雍鸣的解释中。 可以得知。 这个堆肥厂不但养活了数百人,因为从事的工作比较不体面,酬劳很高,比工厂的工人都高。 但堆肥厂还能盈利! 因为每年产出的庞大堆肥肥料,是种地百姓最喜欢的! 中原有多少座大城池! 别说数十万。 只要有数万人的城池,恐怕就能搞这种堆肥厂和路灯系统了! 地方官府能够盈利的同时,还能养活很多百姓。 同时,大明的黑夜就被点亮了! 看看燕京晚上,一家几口出来乘凉,卖糖人以及各种零嘴小摊贩,这能创造多少财富啊! 可…… 想要建设这样一套系统。 需要大量的铁。 还要有橡胶! 这都不是大明所具备的! 同时,地方官府来搞,无法像燕王燕藩这样,搞雇工身股制,官办堆肥厂,官僚权力得不到限制。 恐怕,到头来,只会造就一批贪官污吏吧? 大明,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技术条件,都不具备这样搞的条件。 方孝孺突然生出一股,极其强烈的绝望感。 明明有良方,有榜样? 为何大明就无法效仿? …… 杨荣见方孝孺满脸低落消沉,好奇问:“小师弟,用打火石点火?打火石能点火,是不是也能用在火铳上,点燃火药?” “小师兄!”雍鸣不由冲杨荣竖起大拇指。 “厉害!小师兄厉害!”金豆子坐在车梁上,调皮大喊。 众人全都被逗笑了。 杨荣讪笑挠头,“我就是经常和太孙在咱们土桥村练兵,接触火铳比较多,所以才有此一问。” 方孝孺已经回神,好奇询问:“世子,你们燕藩陆军火铳换装了?” 雍鸣摇头,“点火石,也就是燧石,被使用于路灯后,火铳厂的匠人们,受此启发,的确研究出了燧发枪,不过,现在我阿爹只是让谭叔他们,组建了一千人的队伍,使用这种新式装备,阿爹说我们燕藩,暂时用不着这些,先组建一支实验队伍,寻找不足,继续改进,多余的钱,花在刀刃上,支持研究、改善民生……” 好强烈的自信! 世子虽然没明说。 但他也从燕王的计划中,感受到了燕藩的自信和霸气。 燕王认为,即便是使用现在已经列装的火绳火铳,燕藩陆军,也足以傲视天下! 与其匆匆忙忙列装不成熟的燧发枪。 还不如把钱投入研究、改善民生上。 实现厚积薄发! …… 一行人,谈论着,不知不觉来到大剧院。 祈婳一群年纪小的孩子,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