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吊之前,崇祯掀桌_第167章 盐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盐政 (第4/5页)

要灶丁煮盐这种效率非常低下的手段。

    最终,大明朝廷竟然丢失了食盐买卖这块巨大的蛋糕,每年只是盐商手指缝里漏一点给朝廷,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要知道,盐商售卖食盐的价格,往往是其成本价的十倍!

    这一点,宋应星《天工开物》里就有记载:“夫计口食盐,一人终岁必盐五十斤,价值贵时五钱而溢,贱时四钱而饶,而场中煎炼资本四分而止,则一口在世,每岁代煮海,生发子息四钱有馀。”

    制盐所需成本是售卖价格的十分之一,就算加上运输成本和盐引成本,这利润也多得离谱了。

    而旧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十钱,这个价钱,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高价。一般老百姓,也根本吃不起官盐,只能去买私盐,吃粗盐,每次还尽量省着吃才行。

    崇祯皇帝还在京师的时候,就从厂卫那边拿到了这些资料,也因此,在京师出发之时,就已经打定了主意:大刀,向扬州的这些大盐商头上砍去!

    只是没想到,行军到了淮安府这边时,竟然还掌握了一些很有理的证据,可以让他不用找其他借口去对付盐商,也方便他整顿盐业!

    过淮安府进入扬州府的第一城是宝应,当队伍远远地看到城池时,方正化便对崇祯皇帝奏道:“万岁爷,今年的天气,还是那么冷,后方来报,此时黄河冰封,北地甚至有不少地方的大雪,都及膝深了。看南方这里,好像也快要下雪了!”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几天,天气都是阴冷。看老天爷的这个样子,确实是要下雪的节奏。

    看了一会,他便又叹道:“这种寒冷反常的天气,还要持续一些年啊!”

    不过似乎也快了,小冰河时期要结束了。

    方正化听了,有些感慨地说道:“还是万岁爷英明,早早便让多挖些石炭,还不许卖贵,又教他们用石炭之法,古之明君,亦不及也!”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转头看了他一眼,说这话,似乎很顺耳。不过表面上,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转头四顾。

    一路行来,沿途的百姓,看到有军队,都是远远地躲开。当然,除了北地那边的难民多,可以看到这个情况之外,到了徐州府时,路上能看到的百姓很少,大概也是徐州闹银鼠之乱的缘故。

    等到了淮安府,百姓稍微多了一些,也没有多少背井离乡逃难的。但是依旧是看到军队,就远远地躲开。

    再到这扬州府地界,这已经是临近县城了,崇祯皇帝发现,野外确实有好多百姓,依旧远远地躲着军队,尽量不靠近运河。

    不过这一次,崇祯皇帝却是奇怪了,道:“这已经是十二月了,这么冷的天气,为何还有那么多的百姓在城外?”

    一般来说,冬季的时候,普通老百姓都躲家里,甚至躲被窝里,不可能跑野地里来的。

    方正化就比较有经验了,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便猜测道:“该是出城寻吃的吧?”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确实,要是家里没吃的,那就算天气再冷,也是要出门的。

    他想看看扬州府这边的百姓过得如何?毕竟是大明最为繁华的州府之一了!

    抬头看看远处的百姓,崇祯皇帝本来是想让锦衣卫校尉去带过来的,但是一想那些百姓可没有马骑,便对方正化说道:“走,我们去看看那些百姓的情况!”

    说完之后,他便双腿一夹马腹,催马奔跑了起来。

    顿时,没有遮挡的脸,就能感觉到寒风扑面了。不过他穿得暖和,自然也不惧这点寒风。

    方正化见了,便立刻跟上。在他身后的金振孙,这领着一队亲卫也赶紧跟上护卫。

    顿时几百骑在这旷野里跑开,“”的马蹄声便传了出去。

    远处的百姓,先是闻声抬头观望,看到有骑军往他们那边而去,惊疑片刻之后,便纷纷躲避。

    然而,他们又岂能快的过战马。有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小孩跑得慢的,便被崇祯皇帝追上了。

    她见逃不掉,便连忙跪地磕头,未有言语。

    崇祯皇帝勒马停下,俯视过去,看到她们身边放着的篮子里,果然是一些野草,或者叫野菜,树根什么的。

    于是,他翻身下马,缓步而行,同时尽量和蔼地说道:“大娘,别怕,我们是朝廷官军。”

    说到这里,他向身后跟来的方正化说道:“给个一两新钱,算是耽搁补偿的钱!”

    那老妇人听到,头伏在那里连忙说道:“不敢,不敢,军爷有什么话尽管问,贱妇不敢要钱!”

    倒是边上的小孩子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向崇祯皇帝,眼神中带着一点新奇。

    崇祯皇帝看这小孩,大概是七八岁的小男孩,面黄肌瘦,脸上还脏兮兮地,便微笑着对他说道:“把你奶奶扶起来吧,我问些简单的问题,不白问,有钱给的。”

    那小男孩或许是看到崇祯皇帝的笑容,就少了一些害怕,当即回答道:“这是我娘,不是我奶奶!”

    说完之后,他就去扶他娘了。

    崇祯皇帝听了,顿时有些傻眼。他看眼前这个妇人,估计有个五十来岁,头发都有白了的,结果没想到,原来是孩子他娘,那估计才三十来岁的吧?

    果然,在小孩的搀扶下,那妇人不得不起身,把小孩护着,然后看向崇祯皇帝,一脸地担心,只是说道:“这位将军有什么问的,尽管问,不要钱!”

    看到她的脸,崇祯皇帝才看清了,好像确实是三十来岁的妇人,只是穿得土,身上脏,头发上该是霜?

    这一下,崇祯皇帝不由得有点尴尬,一声“大娘”喊出口,却可能还没他大!

    把这份尴尬抛开,崇祯皇帝便尽量带着微笑问道:“们平日里是吃些什么的,就这野菜?我倒是听说扬州府多繁华,这也到了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