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二章、第三节 大金字塔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第三节 大金字塔 上 (第1/6页)

    喇嘛王:“新旧思想虽然反复无常,但是有一样却牢牢地耸立在地上,那就是古代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金字塔。可我就是不明白,埃及法老为什么要修建那些金字塔呀?金字塔真的是法老的陵墓吗?”

    偌尔曼:“这里面的问题多多。”

    喇嘛王:“那你就先说说?”

    偌尔曼:“埃及的金字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绝大多数都建筑于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时期。这些经历了4000多年沧桑的巍峨壮观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埃及首都开罗附近。尼罗河上游西岸吉萨等地。这些建筑物至今仍傲立于天地之间,吸引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喇嘛王:“那这些金字塔,那个最大呢?”

    偌尔曼:“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埃及学专家们认为,位于吉萨的大金字塔,是由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于公元前2500年(这一时间并不确定)作为法老死后的基地下令建造的,第二座大金字塔以及狮身人面像,则是在后来的法老卡夫拉统治时期建造的。卡夫拉的儿子,后一任法老曼卡拉王,又下令建造了第三座大金字塔,以及那些小金字塔。”

    喇嘛众臣:“那么多的金字塔,都啥样呀?”

    偌尔曼:“吉萨的金字塔坐落在高原之上,外观宏伟,与开罗旧城隔着尼罗河遥相呼应。现今,这一金字塔位于吉萨市南郊的沙漠地带。每座金字塔的东墙外都建有一个神殿,有一条小路从这里倾斜而下,一直延伸到位于尼罗河边的一个神殿门前。”

    喇嘛首相:“那小路,为什么会延伸尼罗河边的神殿前?”

    偌尔曼:“古埃及学者认为,那些死去的法老在通过船只运到尼罗河岸边后,正是经过这条小路,开始他们最后一段旅途的。吉萨高原最东边耸立着狮身人面像,及其相关神殿。此外,吉萨高原上,还建有6座小型金字塔。据说,这些金字塔也是用作墓地的。”

    喇嘛王:“那胡夫是何许人物?”

    纪蒲泰:“胡夫一译库孚。古希腊人称之为齐阿普斯,是斯尼费鲁的儿子。古希腊埃及学者认为,他继任国王时期,下令为他自己建造了最大的金字塔,成为古代金字塔建筑登峰造极之典型代表。”

    喇嘛王:“所以,它才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可它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不知道呀?”

    偌尔曼:“经过现代人的勘察估计,塔高原为146。59米(经过长期剥蚀,现高为137米),塔基呈四方形,每边宽约230米,塔基面积达52906平方米。沿塔绕一圈约合1公里。”

    喇嘛王:“这可是个规模宏大的建筑,可它用了多少建筑材料?”

    纪蒲泰:“据现代工程学者们统计,整座塔公用了巨石230万块,每块平均重约2。5吨,最大的石块重达30吨(或50吨)。如果把所用的石块全部敲碎,铺一条一尺宽的路,可围绕地球一周。建筑工艺水平颇高,为近代建筑家所惊叹折服。”

    喇嘛王:“那都具体体现在哪儿呢?”

    偌尔曼:“我来说,塔面所用的石块都经过细工磨平,全部石块都使用叠砌法,没有使用灰浆或其它任何黏合物作黏合,完全是其石块本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十分坚固。”

    喇嘛王:“这跟我们康区的石砌碉楼的砌墙技术十分相似。我们康区的砌墙技术高超绝伦,石片间没有古代汉人筑城时,所用的那种糯米灰浆嵌缝,可堆砌五六十米高。而且屡经地震摇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不倒。”

    偌尔曼:“那是康巴人的建筑水平高!”

    喇嘛众臣:“这个我们都知道,还用你讲。你还是讲一讲塔里面什么样吧?”

    偌尔曼:“当考察的人们,顺着通道进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国王的墓室时,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四壁的石块加工极细致,缝隙密合,虽不施泥灰,但连一根针或薄刀也不能插进去。”

    喇嘛首相:“由此可见,那些建造墓的工程是何等细密,令人惊奇?”

    偌尔曼:“可以说这座塔的精确程度,已达到了极致。甚至连近代一些建筑物也望尘莫及。”

    喇嘛王:“那塔的建造达到了什么精确程度?”

    偌尔曼:“据现代学者测算,塔的底面的四个角接近90度,东北角90度03分02秒,东南角89度56分27秒,西南角90度00分33秒,西北角89度59分58秒;底部各边的长度最大误差不超过20厘米。”

    喇嘛众臣:“啊,这么高大的建筑,竟建造得如此精密,看样子埃及人的建筑技术,不可低估,不可思议?”

    纪蒲泰:“正是这样子。胡夫金字塔不仅外观巍峨雄伟,而且内部结构极为复杂和神奇,并饰以雕刻,绘画等艺术品。塔内有国王墓室、王后墓室和地下墓室。此外,还有通往各墓室的甬道、大走廊和通气孔道,俨如一座‘永久地下宫殿’。”

    喇嘛王:“就这些?我觉得你还没讲完。”

    纪蒲泰:“墓室的入口,在塔的北边,离地面约13米处,从入口到墓室,有一条长100多米的低矮狭窄的甬道。墓室高约6米,顶盖是平的,用重达400吨的大石板建造。”

    外交大臣:“在古代,竟能用如此重大的大石板建造墓室顶盖,可见古埃及人的吊装是多么高超!”

    偌尔曼:“埃及人建造墓室是不惜工本的。王室极为奢华,是用从900公里以外的,阿斯旺开采的花岗岩砌筑的。”

    喇嘛王:“那工程量可不小,由此可见王室的建造是如此艰巨艰辛啊!”

    偌尔曼:“还有些事情,我得告诉您。王棺也是用红色的花岗岩所制。法老的干尸——木乃伊存放在墓室里。”

    喇嘛众臣:“王棺是石头做的!那存放法老的墓室,究竟是啥样子?”

    偌尔曼:“墓室上有五层房间,布局雅致美观。金字塔的前面,原来建有祭殿、长廊和河边殿堂,塔的四周还有后妃亲王、高官贵族珠宝满室的石墓。胡夫的母亲希泰伊尔的坟墓,就在胡夫金字塔东侧的不远处。”

    喇嘛王:“这些墓室的建筑,是否都有记录?”

    纪蒲泰:“大王提出的问题,我只能这样回答您。这牵扯到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之说。”

    喇嘛众臣:“那你就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纪蒲泰:“金字塔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演进是由‘马斯塔巴’逐渐演变发展而成的。”

    扎布:“那马斯塔巴是什么意思呀?”

    纪蒲泰:“马斯塔巴是阿拉伯文Mastada的音译,原意为‘石凳’,起源颇早。”

    喇嘛王:“那石凳的意思,我们可不懂?需要你进一步说明。”

    纪蒲泰:“他们所说的石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