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第四节 浑仪简仪 (第2/7页)
他说的话就得实行。因此,他在我眼中,就是天子骄子……他是怎么说的?” 纪蒲泰:“他在所著的《浑天仪图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犹壳之裹黄。’又说:‘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复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统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他还把天体周日运动比喻为:‘天转如车榖之运也。’” 偌尔曼:“这是多么明确的‘天球’概念,在中国的古代,能产生这种概念,真不简单。我有个问题,是不是张衡的宇宙观,就是天是‘鸡蛋壳’,地是‘蛋中黄’呢?” 纪蒲泰:“张衡是宇宙无限论者,他认为天外仍然有天。关于这一点,他在《灵宪》中,说得很清楚:‘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偌尔曼:“这说明,后汉天文学家张衡,懂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他这种思想很超前,西方人有些望尘莫及?了不起!” 喇嘛王:“为了对浑仪的构造有所了解,你们得从张衡的描述,将天体的坐标系统,做些简略介绍。” 纪蒲泰:“那好。我们暂且想象以地球为中心,做一个很大的天球,把地球自转轴延长,在天球上得到两个交点。在北边的是北天极,而相应于地球南半球的是南极。” 喇嘛众臣:“那你还得说出其中的道理?” 纪蒲泰:“你们不用着急,我来告诉你……把地球的赤道向外扩展,一直扩展到天球上,得到天赤道。一个天体和赤道的角距离叫赤纬,和天极的角距叫去极度(显然它是90度减去赤纬的数值)。在赤道上选一原点,天体和这一原点在赤道上的角距离叫赤经。” 喇嘛王:“你解释得还真行。我来一点补充,我国把某一颗星,与它所在宿的距星在赤道上的距离,用度来表示,叫入宿度。显然测量的是这些天体的赤经差。下面,还是你们说吧。” 纪蒲泰:“我国古代就是用去极度,和入宿度表示天体的位置。这个坐标系统类似于现代的赤道坐标系统,它正是‘浑天说’的系统,是制造浑仪的理论依据。” 喇嘛首相:“啊。这就是张衡的宇宙观,天外有天。那他可真是神仙,竟然把天外之事看穿!” 喇嘛众臣:“所以,他才能制造出举世无双的浑仪,领先世界第一!” 外交大臣:“可,我们却不知道天体是怎样运转的?” 偌尔曼:“我来告诉你们一个大致。太阳在天空一年位置的变动,也在天球上画出了一个大圆,叫做黄道。以黄道为基础,用黄经、黄纬表征天体的坐标叫黄道坐标系。它和天体周日运动的关系复杂,不如赤道坐标系来的方便。” 喇嘛众臣:“那古人是怎样观天?是观黄道,还是赤道?” 纪蒲泰:“不管赤道、黄道、以地平面和天顶(头顶上方)为基础建立的坐标,叫地平坐标系,它表示天体高度和方位的变化,很是直观。” 喇嘛王:“可惜,它不能象赤道坐标系统的数量,便于比较,便于长期使用。” 纪蒲泰:“因此,我国保存下来的著名古星图,都是赤道坐标系统。” 喇嘛王:“以上三种坐标体系,我国古代都曾采用过。” 纪蒲泰:“大王所说的不错。但是,赤道坐标系的采用,以我国为最早。” 喇嘛王:“这我也知道。这既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一的特点,又是一大优点。” 纪蒲泰:“既然说到这点,我也就再解释一点。黄道和赤道在天体上,也有两个交点,这就是二分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 喇嘛王:“我再补充一点,就全面了。黄道上离赤道最远的两点,是冬至点和夏至点,简称二至点。” 喇嘛众臣:“大王的天文知识,在木里没人能比,我们真服,真服。” 喇嘛王:“我只不过是看书多,随便说说而已。哪来的很多知识,关于天文学,我们还的跟二位学者学。你们说,你们说……” 纪蒲泰:“大王所说的,我们也喜欢听。因此,我要把在某个地方所观测到的天极的事谈一谈,因为,所观测到的天极出地平的高度是该地的地理纬度。东汉时建都洛阳,该地地理纬度约36度,故张衡说北极‘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 喇嘛王:“张衡的《浑天仪图注》,把浑仪的理论基础阐述的十分明白。” 纪蒲泰:“有一点,你们或许并不明白。但浑仪却不是汉代才出现的……” 喇嘛王:“这又怎么说?” 纪蒲泰:“根据研究,张衡的精辟论述,是对前人经验的宝贵总结。” 喇嘛王:“那么这事还肯前?这证明我们的前人更不简单,竟在汉代之前就发明创造过浑仪?只是在汉代浑仪的结构有了更高的发展。” 喇嘛众臣:“张衡,真英雄!” 外交大臣:“我们通过你的介绍,对天球坐标系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还是往下说下去,才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纪蒲泰:“这样一来,你们对浑仪的结构就容易了解了。” 喇嘛首相:“那好,你往下介绍,也好让我们把那浑仪的摸样记牢。” 扎布:“他说什么,我都喜欢听。” 喇嘛众臣:“但愿真是如此,那末浑仪的事情可就了解得更清楚了。” 纪蒲泰:“我会说清楚的。仪器下方那栩栩如生的四条铜龙是基座,上半部由六合仪,三辰仪和四游仪三部分组成。六合仪是地平坐标和赤道坐标的框架,它由地平圈,赤道圈和通过天顶。天极的子午圈三个大圆环组成。” 喇嘛王:“这种复杂的仪器,我有些不明?那圆圈怎么转动?” 纪蒲泰:“这正是中国古人聪明之所在。张衡那些先人所设计仪器自有道理。天南极和天北极可以安轴,使仪器绕极轴旋转,以达到和天体周日运动同步的目的。” 喇嘛众臣:“那怎样让仪器保持水平?以达到观测的准确度?” 纪蒲泰:“地平圈上有水渠,水沿环流动用以取平,是早期的水准器。子午圈上从南天极开始,分成两个半圆周,分别刻画度数,北极处是182又八分之五度。整个圆周共计365又四分之一度。它可以测量位于子午圈上天体的去极度。” 偌尔曼:“我见到的那架仪器的北极出地平39度强,是北京地去的地理纬度。这说明,该仪器铸好后安置于北京。” 喇嘛王:“你还真行,能亲眼目睹该仪器,那是你的福气!不说题外话了,你们说下去。” 偌尔曼:“那我就班门弄斧了。” 喇嘛王:“只要你知道,没有什么不好。尽管说下去。” 偌尔曼:“那浑仪,我看得仔细。中间的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