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第一节 图腾崇拜 (第2/7页)
穹窿,星若棋盘。天圆地方,就是古人对天地的想象。” 纪蒲泰:“禹州有个方山,我去过那地方,四面环山,站中间看天,如圆的穹窿,看地似四方,所以,远古人想象,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就是远古人初识天地的鸿蒙,在他们的概念中,形成了天圆地方的思想。新郑有个始祖山,轩辕黄帝带领氏族开天辟地,建立领地,战蚩尤统一国家。所以,方山和始祖山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偌尔曼:“既然说道这里,这让我忽然想起,世界各地对天地的认识,在古人眼里几乎是一致的。在世界许多的神话中,这种观念似乎相同。刚才提到的罗马人认为,天和地作为一个雄雌同体的神而结合在一起,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作为神人合一的传说,这种雄性在上雌性在下的位置,在动物****过程中是常见的。婆罗门教的文献告诉我们,男人和女人应该按这种姿态同房,而按其他的姿势,或在白天同房都是罪恶。” 喇嘛王:“罪恶,罪恶。乱性的事不能说,更不能做。我们的人祖伏羲就立下规矩,为了保证人类的繁衍生息,兄妹今后不能luanlun,近亲不能通婚。” 偌尔曼:“什么是规矩?那是个什么东西?” 喇嘛王:“规矩就象法律,约束人的行为,不能乱来。我曾见过一幅古画,画的就是伏羲和女娲造人后分离的情形。二人手中各拿一种东西,一示天下,为的就是让人类不能luanlun,有个规矩。” 喇嘛众臣:“大王,我们斗胆问一句,那东西是什么样子?” 喇嘛近臣:“您是否画个样子,让我们瞧瞧,也好知道?” 喇嘛王走进桌前,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圆,然后又画了一个颇象7字的东西。他画完后,对众人说:“伏羲和女娲拿的就是这两样东西。你们可看仔细?” 众人围上前,仔细看了一时,也懈不懂啥意思。 扎布:“大王,你干脆明示,说说这是啥东西,免得众人猜不透谜?” 喇嘛王:“在那副古画上,我看到女娲手举一个圆圈,伏羲则举起一个象7字的东西。你们在仔细想想,这两件是什么东西,值得二位人神这样看重,高高举起?” 等了一时,没人开口。 只有纪蒲泰面向众人,说道:“其实,规矩这两样东西,就是一种使用工具。你们看,这圆圈就是用规划的,矩就是一种曲尺,二者都是测量的工具。两种工具结合使用,也算是人类进步的一大发明。” 喇嘛首相;“啊,没规矩不成方圆,你不说,我们还真不明白?” 喇嘛众臣:“原来规矩是从这地方产生?你这学者真能,竟解释得通。” 喇嘛王:“还是勤奋好学,知识渊博的人聪明,我想不到,他竟能通神灵,把这两样东西说明。” 扎布:“我不知道知趣不知趣,只想说一举。既然人祖伏羲手中拿的是7字,那人母女娲手中那的一定是个0。也不知道我说的中不中?” 喇嘛众臣:“你还真能,竟然想出女娲神手中拿的是0。比我们聪明,聪明。” 扎布:“我不行,净是朦的,只是偶然间想出个0。在你们面前,我可是傻里傻气,这事儿,怎能说清?” 纪蒲泰:“所以,天和地有象人一样的部位和激情。在希腊,《吠陀》,印度,中国,波利尼西亚和新西兰的神话里,天和地生下了众神。当然,在不同的语言里,这些神有不同的名称。” 喇嘛王:“是的,各国有各国的神,人的名字还不样,更不用说神啦。谁还有啥,趁着大家兴致大发,说吧?我今天破例放开啦。但,范围只限在座的人。大总管,那些仆人呢?” 大总管:“我尊您的规矩,早已打发走啦。没您的召唤,谁也不准近前。” 偌尔曼:“在这些宗教里,天和地最初是合为一体的,但后来被分割开来。在萨莫耶特人,北美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祖鲁人那里,天也是一个神,有人格和性别,但没有和大地雌雄同体。” 喇嘛王:“说到这里,我接一句。佛所说的悟性,他们大概还未悟出,所以没有觉悟,也就没有天地和人神的故事。你说到哪里?还有说的吗?” 偌尔曼:“我再重复一句。罗马人认为,乌拉努斯(天)是雄性的,以一种无边无际的性拥抱覆盖着盖亚(大地),盖亚是雌性的。还是让蒲泰说吧,他说得可比我说得更有意思。” 纪蒲泰:“难道还要我再重复这些问题?” 喇嘛王:“尽管说吧。可在此间,我也立下一个规矩。今天我们所说的事,只作论述,不能传播。只作记录,不准外传。但,为了信息交换,在座的可以畅说语言,我破例让大家尽兴地谈。” 喇嘛众臣:“大王的意思……是可以谈上一天?” 喇嘛首相:“你们真有头脑?这点意思还不知道?” 扎布:“大家都是聪明人,还用教吗?大王的意思是,今天的讨论不是在学校,书本都要高高搁起,谁肚里有啥说啥。不管是谁有了啥主意,尽管说出去。哪怕辩论得喉肿脖子粗,听者也不会满足。”他笑了,说道:“大王的心事,谁还能比我更清楚?” 在这个庭堂里,遇见了这种事,大家都很有兴致,好象在开众臣会议,没有木里王的命令,谁也不敢离去。何况,大家又遇见了千古难得的讨论话题,谁不想多听多学些知识,以补充自己的空虚。 喇嘛王一笑:“扎布虽知道我的心事,可,那也不能把书籍烧了?” 喇嘛众臣:“谁敢呢?没有书籍,怎充实我们的头脑?” 喇嘛王:“我不恼,只是想让大家继续聊。因为,今天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种对话,胜过多少学校。” 喇嘛近臣:“有些事,大家不说,有的我们还真不知道。” 喇嘛首相:“那还让这二位学者,讲些道理来施教?” 喇嘛王:“好,好。我看,有些事儿,还是知道些好。我希望二位不要有所遗漏?” 偌尔曼:“看样子,我俩来到木里,命该如此。现在可轮到咱们的头上了。” 纪蒲泰:“是的。我们讨论的都是稀少的事。” 喇嘛王:“你们所述,简直稀有。我们要听个事出有因。哪怕辩论得脸红脖粗,我也认。” 偌尔曼:“嗳,这可不要赶得太紧。不然的话,我们就答不出啦?” 喇嘛王:“这是你这方面的事情。关于讨论对答,你自有办法,越近乎自然,越稀奇古怪越好?” 偌尔曼紧张的心情放松了:“新西兰的土著毛利人,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兰吉神(天)是一个男人,他和他的妻子帕帕,不可分割地结合成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