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第三节 诺亚方舟 上 (第1/5页)
喇嘛们都坐着不动,聚精会神地急着听新的课题,也愿意借此洗洗脑子,换换思绪。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见过,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毫无疑问,他们象是一群鬼迷心窍的人,因为这些事都是木里人所不知道的,这些不知底细的人多么想听。 见无人吭声,喇嘛王也没动静,外交大臣开始好象犹豫不定,不敢放胆的先说出来。在稍停了一会儿,喇嘛王向大家使了使眼神,喇嘛们心知肚明,才开始出声。随后渐渐热烈起来。此后,客厅里只听见外交大臣的声音。大家都眼望着他,因为他是外交大臣,很有学问,书读得多,人也接触得多。在木里,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这样一位人物,突然会在这晚宴间出现,喇嘛们都觉得惊奇,但又理解。有重要客人,他岂有不陪之理。按照礼仪,这恐怕说不过去。况且,他还热情好客,对客人们,如同似一份协议快要签字似地,彼此微笑着。 外交大臣:“挪亚方舟,早些年我就听牧师说过,但具体故事,我还不知详情。二位学者,你们谁先说说呀?” 喇嘛王点了一将,对偌尔曼说:“你这欧洲小伙,这故事是发生在你们那里,你一定比别人知道得多。那你就先说?” 偌尔曼:“大王点将,我不敢不上。随着人类的繁衍,世风日下,人们在上帝眼里也改变了他的初衷,再说,人们以上帝眼中的恶为乐,这就为人类以后留下灾祸。” 外交大臣:“那有关这方面的事情,你说说,我们听听?” 偌尔曼:“在讲述诺亚方舟之前,我得先讲一幅米开朗琪罗的壁画‘创世纪’中,有关诺亚方舟和大洪水来临后的描绘。” 喇嘛王:“那幅画怎会与挪亚方舟有关?” 偌尔曼:“这不得不说到圣经。因为《圣经创世纪》记载的范围很广,认为‘方舟停在了亚拉腊山的群山之中。此外,亚拉腊山地区各民族的民间信仰,即在基督教徒,犹太教徒,******教徒大都相信的民间传说,也认为方舟确确实实漂到了亚拉腊山上。” 外交大臣:“那个亚拉腊山到底在什么地方,竟让这么多教徒相信方舟漂到了那山上?” 偌尔曼:“据传说,在土耳其东部,距伊朗以及苏联边境只有几公里的地方,有个阿纳托利高原,高原的高处有一块伸展的平原,平原上耸立着一座突起山峰。虽然它不是世界第一高峰,但它很久以前就闻名天下,它就是亚拉腊山。” 喇嘛众臣:“这山真不简单!就因为方舟漂到了它上面?” 喇嘛首相:“那事发生在是什么时间?” 偌尔曼:“这个具体时间也很模糊,谁也确定不了。不过,据说‘大洪水‘过后,挪亚方舟就漂到了亚拉腊山山顶上。有典籍证明,距今大约2000年前,基督教就把亚拉腊山,作为其信仰圣地的组成部分之一,而犹太教在基督教之前,就把亚拉腊山写入自己的宗教信仰的典籍之中了,若追根溯源,在犹太教之前,亚拉腊山就成了古巴比伦王国信仰的圣地之一。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历史,下面谁还有什么问题?” 喇嘛王:“那西方人,为什么起了亚拉腊山这个名?” 偌尔曼:“既然大王顺便提了这一句,那我就回答您。亚拉腊山这个词,起源于古代亚美尼亚的地名‘伊腊尔托’。在亚拉腊地区各民族的民间传说中,都认为方舟确确实实是漂到了亚拉腊山上。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它的全部内容绝不仅仅是一个神话,同时也是对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宗教学家以及所有热衷于‘方舟考古’爱好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外交大臣:“这都表现在哪方面?” 偌尔曼:“在以往的数百年间,人们寻找方舟的热情不减。曾不断有报告说,游人以及骆驼商队在眺望亚拉腊山时,有人看到山顶附近有一只巨船,有的不仅看到了巨船,还走到了巨船的附近观看。不仅如此,当地居民还从方舟表面取下了碎片,作为驱除疾病,灾难以及病毒的神奇之物使用,或作为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护身符佩戴。” 喇嘛首相:“这方舟既神秘又奇怪。我想,人们寻找它时,一定会有危险而带来伤害?” 偌尔曼:“不错,没有人会否认,要寻找挪亚方舟,是件容易的事,这不仅需要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更需要有能承受攀登亚拉腊山的勇气和力量,还得有那高超的攀登的技术能力。因为,在土耳其语中,亚拉腊山意为‘惩罚之山’。” 喇嘛众臣:“那为什么是这个名字?你说说其中的含义?” 偌尔曼:“这让队长解释。因为他是攀登高手,自知其中的道理。” 纪蒲泰:“你这是让我打开话匣子……它之所以得此名,也许就是因为它经常发生雪崩和山崩,同时还有迷雾长年隐伏的大裂缝,地震和火山爆发,导致的大量的有害气体,会伤害人命。再说,由于构成亚拉腊山的的花岗岩,对闪电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它也给登山者带来了雷击的危险。” 喇嘛王:“因为它是教徒们心中的圣山,神圣不可侵犯,所以,谁打扰它,就会带来危险。” 扎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神难道会对这事置之不理?” 外交大臣:“圣山是不会轻易让人们亲近它哩。” 喇嘛众臣:“它之所以危险神秘,自有其中的道理。” 纪蒲泰:“不但是现在,远在千百年前就是这样的啦。就在近代,19世纪初,配备了登山工具,四分仪,海拔测量仪,照相机等装备的登山队,历经艰险终于登上了亚拉腊山。但是,这个探险队在山顶上并未发现,一看即知的巨船残骸,只是确认冰河下有个船形的影子,或只看到了山顶附近的冰里面,有经过加工的木制横梁。” 喇嘛王:“这事儿非同寻常,巨船藏得很隐秘,岂能轻易亮相?” 纪蒲泰:“有人相信,巨船的确隐藏在山上。” 喇嘛近臣:“是呀,你就拿这事如何向我们作解释?” 纪蒲泰:“我也在不时地问自己,几千年以前的船,怎么会跑到高山顶上去了呢?这或许只有神力才能办到的事。不过,这些疑问,也并非难以解释。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相信,发生过大洪水这个假说——海啸洗劫了田野,山谷,毁灭了文明,才发生了这种事情,把逃难的船冲到了高山上。亚拉腊山上的方舟可能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