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见716涅槃_第四十三章、第一节 斯芬克斯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第一节 斯芬克斯 上 (第1/4页)

    喇嘛众臣:“那是不是又是发生在埃及?我们也急着听哩。”

    偌尔曼:“那我就一句话说到底,其实那是发生在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之谜。它来自神话传说。按照古的神话传说,狮身人面像是在忒拜城外,由巨人堤丰与妖蛇厄喀德娜所生的一个怪物。”

    喇嘛首相:“那怪物长的什么样子?”

    偌尔曼:“那怪物有美丽的人头、狮子的躯体、带着翅膀,名叫‘斯芬克斯’(Sphinx)。要说‘斯芬克斯’这个词,是从埃及文Seshpankw演变而来的,原意是‘人像’。”

    喇嘛王:“那这‘人像’,是否能和狮身人面像联系在一起?”

    偌尔曼:“我就知道大王想问到底。”

    喇嘛王:“是的,你猜中了我的心思,但我不知斯芬克斯是啥意思?”

    偌尔曼:“我就给您讲讲这个故事。斯芬克斯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会了许多谜语。但是,他生性残暴,横行霸道,整年日日夜夜都蹲在大路口旁边的悬崖上,想残害无辜。于是他用各种古怪的谜语,去询问过路的人。”

    喇嘛众臣:“他是在拷问路过的人吗?”

    偌尔曼:“是的。这个残暴的家伙,心中的隐秘可不好说。如果行人不能猜中他提出的谜语,他可毫不客气,就把行人撕得粉碎吞食掉。”

    扎布:“生吞活吃掉行人,那他的罪恶可不轻!”

    喇嘛王:“他这种罪恶行径,连国王也没法他了吗?”

    偌尔曼:“一时间,国王也无计可施。就这样,由于猜不中谜语,而被他吃掉的过路人,无计可数,多得无法统计,甚至连国王克瑞翁的儿子,也被他吃掉了。”

    喇嘛王:“那如何是好,难道这事儿,连国王也不管了?”

    偌尔曼:“那能呢?那有失去儿子的父亲不悲痛!国王心中万分悲愤,发出悬赏告示,宣布谁能除掉这个恶魔,谁就可以获得王位,并可以娶王后为妻。”

    喇嘛王:“那埃及是否有人敢揭这个告示?为民除害!”

    偌尔曼:“埃及人除外,没过多少时间,希腊的一个青年勇士——俄狄蒲斯来到忒拜城。他自告奋勇,应国王的征召前去制服恶怪。于是,那个青年勇士爬上了恶怪蹲踞的悬崖,自愿解答谜语。恶怪决定用一个他以为不可能解答的隐秘,来为难这个青年。”

    喇嘛首相:“那恶怪出了一个什么难解的谜语?”

    偌尔曼:“那恶怪阴阳怪气地说:‘世上,能发出一种声音的,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圣物。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这是什么?”

    喇嘛众臣:“这个可好难猜呀!”

    外交大臣:“这个奇怪的生物,谁能回答出来呀?”

    喇嘛王:“这就让他说吧?谁也别乱猜啦。”

    偌尔曼:“谁知,那青年毫不犹豫,立即回答:‘这是人呀!小孩儿的时候,是生命的早晨,小孩儿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是用两手两脚爬行。这就是‘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虽然脚最多,却‘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长大后,成为壮年,用两脚走路,这是生命的中午。但到了年老力衰的晚年,走路需要扶持,因此拄着杖,以拐杖作为第三只脚。因为这个解答是正确的,聪明的勇士胜利了。”

    喇嘛王:“这个故事给我们上了一课!那个青年虽解答正确,可那恶怪又会怎么着?”

    偌尔曼:“恶怪因失败而感到羞愧,他无地自容,斗不过那青年英雄,因而,决心用自杀去赎回自己的罪孽,从悬崖上跳下摔死了。”

    喇嘛众臣:“罪有应得!”

    喇嘛王:“后来,那个国王实现了他的诺言了吗?”

    偌尔曼:“国王克瑞翁并没有食言,应诺了他的诺言。”

    喇嘛首相:“这个故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猜谜的经验。当然,这还需要有更多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敢。”

    纪蒲泰:“这个希腊青年的行为,的确令人赞叹。”

    喇嘛王:“常言说,祸起萧墙,若没有那青年击败了恶怪,人们连想也不敢想,也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的生命消亡!”

    纪蒲泰:“所以,后来关于狮神人面像之谜,人们常提起,而往往把难于解答的问题,称为‘斯芬克斯之谜。”

    偌尔曼:“这便成为西方一些国家中,流行的一句成语。如恩格斯在评论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魁奈的著作《经济表》时,就说过:‘这个表对整个现代经济学来说,仍然是不可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因此,我先说到这里。”

    喇嘛王:“这狮身人面像,我的确很感兴趣。那蒲泰,你是否能说下去?以便大家能跟着你解开其中之谜?”

    纪蒲泰:“这种讨论就是相互学习。据传说,狮身人面像的创作,基本上是按照斯芬克斯的形貌雕刻的。”

    喇嘛王:“那你就说说它现在哪里?”

    纪蒲泰:“我就知道,大王想解开狮身人面像之谜。在埃及尼罗河下游西岸的吉萨(开罗近郊),卡夫拉金字塔的旁边,傲然屹立着一块用完整的天然巨石,雕刻而成的狮身人面像,仿佛是守卫金字塔群的卫士。”

    喇嘛众臣:“那它有多威武雄壮?”

    纪蒲泰:“它高22米,长约57米,耳朵长2米,是世界古代石刻艺术史上的奇迹之一。”

    喇嘛王:“那么说,它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才将这座狮身人面像雕成?”

    偌尔曼:“狮身人面像,并不只是埃及吉萨地方才有,在古代世界的其它一些国家也有。但相对来说,埃及吉萨的这一座,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在阿拉伯文中,它被称为‘恐惧之父’,是一种威仪、权力的象征。”

    外交大臣:“那我们还是没弄懂,它是如何雕刻成?”

    偌尔曼:“那我就说一下其中的原因。传统观点认为:距今4230多年前(即公元前2250年)。埃及国王卡夫卡到吉萨一带,检查正在为自己建造的陵墓——金字塔竣工情况。当他看到采石场上,还剩下一块巨大的石头,便动了心思,立即命令工匠们按照他的脸型,雕一座狮身人面像,以此象征他是具有绝对权力的****君主‘威严’。”

    纪蒲泰:“在君主的命令下,工匠们日夜不停,经年累月地辛勤的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这座石像。”

    喇嘛王:“雕成的石像,究竟怎么样?”

    纪蒲泰:“石像脸长5米,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

    喇嘛众臣:“啊,原来是这个样子!”

    喇嘛王:“这种造型,也算是有威仪!那还有哪些地方,有这样的石像?”

    偌尔曼:“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的时候,传到了地中海东岸诸国,和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一带。当地的雕刻匠,还给狮身人面像加上了翅膀。公元前14世纪以后,亚洲一些地方,把狮身人面像雕刻成女性,有的地方把它与狮子,和鹰头狮身的怪物相配对。”

    喇嘛王:“看样子,各地的造型并非通一的?”

    纪蒲泰:“也可以这么说。不过,各地的狮身人面像都是蹲着的,有个别的还举起一只爪子。”

    喇嘛王:“可我也听洛克说过,它的鼻子哪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