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第四节 尧舜禹记 下 (第2/4页)
。就是对帝尧而言,也有困难啊。因为能知人善任,说明有智慧,能够官得其人。安定百姓是施加恩惠,老百姓当然心欲归附,既有智慧,又能惠及百姓,又何必担心象欢兜那样的人呢?何必要流放有苗部族呢?何必畏惧巧言令色的jianian诈之人呢?’。” 喇嘛首相:“那皋陶又有何言相对呢?” 喇嘛王:“这下该蒲泰说了。我想这段历史他应该知道,让他补充一下,岂不更好。” 纪蒲泰:“那我就直接叙述了。皋陶说:‘哦,你说得也很好。可是,人只有具备了九种品行,才能说他有德性,才敢说:可以重用了。’禹问道:‘九种品行是什么?’皋陶坦然地说:‘胸怀宽大而能谨慎自持,温柔而能自立,诚恳而能恭敬,治理政事而能认真,遇到烦乱而能果断处理,正直而能温和,简朴而能廉政,刚强而能笃实,坚强而能合于仁义。用这九种品行磨练自己,对自己是件很好的事情。’皋陶见禹默不作声,便正正经经地对禹说:‘在这九种品行中,如能每日发样其中的三种,早晚勤加勉励,就可以管好一个部族。如能每日严格砥砺其中的六种品行,以之做事,就能治好一个邦国。就种品行若都能做到,就能官得贤俊,人才云集,百官廉政。如能与天时相协调,那么,各项事业,都会取得成功。’” 纪蒲泰望着木里王说道:“大王,我说得还行吗?” 喇嘛王:“那我还有说的。皋陶还说道:‘禹,不要效人安逸纵欲,伤了国是,而应兢兢业业。让官职之人都日理万机,不要使官位形同虚设,要让官员们各尽其责。因为他设众事,需由人代为完成。再说,世间的次序固定不变,因此要敦厚五种伦理关系啊!’皋陶还语重心长地说:‘世间的秩序是等级高下的。所以,才有五种礼仪的等级规定啊!政事需要上下齐心协力,真心实意才能做好啊!’皋陶又用手指了指上面,说道:‘上天总要眷顾有德之人,所以,五等礼服会各有各的纹饰啊!上天总要惩罚有罪之人,所以,五种刑罚才会各有各的用处啊!你呀,要顺天行事,政事才会越做越好啊!’。皋陶有向禹挑明说:‘实际上,上天的明辨,来自我们人类的明辨。上天的赏罚,来自我们人类的赏罚。通过我们人类的活动,天人才可以上下相通。最后,我还要告诫一句。所以,有土之君,要好好治理国家啊!我讲的,可以实际做到吗?” 喇嘛众臣:“那大禹怎样回答?” 喇嘛王:“禹说:‘啊,按照你的话做,一定会将国家治理出成绩!” 喇嘛首相:“那皋陶满意了吗?” 喇嘛王:“皋陶也很谦虚地说:‘我缺乏才智,只是想帮您治理好天下啊!” 喇嘛众臣:“那大禹又干出了哪些政绩,值得后人学习?” 喇嘛王:“帝舜还想对他再一次考验,于是他说:‘禹,你要掌权,来,我得听听你自己的高见。’禹拜伏说:‘哦,既然接班,我还有什么好谈?我想的只是每天如何干好政事。’可皋陶却问道:“哦,你用什么办法开展工作?” 偌尔曼:“这可问到点子上了。那禹怎样会答呢?” 喇嘛首相:“是啊。大禹怎么说?怎么才能治理好一个古老的中国?” 纪蒲泰:“禹说:‘如今天下,不得安宁。天降洪水汹涌,淹没群山峻岭,冲坏良田,毁了家园,老百姓全被困在水中。我怎能不焦急心痛,依据道路的不同,换乘四种不同的交通工具,因着山势,带领臣民,砍削树木,作为标志,与益一道,给民众提供可食的鸟兽鱼鳖。紧接着,我率领民众,日夜不停,疏浚九条河川导向大海,疏通沟渠引向江河。与后稷一起,领导百姓播种五谷,使天下黎民有粮可食。并且修通道路,疏整江河,互通有无,将积聚的货物运到急需的地方。这样,老百姓有粮可事,有物可用,心里欢畅,各个邦国的局势也就趋于稳定了。’” 喇嘛王:“说得好。所以皋陶才说:‘禹呀,你办事可真高明啊!’可大禹却说:‘哦。帝尧,您要在官员们面前,行事谨慎啊!’。” 喇嘛首相:“那帝舜听禹的话了吗?” 喇嘛王:“那帝舜只是:‘哦’了一声,就不再言语了。可大禹却继续奏道:‘遇事要镇定自若,可化险为夷。因为,假如您的辅佐之臣直率,您稍有慌乱,就会引发重大的sao动。如果您能运筹帷幄,显示自己秉上天赋予的使命而行事。那么,上天将会再次赐予您吉祥。” 扎布:“那帝尧怎么想?” 喇嘛王:“那帝舜说:‘哦。我想的正如你说的。辅臣就象常帮忙的邻居,邻居就像辅佐的大臣!’。禹点头称道:‘是这样的!’。那帝舜接着就说:‘辅臣就如同四肢和耳目,我想支使百姓,你们就会出动协助我。我要在各地施布功德,你们就会具体执行。我想看看古人那时的景象,你们就会给我画出那时的日月星辰,高山江河,飞龙锦鸡,做出那时的宗庙礼器,水草纹饰,灶火形状,细碎米粒,纹锦花纹,生产工具,刺绣服饰,并用多种颜色涂在布料上,做成那时的服饰。是你们使我知道了这些知识。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观察政治是否有慌乱,以便向各地发布正确的政策,是你们帮助我采撷民风,让政策执行成功。我要是说错了,你们一定要纠正。你们不要当面听从,背地议论。各位臣公,要用心辅佐我啊。对于那些愚顽jianian邪的人,要是他们不明白这些,你们一定要明确严加批评,鞭挞训诚,记录在册,促人上进。考察官员,要听取民众的意见。干得好,就要提拔,干得差,但能及时改正的,可以留任。否则的话,就施以刑罚。” 喇嘛众臣:“听了帝舜的忠告,那禹怎样回答?” 喇嘛王:“这事儿也该蒲泰说一说呀。” 纪蒲泰:“遵大王命,我就说给大家听。若有不足之处,请大王补充。” 扎布:“你说,我们听。那些古老的往事,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怎能与你们附声?” 纪蒲泰:“我往下说啦。大禹说:‘是啊。帝舜,普天之下,乃至天涯海角的芸芸众生,各邦国的贤才,都是您的臣民,都可以为您所用,帝王的话,谁人不听?帝舜啊,您一定要广泛听取臣民的意见,试用他们一定要以功绩为标准,谁若有工,谁若有过,一定要赏罚分明。对有功之臣,定要用车辆、或礼服作为对他们的赏赐。对于乱国的妄宁之臣,定要除掉,或发配偏远地苦役。如果能做到这些,谁还敢不推贤礼让?谁还敢不服从命令?如果您不这样做,而是不分好歹,同等对待,那么,即便天天有人给您提意见,也视而不见,也不会把国家治理好。” 喇嘛王:“说得真好!那大禹还有什么话呀?说给大家听听吧。” 纪蒲泰:“那大禹可真不平凡呀。为治理好中国,他还有话给帝舜说:‘我觉得执政为民,不要象丹朱那样桀骜不驯,游手好闲,残暴凶蛮,日夜纵欢,饮酒作乐。枯水季节仍乘船乱游,还呼朋引伴到处**,弃黎民百姓不顾,弃国家政事不管,以致断子绝孙。有鉴于此,我在涂山娶妻,仅用四天。我的儿子启,哇哇直哭,我也顾不上爱抚,********忙着平治水土。’帝舜说:‘这都是你的长处。那你还有什么德行?制定了什么行政?讲给天下人听听。’大禹只好遵命,说道:‘我想,您不会忘记我是怎样执行您的政令。后来,我又帮您制定了五服之制,影响远及五千里之外。并将天下,化为九州,每州都十二师军,驻防四境,天下稳定。随后,还相应建立了伍长制,有了长官。各个部族都能按照政令,将国家政事完成。那时,只有三苗顽固不化,拒绝服从命令。舜帝呀,这一点,您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