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第四节 古类人猿 (第1/2页)
喇嘛王:“啊,原来猿还没有真正变成人?所以,才叫它们为类人猿。” 偌尔曼:“那是类似人的猿。有一种类人猿,最早是1934在印度北部山地,发现了它们的上颌骨碎片化石,定名为‘腊玛古猿’。” 喇嘛王:“啊,原来‘腊玛古猿’是在印度发现!那是不是只在印度发现,别的地方就没有这些化石碎片?” 偌尔曼:“以后,又在肯尼亚、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有所发现。” 纪蒲泰:“在中国云南禄丰县,也相继发现了这种古猿化石。我国定名为‘绿丰腊玛古猿’。经测定,它们生活在距今一千四百——八百万年前。多数古人类学家认为,它是人类远祖,从猿到人的过度类型。” 喇嘛众臣:“你们所说的这们多古猿,让我们怎好分辨?” 喇嘛首相:“这可不是辩经,他们所说的事情,我们只有认真听,才能慢慢地懂。” 偌尔曼:“至于距今三千多万年前,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里的古猿,也叫‘森林古猿’,它又是我们人类和现代猿类的共同祖先。” 扎布:“啊,原来人类的共同祖先,都是猴呀!原先,我只知道猴是藏人的祖先,这事儿可不平凡!” 纪蒲泰:“此言不差。腊玛古猿在长期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中,经历了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它们的脑量逐渐增大,运用石块和树枝的机会越来越多,技能也越来越熟练。终于,大约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它们学会了把石块相互碰击,制成更尖,更锋利的石块和石片。与此同时,它们也知道把树枝折断,制成长短相宜而尖利的棍棒。” 偌尔曼:“这时候的古猿已经基本脱离了动物界,不只是本能地从地上,捡起一些天然石块,或树枝,而是自己能够制造工具了。” 喇嘛王:“这样很好,经你们一解释,我算明白了。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从古猿用自己的双手,制造了世界第一件工具那一天起,即使是最简单、最粗糙、最原始的工具,也很有意义,它也标志着类人猿超出了动物范畴。这真是人猿相揖别呀!” 喇嘛众臣:“这象征着啥?” 纪蒲泰:“你们应该明白了。这是在地球几十亿年漫漫地史上,发生了一件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事件——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聪明智慧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磨砺中,终于诞生了。” 偌尔曼:“从此,地史揭开了新生代第四纪人类克服自然磨难的伟大时代。” 纪蒲泰:“因此,第四纪又称为‘人类时代’。” 喇嘛王:“那时的人类可真豪迈!跨进了一个完全崭新的时代。” 扎布:“真不赖,真不赖。猴子终于变成人了!” 纪蒲泰:“你们也都说得好。但是,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寒冷的冰期和较暖的间冰期交替出现。” 喇嘛众臣:“这种事儿,你们怎么看?” 偌尔曼:“以我看,人类也正是在这种极其艰难而十分恶劣的环境中,经受住了磨练。” 喇嘛王:“人类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也在锻炼改造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纪蒲泰:“所以,人类终于直起了腰板,两目向前,挺直了脊骨,脱离了动物,四肢在比较发达的大脑的指挥下,什么都不怕,挺胸阔步,大步向前迈进了。” 喇嘛王:“那他们都走过了什么路?经受了什么苦,组建了什么族?” 纪蒲泰:“若说生活在距今二百万年至三、四十万年前的‘古猿人’,我们可有谈不完的话题。” 喇嘛众臣:“装在肚里,不如说出去。也好叫我们听在耳中,记在心里。” 喇嘛王:“他们会满足你们的。不过,这些人类的演变史,听上去,满有意思!” 纪蒲泰:“那我就告诉您。例如,我国先后发现的‘中国猿人’(北京人)、陕西‘蓝田猿人’、云南‘元谋猿人’等,古猿人骨骼化石,都清楚地标明,他们已经学会利用自然火。后来,并把火煨养在山洞里,以避寒气。” 喇嘛王:“有道理。火,不仅可以御寒取暖,而且也能烤rou煮食,有能抵御野兽的侵害。” 喇嘛众臣:“那火可真厉害!从此,他们可以吃上熟食,满口香味地填饱肚子。” 纪蒲泰:“是啊。火,使我们的祖先,在任何气候条件下,也可以生活,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之中,有立足之地。” 偌尔曼:“所以,火,照亮了人类的前程。” 喇嘛首相:“第一个发明使用火的人,可是立了一大功!” 偌尔曼:“另外,古猿人也懂得成群结伙集体狩猎,并利用悬崖峭壁去围捕古象,,剑齿虎等兽类。更重要的是,古猿搬进了山洞,有了这个家,什么都不怕,生活、安全更有了保障。” 喇嘛王:“照你们说,这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猿人阶段’?” 纪蒲泰:“既然大王这样论断,我也赞同您的意见。” 喇嘛王:“那你就再解几言,以证实我的论断。” 纪蒲泰:“只要大家不烦,我就再接着上面的话题,续上几言。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至五万年前,地史上为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人类进入了‘古人阶段’。那时,人类已经知道用兽皮蔽体,告别了赤身裸体的时代。” 喇嘛众臣:“那你是否能找出一些证据?让我们听得心里服气。” 纪蒲泰:“我只能据少数例子,说明问题。例如:我国发现的‘河套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