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第一节 O与密宗 (第2/4页)
喇嘛王:“你真想听呀?好,我就让人拿出来,让人看看吧。” 偌尔曼:“那太好啦!我怎么感谢您呀?” 喇嘛王:“这是让你见识见识西藏的文化,感谢什么。” 喇嘛近臣见大王发话,赶紧让人去请出那幅唐卡,以便让众人欣赏它。 得令后,不多时,有几位喇嘛从后殿库房,抬出一幅巨幅唐卡,大家顶礼膜拜后。他们才小心翼翼虔诚地展在众人面前,供大家参观。 为了便于看清,喇嘛王命人多点燃了几盏酥油灯。殿内顿时增添了光明,众人这才看得更清。 灯火通明的殿厅,顿是凝重起来:《白琉璃》唐卡,整幅画是一个完整的坛城图,中心有五个同心圆,它依据地大、水大、空大、风大以及火大的表相依次设置。在代表茫茫宇宙的黒色圆圈内,上面画了很多星球,一个星球用一种动物来代替,并各按一定的轨道运行。 喇嘛王:“你们仔细观看。以我所见,这反映了藏传佛教的宇宙观,在这幅唐卡中,也就是曼荼罗的宇宙观。” 偌尔曼:“可唐卡上的那些图形,所表现的是什么意思,我可不懂。还请大王讲清,以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 喇嘛王:“我看你此时,有些激动。这些图形,可不是让你一下子就能看懂,你得慢慢学习,逐步了解,才能将其中的知识默记心中,把图中的表示理清。” 纪蒲泰:“我看,大王就直接明示吧?” 偌尔曼:“是呀,大王解释吧?” 喇嘛王:“那我就讲一下密宗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 偌尔曼:“您是说,这里面能解释最神秘莫测的密宗宇宙真理?” 喇嘛王:“是的。但我的解释还是肤浅的。 偌尔曼:“大王谦虚,谦虚。我们还得更好地向您学习。” 喇嘛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无止境。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你们瞧,整幅画面,从所画的动物图形来看,于通常所划分的天体十二宫,完全一致:牛表示金牛宫、羊表示白羊宫、双鱼表示天鱼宫,或二鱼宫,宝瓶表示宝瓶宫、蝎子表示天蝎宫、女人表示双女宫、狮子表示狮**、男女表示双**等等。” 偌尔曼:“这有些象天文图。可这些天体究竟含有什么深层次的意思,我还是不懂,而且还希望藏人对这些是怎样的看法?” 喇嘛王:“你想真正了解透彻呀?这可不是一句半句话,就能讲得完的。根据这些天体星宫的化分,人们就能推算出准确的藏历历法。这种推算方法一直延用至今,在藏区,佛教徒与喇嘛们都依靠它,来观察四季变化与鸟兽生长的情况。” 偌尔曼:“这不由地让我想起,13—15世纪的意大利,有一幅比萨公墓内壁画。我希望大家能一起和我分享其中之谜?” 喇嘛王:“那你就说出来,那幅壁画在哪里?让在座的和你一起分析。” 偌尔曼:“在意大利,比萨公墓位于斜塔旁的一个大教堂旁边,是一座长方形建筑。外墙是白色的大理石墙面,中间是回廊围住的庭院。使我感到疑惑的是,这幅壁画是回廊数幅精美壁画中的一幅。” 喇嘛众臣:“一幅画有什么疑惑的?” 偌尔曼:“不错,一幅画没什么,但画的内容使得探讨。” 喇嘛王:“那幅画画了什吗?值得你惊讶。” 偌尔曼:“比萨公墓内壁画上的布斯的宇宙学,则展示了古代西方人对宇宙的认识,天被绘成圆形的。” 喇嘛王:“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叫我说,这和中国古代科学家认为天是圆的观点,不谋而合。” 偌尔曼:“这也许是巧合。这不能不让我多想到,圆周率是第一个巨大的圆形之谜,为东西方古代数学家所着迷。” 纪蒲泰:“正如你所想的,中国的戴震绘制的‘弧田图’计算法,都一般引用的是一些古老的数学书。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如汉以后一些数学家刘歆、刘徽、扬辉等,凭记忆转录《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或《随书》等。其中说是周初的商高是第一个计算圆周率的人。所谓‘周三径一’,时间约在公元年前1200年。可惜,只是拿不出实物证据。” 喇嘛王:“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时候,已是5世纪南北朝刘宋时期。但不知他是否用到数字‘0’?看来,这‘0’的圆形,还真是千古之谜!我记得,我们上次的讨论,还未进行到底。” 偌尔曼:“不过,在毕达哥拉斯派《残篇》文献中,就记载着这句话:‘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但那时的‘o’,还远不是后来算术中的零,或阿拉伯人的‘0’。” 喇嘛王:“那你还得说清,零‘o’在西方人心中的概念?” 偌尔曼:“在西方17世纪,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论述了椭圆、抛物线与曲线‘都满足于逆平方定律’。就是到了18世纪,法国神学家帕斯卡尔,在16岁就写出了惊人的《论圆锥曲线》,提出了‘帕六边定理’。” 纪蒲泰:“由此让我想到,撒母尔华森的圆形钟表。” 喇嘛众臣:“那圆形钟表有什么好,和牛顿又有何关系?” 纪蒲泰:“或许你们并不知道,撒母尔华森曾为牛顿做过钟表。” 喇嘛众臣:“种表我们确实见过得很少,但你为什么单单喜好为牛顿做的钟表?” 纪蒲泰:“在牛顿时代,那时钟的规则性和反复性,使它们成为理性时代的宇宙模型。” 喇嘛王:“啊,这可的确使人震惊!那时的机械钟,为什么会在人们心中,成为宇宙模型?” 喇嘛众臣:“是啊,我们实在弄不懂?” 纪蒲泰:“因为在牛顿去世之前,他所宣称的那些话,可能就是最好的回答,也很可能既指他的人生也指他的科学研究。” 喇嘛首相:“他究竟说来什么?” 纪蒲泰:“他说:‘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块美丽的石子。至于真理的大海,我还没发现呢!” 喇嘛王:“伟大的人,就是谦虚。” 纪蒲泰:“更何况他头脑里还装着那么多科学知识,给人们以启迪。但是,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亲老帕,关于‘帕斯卡尔蜗线’的著名研究,在西方人的概念中,‘o’与零,还是两回事。” 偌尔曼:“这问题先暂时搁起。在这里,我还有一幅15世纪波提切利绘的油画,值得一提。” 喇嘛王:“那又是一幅怎样的画,使你这样急?” 偌尔曼:“所以,我不得不说那奥古斯丁的书和浑天仪。” 喇嘛王:“奥古斯丁又是何方人氏?” 偌尔曼:“奥古斯丁是中世纪的一位主教和牧师,也是形而上学者。他的思想跨越了天国和世俗的界限。” 喇嘛王:“何以得见?” 偌尔曼:“在波提切利的画中,他身着红色教袍,坐在一间富有人文气息的书房里。在摆满各种几何图形装饰的书桌旁,他正陷入沉思,手中的鹅毛笔停在半空中。书柜里他的书上绘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 纪蒲泰:“这暗示着,他对几何学很有兴趣。” 喇嘛王:“啊,甚至还有研究!” 偌尔曼:“还是大王看得透。更值得我们研究的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